諸葛金雪
摘要:育人為中心,是學校思想道德建設的根本,它是培養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的基礎。目前,我國進入21世紀之后,社會上涌現了一些新思想和新問題。社會需要學校培養出來的人才不僅能加快市場經濟的發展,也有較高的文化水平和道德素養。因此,班主任在教學時要根據社會發展的需要培養一些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學生。班主任要意識到德育工作的意義,不斷拓展德育發展的內容,全新闡釋德育的理念和內涵。
關鍵詞:班主任;德育工作;實效性;對策
近年來,我國一直提倡素質教育,要推動素質教育的全面發展一定要重視德育,要重視德育工作在學校的實效。小學教育時期,要開展德育工作,就一定要重視德育的基礎性教育。小學德育工作的本質就是要實現素質教育的思想品德的基礎性教育。
一、豐富德育活動,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一般情況下,班主任會對學生進行常規教育,在教育過程中一定要重視發揮學生的主體效果,采用各種措施讓學生認真學習《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等知識,在日常生活中讓學生以行為規范為標尺,班主任可以開展一些活動讓學生監督他人的行為,例如:文明崗、一日班長等,讓學生體現自我價值的同時,主動適應、接受班主任教育,培養學生關心他人、積極向上的優良品質。其次,在活動中,培養學生良好道德。班主任在開展活動之前,要根據學生的年齡、心理狀況,有計劃,有目的的開展活動,在活動中逐漸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在特殊節日,根據節日的主題來開展活動,在特殊季節,要根據季節的特點來開展活動。例如在母親節時要圍繞母親來開展活動;在五一勞動節時,要讓學生知道勞動是光榮的,圍繞勞動開展活動;在十月一日國慶節時要唱國歌,鼓勵學生積極表演節目,讓學生有愛國情操;在八一建軍節時,盡可能讓軍校和學校一起活動,讓學生知道解放軍的優秀品質,以及解放軍對我國的貢獻。除了上述活動,班主任一定要利用好第二課堂,根據學生的興趣和愛好,設立興趣小組,充分讓學生展現自己的才能和特長,從全方位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二、班主任要轉變思想觀念
班主任在學校里是學生的學習榜樣和模仿對象。在小學階段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班主任對學生的影響力我們不能輕視。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成為學生模仿的對象,教師的言行對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的影響是深遠的。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教師扮演的是朋友、父母的角色,陪伴孩子的成長,他們和孩子的生活聯系十分緊密,因為學生大多數時間都有教師參與。在培養學生德育的過程中,班主任應該把自己培養成具有高素質、高情操的人,只有這樣才能在教學過程中展現出人格魅力。為了讓學生全面發展,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班主任要轉變教學理念。素質教育從字面上理解是對學生的素養進行的教育,為了從真正意義上實現素質教育,我國提出了“中小學生要由應試教育轉向全面提高國民素質的軌道上來?!边@個理念在實踐中沒有被采納,反而應試教育的勢頭越來越厲害。
為了有效的、順利的開展德育工作,教師不能要求學生以為的學習知識,成績不能成為衡量班主任管理成果的標尺。班主任要對學生的期望值講到最低。作為班級的管理者和領導和,對學生的期望度不能超過這個階段學生的認知水平,尤其是對低年級的學生,在低年級學生心中班主任一直是權威的代表。如果這個階段,教師對學生有很高的期望,學生不但不能達到班主任的期待值,在一定程度上會打擊學生的積極性和熱情。班主任改變管理觀念,一般體現在行為上。班主任在課堂上基礎性知識時,不僅要求教師語言生動、形象,而且教師在板書上要清楚、規范。班主任要通過自己的肢體語言向學生傳授知識,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和積極性。無論是班主任的期待,還是班主任的教學活動,都需要圍繞基礎性教育的范圍進行活動,班主任要時刻謹記小學德育工作就要針對學生的德育進行工作,是一項基礎性的工作,不能站在成人的立場講解德育。
三、從抽象化概念模式向形象化教育模式轉變
班主任在開展德育工作時,不能一味的講解,這樣激發不了學生的認清和積極性,不能吸引學生注意力,班主任在開展德育工作時要注意方式方法。班主任講解德育內容時和學生感興趣的話題聯系起來,可以通過一個簡單的事物來講解其中蘊含的道理。在講解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講解和德育內容有關的,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事情,然后同學之間可以交流、互動,在交流中讓學生真正成為德育課堂的主體。班主任在開展德育工作過程中可以采用多媒體,這種教學模式比板書更能形象的向學生展示需要學習的知識,能夠活躍課堂氛圍,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感受到德育知識能夠幫助他們重新認識新的事物,對同一件事情有新的看法和理解。在開展德育工作中,班主任應該清楚教學的主體是學生。在課堂中學生是教學的主體這說明教師在教學內容能被學生接受,而且是主動的接受,不是被迫接受。所以學生因為外界壓力被迫接受教師的教學內容,非常容易產生逆反心理。這種逆反心理是潛移默化地扎在學生的思想里。因此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狀況,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學辦法。例如:教師可以以小故事或者一個場景作為例子,結合學生接受范圍和程度,讓學生通過合作的方式分別扮演不同的角色,通過這種方式來吸引學生的眼球。班主任在做好備課工作和分配任務時,不能把自己置身事外,而是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在這個基礎上讓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班主任應該關注學生的合作意識。通過觀察發現問題,及時給予具有實際性意義的意見和建議,班主任的指導過程實際也屬于開展德育工作的一個環節。班主任除了關系學生的學習之外,應該注意學生的情感,應該和他們進行交流。其實就是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情感教育要求班主任有真摯的情感,講課內容真實,和學生之間產生共鳴,最終達到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目的。
四、結語
學校開展德育工作一般以班級為單位。班級德育情況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應出整個學校的德育時效性。班主任是班級的管理者,他和學生接觸的時間最長,對每一個學生都有一個客觀的認識,學生的品德和素質和班主任有直接關系。小學階段是學生步入校門形成世界觀、人身觀的初始時期,小學班主任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參考文獻
[1] 陳光艷.淺談提高小學德育工作時效性的新途徑[J],世紀之星創新教育論壇,2008(02):23-27.
[2] 劉光恒.提高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實效性的對策[J],教學研究,2008(12):43-48.
[3] 康冬梅.提高小學德育工作時效性的對策研究[D],吉首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