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婷
摘 要:德育工作一直是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內容,也是較難以控制的環節。文章從留心觀察、記錄學生點滴,側面引導、幫助學生改變,關愛學生、走進學生心靈幾方面研究班主任日常德育管理策略,探討如何更好地對學生進行德育管理。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1;G451.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11-0015-01
德育工作一直都是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內容,也是非常難以控制的一個環節。由于學生的內心發展情況以及生活習慣存在較大差異,導致不同的學生在班級中的德育傾向是不一樣的。面對這種情況,班主任如何更好地把握全班同學德育發展的整體方向,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以班主任日常德育管理工作為出發點,探討如何更好地對學生進行德育管理。
一、留心觀察,記錄學生點滴
所謂留心觀察,是指班主任要經常留意每一名同學的舉止,不論是好的行為還是差的行為,都應及時收入眼底。比如教師要在課間時到操場中巡視,查看班級同學的日常活動;要在學生上課期間在窗戶邊察看,留意學生的課堂表現等。當出現小問題時不要著急批評學生,發現學生做得好的地方也不要急著表揚,要靜觀其變,等時機成熟以后再與學生交流溝通,從而更好地記錄學生日常生活的點滴。比如,一名班主任發現一名同學每天下課都會跑到操場邊一個廢棄的小屋里去,而且每次都非常小心。班主任沒有直接叫住這名學生,而是一直觀察著他。直到有一天,他發現這位同學很高興地從小屋中走出來,手里拿著一個籃子,于是走過去問道:“干什么呢,這么高興。”學生非常開心地告訴老師:“我最近發現一只大貓生了一窩小貓,就偷偷地養了它們,我怕有人知道了小貓要遭殃,所以不敢讓別人知道。”教師聽后表揚了他:“你很有愛心,這一點值得表揚。其實我早就發現了,但是我看你最近學習成績也沒有下降,就沒有打擾你。”其實這名學生的學習成績是受到了影響的,但經教師這樣一說,學生就會感到很羞愧,答應教師以后不再分心了。這個例子可以看出,教師留心觀察學生,不輕易打擾學生,才能夠真正使教師走近學生,起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二、側面引導,幫助學生改變
當學生出現一些問題的時候,教師不宜直接給予否定,否則學生就會產生逆反心理。為此,教師應該嘗試從側面進行引導,幫助學生逐漸發現自己的錯誤,并主動進行改正。比如,班主任發現某位同學最近經常說臟話,弄得全班同學都不喜歡與他玩,他自己還沒有意識到。班主任沒有直接跟這名學生說出原因,而是將該生叫到辦公室中,給他講了一個“怕羞的小黃鸝”的故事,故事內容大概是一只小黃鸝唱歌很好聽,但它一直不敢當眾唱歌,最后在大家的鼓勵下,終于敢唱歌了。班主任借此例子告訴學生其實你并不孤獨,而是你不敢與別的同學進行交往。這名學生聽了以后,感到班主任老師與自己的距離比較近,于是對班主任說道:“老師,其實我以前有很多好朋友的,我也不害怕與他們交流,但最近我發現大家都在躲著我。”班主任見側面引導成功,于是直接切入主題:“是嗎?你想聽聽大家對你的看法嗎?”學生:“想。”于是班主任將事先準備好的班級同學的留言視頻播放給他看,這時他才知道自己經常罵人的壞習慣已經影響到班級的其他同學,他馬上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并承諾以后一定改。這種進行側面交流和引導的方式,學生更容易接受。
三、關愛學生,走進學生心靈
關愛學生是與學生進行心靈交流的途徑,這一點其實也是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關鍵。班主任只有時刻關愛每一名學生,不偏袒任何學生,才能在同學們的心目中樹立起一個正義的形象,學生才愿意與班主任交朋友,遇到問題才能主動與班主任進行溝通和交流。關愛學生不僅僅是留意學生有什么困難,或者幫助學生解決一些生活中的小問題,更主要的是讓學生感受到班主任的親切與和藹。在實際教學管理過程中,班主任應該從細節入手,即使有同學犯了一點小錯誤也不要馬上批評,而是應該從關愛學生的角度與學生進行溝通,讓學生意識到自己所犯的錯誤。比如,一名同學上學經常遲到,為此總是被扣分,而這名學生每次都很不以為然,認為自己愿意怎么樣就怎么樣。作為班主任不應該每次都給予批評,而是應該與學生進行交流,了解他每次遲到的原因,或者采用詢問其他同學的方式來了解具體情況。經過了解,教師發現這位同學晚上經常睡得很晚,白天總是起不來。于是班主任在學生過生日那天送給她一個小鬧鐘,并告訴她有了這個你將會成為每天第一個到班級的學生。這名學生很受感動,從此以后她逐漸改掉了晚睡晚起的壞習慣,上課也不再遲到了。從這個例子中可以看出,學生本來對于自己經常遲到這一問題很不以為然,班主任如果直接批評學生,肯定不會有太好的教育結果。為此,班主任在日常管理過程中,要先對學生的情況進行調查,找到其中的原因后,從關愛學生的角度出發,與學生進行交流,讓學生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才能更好地解決問題。
四、結束語
總之,班主任在日常管理過程中不應總是以教師的身份進行管理,而是應該以平等的、朋友的身份與學生進行交流。要從細節出發,進行側面引導,以關愛學生為落腳點,與學生進行心靈的溝通,這樣才能更好地把握住學生的心理,引導學生的身心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商文敏.小學班主任有效開展德育工作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4(38).
[2]韓梅.小學班主任工作中的德育管理探析[J].基礎教育研究,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