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婕+劉園園+劉寧+何玉霞
摘要:研究高職院校大學生就業問題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從專業技能、性別差異以及城鄉差異等方面分析了高職院校大學生的就業壓力,并提出了相應的應對策略。
關鍵詞:高職院校 大學生 就業壓力 緩壓對策
中圖分類號:G7173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7)03-0108-01
隨著我國高校招生規模的逐漸擴大,高等教育已經進入了大眾化階段,高校畢業生人數逐年遞增,隨之而來的是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這是全社會以及政府部門都十分關注的事情。高職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國家現代化建設輸送了大批人才,其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國家的興旺和發達。為此,本文以高職院校大學生就業壓力及相應的緩解壓力為課題,進行了初步的分析與探討。
一、高職院校大學生就業壓力分析
(一)專業技能不足
我國高等職業教育院校實行擴招政策以后,由于資金投入方面的原因、師資力量不足的現狀、專業設置不合理、學生生源的數量方面以及素質良莠不齊等限制,對于培養畢業生將來就業崗位所需的實際操作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由于高職院校在專業實訓和素質教育方面的投入不足,學生缺乏充分的專業實訓能力,校企之間的銜接不緊密,所以很難適應激烈的擇業市場競爭,從而導致高職院校大學生不被部分企業所看好。
(二)性別歧視
近些年來,與以往相比,女性就業總量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同時也發現,多數高職院校的女生數量要多于男生數量,可是女生就業數量卻遠低于男生。導致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有兩個方面:(1)受傳統觀念的束縛,女生在就業市場上屬于弱勢群體,即使有部分女生愿意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來鍛煉和培養自己,可是傳統的思想觀念觀念往往導致女生較難取得成功。(2)絕大多數女大學生畢業后進入工作崗位不久就面臨著懷孕、生產、養育子女等各種問題,而企業的目的是實現企業效益的最大化,從而使企業必須對用人進行選擇。換言之,企業要用最少的投入來獲取最大的效益。因此,多數企業不愿意接收女生,從而導致女生在就業過程中面臨著非常大的性別歧視。
(三)城鄉差異
高職院校大學生就業過程中,由城鄉差異帶來的就業壓力主要表現在4個方面:(1)在目前就業形勢整體嚴峻的情況下,農村籍女大學生的就業率遠低于城市籍女大學生;(2)農村籍女大學生父母的文化水平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女大學生就業后的提升空間;(3)與城市籍女大學生相比,農村籍女大學生可利用或依賴的社會資源有限,絕大多數只能通過學校推薦、現場應聘等途徑來選擇就業。(4)大多數女大學生在就業過程中均會在不同程度上遭遇就業歧視,尤其是對于農村籍女大學生就變得更加嚴重。在傳統觀念落后、法制不完善與社會保障體系不健全的背景下,大部分農村籍女大學生更容易成為社會歧視的對象。(5)多數農村籍女大學生在就業過程中,對自我缺乏認識,對職業定位缺乏了解,導致其就業比較迷?;蛘呷狈ψ孕判牡?。
二、緩解高職院校大學生就業壓力的應對策略
(一)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提高可操作性
建立健全社會服務體系與社會保障制度,在社會保障體系中補充女性生育保障,不斷完善社會保障制度,為用人單位解決后顧之憂,從而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女大學生就業難的現狀,這是需要我國相關部門盡快解決的重要問題。
(二)加強專業教學,提高學生專業技能
可以從如下三方面做起:(1)從新學生入校開始,就把就業指導的理念融入到全部學習過程當中,要從各方面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意識。(2)老師要幫助學生做好職業設計,要使學生認真學習專業知識,所以學校給他們創造好的學習環境,認真做好高職院校的專業和課程設置,還要密切關注市場的變化,根據新形勢對專業和課程及時地做出調整,使學生適應社會環境,能夠滿足市場的需要,不斷提高學生的就業率。(3)重視并做好畢業論文,完善各項步驟,合理地處理學生畢業前的學習、總結任務。
(三)努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建立就業自信心
首先,女大學生尤其是農村籍女大學生應當樹立自主就業意識,適當降低就業期望值,從實際出發,轉變就業觀念,擺脫傳統觀念束縛。其次,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抓住女大學生所具有的細膩、穩重、有耐心、有親和力等優點,把農村籍女大學生特有的品質轉化成優勢。第三,農村籍女大學生應當擺正心態,正確認識自己,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和挖掘自身潛能,在激烈的就業競爭中找準自己的位置。第四,努力提高綜合素質,端正態度,以積極樂觀的態度融入大學生活,努力拓寬交際圈和提高社交能力。
三、結語
隨著就業形勢的變化,高職院校大學生就業難問題已經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為了有效緩解和解決高職院校大學生就業難問題,學校、企業以及相關政府部門都應當各司其職,為大學生專業技能的提高創造條件,為大學生專業技能的實訓提供一定的場所,同時也為大學生的就業創造良好的法律環境。除此之外,大學生也應當努力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端正態度,樹立正確的就業觀。
參考文獻:
[1]尹敏.高職院校城鄉女大學生就業狀況對比研究[J].當代職業教育,2011(11):108-112.
[2]林寶燈.新形勢下高職院校女大學生就業問題成因和對策[J].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1):38-39.
責任編輯:孫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