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霞
摘要: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是增強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語文老師要重視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但是受到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一些老師將教學重點放在枯燥煩瑣的知識記憶上,這與語文教學的初衷是相悖的,造成學生普遍厭惡語文學習。本文將就此提出幾點建議,希望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興趣;培養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一個成功的語文教師要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對語文學習的持久興趣,激勵學生不斷處于較佳的學習狀態之中,使他們對語文樂學、善學、會學,學而忘我,樂此不疲。課堂教學手段必須不斷更新,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組織學生進行廣泛的語言實踐活動,通過多種手段激發學生實踐的熱情,加強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讓學生變興趣為參加實踐的動力,并在漫長的教學過程中始終保持這種興趣,為語文的學習與實踐活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在教育實習和閱讀大量教育著作的過程中,我對提高小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培養有以下幾點看法:
一、在語文教學中使用多媒體技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技術越來越多地運用于教學中,多媒體設備直觀生動,可以使學生得到視覺和聽覺的享受。在這樣的氛圍下,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激發,課堂教學效果得到增強。通過多媒體設備,我們可以更好地把課堂知識展示給學生,使學生感受到語言的美。首先,多媒體技術可以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其所展示的內容準確連貫,能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學習興趣。其次,多媒體技術可以幫助學生增強理解能力。在傳統教學中,老師的教學方法單一,課堂枯燥無味。多媒體技術的應用有效改變了現狀,使得教學內容更加生動精彩,充滿趣味。
二、渲染語文課堂氣氛,引發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
教師創造活躍的課堂氣氛 小學生有著愛說愛笑愛鬧的孩子氣,他們無所顧忌、敢想敢說、好動,求新求異的愿望強烈。因此我們必須抓住小學生的心里特征,因勢利導,不要為了盲目追求課堂紀律而打擊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上課時,教師盡可能多地用抑揚頓挫、語調豐富、風趣幽默、充滿語導或懸案的語言,并配以豐富的表情和手勢來組織課堂教學,能給學生創造一個開放寬松的求知環境。在和諧寬松的課堂氣氛中,可以使學生懷著輕松愉快的心情投入學習,自然就敢大膽的發言,積極思維,不斷產生學習語文和施展能力的興趣。新教材中有很多內容涉及和接近學生的經歷與生活,因此老師應該多角度的轉換教法,使他們更深刻的感悟生活,讓他們自由的施展個性,多角度激發他們學習語文的下去,學習的驅動力自然會逐步增強。
三、探究學習,產生興趣,讓學生想學
心理學研究表明,興趣是在需要的基礎上產生的,通過人的實踐活動形成和發展的。當一個人有了某種需要時,才會對相關的事物引起注意,并產生興趣。因此,教師在導入新課后,應明確具體地交待學習目標,使學生明確本節課的學習內容在知識體系中以及在實際應用中的地位、作用,以引起學生的重視,產生心理的需要,引發學習的愿望,從而產生濃厚的興趣。課堂上利用小學生的好奇愛動、爭強好勝的心理,適時、適地的安排一些游戲性的練習,是增強興趣的有效手段。如在練習中適時、適當開展“搶讀游戲”“開火車”“比比誰的眼睛亮”“找朋友”“郵遞員送信”“小動物找家”等各種游戲性的練習,都能夠引發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得到自我評價、自我表現的機會。從而達到增添興趣,擴展思維,發展智能的目的。用現代教育思想來看,教學的成敗不僅要“教”,更要看“學”,要從學生如何學這個基點上來看教師怎樣教,讓教師從學生的親身經歷以科學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入手,放手讓學生親自去思考,親自嘗試,親自去討論交流、自我評價……科學探究就是從教師權威的傳授轉向師生平等的交往與對話。對語文教學而言,通過學習小組教學,意味著交往。
四、做游戲,講故事,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低年級兒童好動好玩,持久力差,有意注意時間短,容易疲勞,而語文知識的掌握,語文能力的培養和形成,是要在不斷的練習中,才能鞏固和熟練。因此,教師應根據低年級兒童的心理特點,努力創設語文知識的故事性和游戲性情境,使他們變“無意注意”為“有意注意” 。我在識字教學中經常用“一字開花” ,“開火車” 、“找朋友”等游戲進行擴詞比賽、從而豐富學生詞匯,鞏固字詞。“一字開花”就是老師在黑板上先畫一朵花,再在花心里寫上某一個生字,而后讓小朋友口頭擴詞或板演。如果這個字的朋友朵,就在花瓣外再畫上一層花瓣,花兒越開越大,學生就越有興趣,注意力非常集中。如我教“花”這一字時,用“花”字就擴詞20多個,為了進一步鞏固詞、“一字開花后就進行”開火車游戲。這樣學生在歡樂的游戲中掌握了知識,特別對那些后進生幫助很大,教師就能達到較好的傳授知識的目的。語文知識的故事性,我在看圖說話教學中常以故事進行教學,如教地二冊基礎訓練與看圖說話教學中《迷路的小白兔》,我先讓學生看二幅圖,看后讓學生說說,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第一幅圖畫的是:早晨,小白兔走出家門,提著籃子去森林采蘑菇,找不到家了,第二幅圖畫的是:烏鴉與小白兔說話,烏鴉給小白兔指路。為了使學生能圍繞故事中心有目的進行說話訓練,我引導學生根據故事的主要內容起個名字,有的學生起出了《采蘑菇的小白兔》、《找不到家的小白兔》等題目,最后我板書《迷路的小白兔》,當學生對故事有一個深入的了解后,我讓學生扮演其中的角色,在音樂聲中進行完整的表演。有的學生扮演小白兔,有的扮演烏鴉,學生們聲情并茂,興趣盎然,這樣教可使學生實踐與表演相結合,以趣引思,知趣結合,掌握了辨別方向的知識,學生愉快地受到了觀察,思維和語言訓練??傊?,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的學習興趣要靠教師有意識地去培養。作為語文教師應努力把每堂課上好、上活、上得有趣,讓學生回味無窮,從心底里喜歡上語文課。這樣,才能激起他們高昂而持久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自覺,才能真正把新課程標準提出的要求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 楊朝輝.試論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閱讀興趣和能力[J].學周刊,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