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博
摘要:綠色建筑理念在當下已經成為一種大發展趨勢,在綠色理念的指引下,我國建筑也在不斷探索著一條綠色發展道路。然而事實上,在我國古代的建筑中,綠色理念已經在若有若無的體現著了,我國古建筑的綠色理念是融入建筑設計中的,研究這些古建筑對于當代綠色建筑理念的發展和規劃是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的。本文主要從古建筑的布局、結構和施工三方面入手,探討我們在古建筑中能夠得到的綠色理念的啟示。
關鍵詞:綠色建筑;古建筑;運用
綠色建筑理念在現代建筑中被越來越多的考慮和設計,而綠色理念的核心是自然。在我國古建筑中,對自然的理解和與自然的融合是現代建筑所不能及其萬一的,所以對古建筑的研究和分析對于現代建筑的綠色理念的踐行是具有十分重要的參考意義的。而古建筑在布局結構和細節等方面的合理性是十分值得注意的,其中體現的綠色理念也是最突出和最明顯的,踐行綠色建筑理念需要現代設計師充分借鑒古建筑中的綠色人文理念,學習其對現代建筑的指導意義。
一、綠色建筑理念
1、綠色建筑理念與特點。綠色建筑理念是一種基于綠色發展理念的建筑發展態度,它追求建筑與自然的協調,在開發建設過程中強調適時適度的原則,試圖將建筑帶來的對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同時為了自然的可持續發展,綠色建筑理念要求盡量減少能源消耗,提高資源利用率,并通過開發使用新型能源,使建筑物的使用能耗降低標準。
綠色理念相信人應是自然的一部分,人應去嘗試與自然和諧共存而不是改造自然。因此它追求建筑與自然的融合,在融合中協調發展以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生態良性循環。這種理念的實施應該可以中和掉一部分工業發展帶來的對環境的破壞影響。
2、綠色建筑理念在現代建筑中的運用。綠色建筑理念在當代建筑中的運用主要體現在布局、圍護結構、室內環境控制技術、太陽能技術、智能化系統與水資源的合理運用等方面。綠色理念的建筑布局主要考慮建筑體型系數,一般來說,建筑體型系數小的建筑,外表面積相對使用面積的利用率就較大,這樣更有利于提高供熱或空調系統的工作效率,于是降低建筑體型系數就更符合綠色建筑理念。而維護結構方面,主要針對冬冷夏熱地區,必要的圍護對于保溫和隔熱是十分重要的,對于圍護結構的適當選擇可以有效減少冬季供暖或保溫所需的資源供給,同時減少夏季的空調工作帶來的資源消耗。太陽能的利用無疑是綠色理念的重要踐行舉措,對于資源的循環利用,不可再生資源的消耗問題等都有明顯效果。而智能化系統在現代科技不斷發展的今天,已經越來越多的被應用到綠色建筑設計理念中來,如最簡單的聲光控開關就可以有效減少忘記關燈帶來的浪費,將建筑內的電力、照明燈系統與消防安全等系統的結合更有助于全面的監測和控制管理。飲用水和使用水咋建筑中的分化運輸管道也能達到高效利用水資源減少浪費的目的。綜合來說,綠色建筑理念在現代建筑中的應用是可以進一步推廣完善的,而這也會為自然和環境的綠色發展提供重要力量。
二、綠色建筑理念在古建筑中的運用
1、古建筑的布局合理性。我國古建筑最講究的就是風水,古代對于風水的看重使他們對于自然的考慮放在了第一位。古人信奉天人合一,師法自然,對自然的敬畏和看重使他們無法不“綠色”。古代的建筑大都是依山而建,有山有水謂之山水,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古代建筑與自然的融合就顯得渾然天成了。這樣的建筑理念為古人營造了一種普遍的寧靜祥和安全舒適的生活環境,也是因此更值得現代人去研究借鑒。
此外,古人更加重視因地制宜。他們認為“橘生淮南則為橘,生與淮北則為枳”,“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因此對于建筑與生活環境的適宜度也非常重視。古人會會根據季風走向去設計房屋走勢,根據河流方向和山脈走勢去選擇建筑地址而不像現代的建筑高樓統一設計。如北方屋檐的設計是根據生活經驗去精確計算的,其高度和角度能夠根據當地的日照時間和角度,實現冬天的陽光可以盡可能多的照射到室內而夏天又可以剛好擋住毒辣的太陽。
2、古建筑的結構合理性。古代的建筑結構也遵循著因地制宜的思想,盡管大部分建筑都是以木質結構為主,但在有些特殊地區也會適應著當地的氣候和人文條件。如西北地區是以窯洞為建筑方式以遮擋風沙,在降水較少的新疆西藏地區采用密梁平頂式結構從而能夠有效延長日照時間,而則在雨水豐沛的南方地區,則是坡度較大的聳立屋頂結構,用穿斗式構架來提高建筑的抗風能力。其對于建筑材料的選擇也是值得借鑒的,木材的主要使用使得建筑過程中的原料加工造成的污染和浪費幾乎為零,而建筑物的廢棄也不必動用大規模的人力物力,木材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被微生物分解而消耗,在自然中取材又歸于自然。
3、古建筑的施工合理性。古建筑的施工過程與現代無疑是具有極大區別的。許多的細節上的結構設計都可說是令人拍案叫絕。斗拱可稱為其中的代表,它是漢族建筑上一種特有的構件,包含斗、升、拱、翹、昂。其結構上采用榫卯結合,可起到有效抗震的作用,可以承受上部支出的屋檐,將其重量巧妙的轉移到柱上,起到一種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時也使建筑外形結構更加精巧美觀,在現代建筑學中成為一種絕響。古代在建筑物上的細節雕刻技藝是爐火純青的,在各種建筑中都可見各種花紋圖案的雕刻,甚至在普通民居中,也蘊含著許多雕刻技藝和元素,如窗花的鏤刻。而在色彩上,尤其是皇室或一些重要的大型的建筑中,色彩的使用是十分豐富的,其中的視覺沖擊也是十分具有借鑒意義的。
三、結語
古代建筑由于其歷史和地理等因素的影響,與現代的建筑有著極大不同,但古建筑中確實存在著對于現代建筑的重要參考,在古建筑中尋找現代建筑的綠色理念的靈感對于綠色建筑技術的探討是十分有效的。由此也證明了中國傳統民族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現代的各方面發展都可以從中國古代文化中尋找出路,對傳統文化的去粗取精、傳承和延伸發展是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一條必由之路。因此研究和運用綠色建筑技術在古建筑中的理念體現也將是現代綠色建筑技術研究的主要發展方向。
參考文獻
[1] 周嬙綠色建筑理念融入的建筑學專業知識體系框架整合研究[D].山東建筑大學;2014-06-01.
[2] 徐靜伊;中國古代建筑的綠色元素對現代建筑的啟示[J].工業設計;2011/03.
[3] 胡為為;中國古建筑對現代建筑設計的影響和啟發[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