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冠群
[摘 要] 隨著市場的發展,中小企業的供應鏈管理能力成為了一個重要的競爭因素。以中小企業供應鏈管理策略為研究對象,梳理了供應鏈管理的基礎概念及開展意義,分析供應鏈管理概念、供應鏈管理應用范圍和供應鏈管理開展意義。我國中小企業供應鏈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有行業信息共享困難,生產物流各個環節之間缺乏有效配合,企業運作模式缺乏標準化規范,缺乏高素質的專業人才等幾個方面。中小企業實施供應鏈管理應該加強信息化建設進程,建立企業節點聯動合作關系和強化供應鏈管理,規范企業各部門流程,創新運作模式以及做好人力資源開發工作。
[關鍵詞] 中小企業;供應鏈管理;管理策略
[中圖分類號] F270 [文獻標識碼] B
引言
當前市場競爭十分激烈,企業要想在市場上生存,必須擁有自己的競爭優勢,曾經企業根據自己的實力,通過對于內外環境的分析,可能會從人力資源、技術核心以及資本等方面確定企業的優勢,但是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以及行業更新換代的加快,企業的曾經的競爭優勢開始變得不那么明顯,現在一種新的競爭管理理念開始引入我國,被企業重視并加以運用,這種管理理念就是供應鏈管理,供應鏈管理理念其實就是團體競爭優勢,發揮行業內或者是核心企業的聯動效應,以便于在整個的市場經營環境中加快運行的效率,節約成本和資源,從而獲取更多利潤而取得競爭優勢,但目前供應鏈管理理念的運用主要是在大企業中,中小企業并沒有認識或者重視供應鏈管理的作用,因此不能通過供應鏈管理為企業創造更好的效益。本文對中小企業供應鏈管理策略的研究,希望能夠對于企業更好的運用供應鏈管理提高企業效益做出貢獻。
一、供應鏈管理的基礎概念及開展意義
(一)供應鏈管理概念
所謂供應鏈管理,指的是圍繞核心企業,通過信息流、資金流以及物流等的控制與共享,讓企業從生產的源頭,也就是物料采購的環節開始,到產品的生產,運輸和銷售等進行管控,將這一鏈條上涉及到的供應商、銷售商、零售商、制造商等連成一個網狀的結構,從而通過這種緊密的聯系,將核心企業所涉及到的采購企業、生產企業和銷售企業等形成一個有機的不可分割的機體,發揮機體的聯動作用,以便于迅速對市場做出反應,從而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提高企業的利潤率和競爭力,同時也惠及到供應鏈中其他的企業發展。由此可見,供應鏈管理理念是根據市場競爭,企業采取的一種合作共贏的策略,這種策略的實施改變了傳統的企業單打獨斗的局面,通過加強與外部相關企業和行業的合作來取得競爭優勢,因此目前供應鏈管理引入我國后受到企業的關注與重視。
(二)供應鏈管理應用范圍
供應鏈管理的應用范圍十分的廣泛,可以說任何企業都能夠利用供應鏈管理來獲取競爭優勢,但是目前來說,供應鏈管理主要應用在生產制造業,以及工業部門,尤其是在汽車、家電、通訊設備等領域的運用十分廣泛,而且很多大型企業例如華為、大眾等企業的供應鏈管理已經做得相當成熟,成為了降低企業成本,獲取市場優勢的有力競爭點,而在物流等服務行業中供應鏈管理也有著廣泛的引用,例如像中國郵政、中遠集團等都在積極探索建設自己的供應鏈管理項目,而和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大型商超也引入了供應鏈管理的理念,在這些大型行業中供應鏈管理已經取得了積極的效益,但是受到管理理念和自身實力的限制,在中小企業中供應鏈管理做的還不到位,缺乏相應的管理措施,但是供應鏈管理對于企業的經濟效益的貢獻是有目共睹的。
(三)開展供應鏈管理的意義
供應鏈管理的開展有著重要的意義,供應鏈管理最重要就是企業競爭觀念的改變,原來企業的競爭優勢都存在于企業的內部,企業通過增強自身的實力來獲取競爭力,這種競爭優勢和其他的企業和其他的行業都是不相關的。企業如果自身沒有競爭力,就無法在市場上站穩腳跟,而企業增強競爭力的辦法也是打造自身的實力。但是現在這種靠著內部提升競爭力的方法發生了重要的轉變,企業的供應鏈管理理念不在于強調企業內部所擁有的獨一無二的競爭優勢,而是通過對外的合作與聯動來提高整個供應鏈上的管理水平,以此來增強整個行業鏈條的競爭力,也許一個企業本身并沒有什么特別的競爭力,但是企業卻可以通過與供應鏈上的其他企業來獲取競爭力。也就是說供應鏈管理更加強調對外的合作,強調加強對外關系的重要性,這也是順應市場發展需要的,目前的市場發展十分迅速,變化快速,市場更加趨于細分化和專業化,供應鏈管理理念的提出和使用能夠提高企業的工作效率,有利于企業對于變化的市場迅速做出反應。因此,供應鏈管理越來越受到企業的高度重視。
二、當前我國中小企業供應鏈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行業信息共享困難
我國中小企業之所以供應鏈管理出現困難,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行業信息的共享存在困難,這種信息的不對稱使得中小企業很難參與到供應鏈的建設中來,更不用說對供應鏈進行管理了,中小企業行業共享存在困難的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中小企業本身的信息建設系統不完善,中小企受到規模和資金的限制,不愿意將過多的費用投入到信息建設上來,現在中小企業的信息系統建設十分落后,有的中小企業沒有自己的信息系統,有的企業信息系統十分落后,信息系統很不完善,還有的企業僅僅對自己的企業的某些部門建立了信息系統,信息系統建設很不完備,沒有先進完善的信息系統,企業無法實現行業內的信息共享,也就無法進行供應鏈管理方面的建設。另一方面是企業的信息本身存在不對稱的情況,使得很多企業不愿意分享信息,一個行業中所有企業的發展和規模不可能都是一樣,這樣就存在實力強的企業和實力弱的企業,實力強的企業自身掌握的信息多,資源多,實力弱的企業本身的信息和資源都十分缺乏,這種信息的不對等,導致大中型企業不愿意將信息分享給中小企業,也使得中小企業無法參與供應鏈管理的建設中,從而沒有競爭優勢。
(二)生產物流各個環節之間缺乏有效配合
中小企業參與到供應鏈管理中自身并不存在優勢,因為自身的規模小,生產能力弱,所以中小企業在供應鏈中的地位是較低的,他們一般要和上游的供應商進行合作,而也要和下游銷售商進行合作,因為中小企的規模有限,所以在和上游的原料采購商、供應商進行合作的過程中,常常會存在拖欠貨款的情況,而且這些采購商對于中小企業的供貨量也比較少,中小企業的業務并不是他們重要的業務收入來源,因此就并不十分重視和中小企業的合作,而對于下游的銷售商來說,中小企業因為生產能力和技術設備無法和大型企業相比,生產的產品并沒有明顯的競爭優勢,在產品銷售上銷售商也并不青睞中小企業的產品,無論從上游企業還是下游企業來說,中小企業受到規模的限制,使得這些上下游企業不能積極的和他們進行合作,導致中小企業生產物流各個環節都缺乏有效的配合。一旦中小企業與這些外部企業不能很好的配合,就難以起到對信息流、資金流和物流等的共享和控制,供應鏈管理業就難以發揮競爭的優勢,更談不上為企業帶來經濟效益,這也容易挫傷中小企業建設供應鏈的積極性。
(三)企業運作模式缺乏標準化規范
中小企業的規模小、人員少、生產能力有限,所以中小企業的管理層總是在為獲取生產資金,提高生產能力等方面的事情操心,而且現在中小企業的管理理念并沒有那么先進,所以中小企業缺乏對于企業運作模式的建設,如果一個企業沒有完備的企業運作模式,那么就容易造成內部信息溝通的不暢,企業內部難以形成高效、快速的管理作風,這不僅會影響到企業的內部管理和發展,也使得供應鏈上的其他企業很難和中小企業進行有效的信息溝通,從而影響到企業供應鏈的建設以及供應鏈管理效益的發揮。而標準化的企業管理模式能夠使得企業的管理和運營有序、高效,也使得供應鏈上的外部企業能夠加強和企業的溝通和合作,所以企業運作模式缺乏標準化規范對于企業來說也造成了供應鏈建設上的困難。
(四)缺乏高素質的專業人才
我國供應鏈管理建設的發展并沒有多少年的時間,從外部整體上看,整個市場上都是缺乏相應的供應鏈管理方面的人才,供應鏈管理這一領域還有很大一部分的用人缺口,但是對于中小企業而言,更是缺乏高素質的專業人才,尤其是供應鏈管理方面的高級人才。中小企業的未來發展難以預計,而且企業的工資待遇和發展前景等很難和大企業相比,這樣使得企業很難找到高素質的專業人才,即使招進來也很難留住這些人才。更重要的是,有些中小企業的管理理念落后,有的是家長式管理作風,有的還是家族式管理理念,不注重對于專業性人才的引進和培養,也導致中小企業難以獲取專業人才,沒有高素質的專業人才就難以建設供應鏈。
三、中小企業實施供應鏈管理的策略
(一)加強信息化建設進程
中小企業要想在執行供應鏈建設中獲取效益,首先就應該加強信息化的建設。尤其是企業的高管,應該重視信息化建設,認識到信息化建設對于企業的內部溝通和管理的重要作用,以及對于外部供應鏈建設的影響,在資金預算中拿出一定的費用完善自己的信息系統,很多企業的高管只重視眼前的利益,不舍得在企業信息系統建設上進行過高的投資,僅僅投資一部分,但是信息的建設如果不夠完備,那么就很難發揮作用,因此,企業應該建設整體的信息系統,要看到信息系統的建設和完備帶給企業的長遠利益,而不是因小失大。對于一些有信息系統的企業,一些落后的信息設備也應該選擇淘汰,進行更新換代,信息系統的作用是為了提高效率,如果企業中的信息系統緩慢冗余那么不但不利于信息溝通,甚至會起到反作用,這是不可取的。還有一些中企業只針對會計等部門建設了信息系統,忽視了整體的信息系統建設,這不利于企業聯動效益的發揮,也應該進行大力的建設,應該積極向行業內成功的企業學習,爭取在信息系統方面和他們進行接軌。
(二)建立企業節點聯動合作關系,強化供應鏈管理
企業的供應鏈建設應該強化企業外部的聯動合作,使企業的供應鏈管理順暢、高效。首先中小企業應該加強自身的建設,在和外部企業進行合作的過程中,要講誠信,塑造良好的企業形象,形成一種相互信任的融洽合作關系,其次中小企業也應該積極的更新研發自己的產品,通過與銷售商的合作和溝通,把握市場的東西,抓住市場的空白或者是潛力比較大的部分進行集中精力的建設,通過這種方式做好和企業上下游供應商的銜接。中小企業還應該認識到自己在市場競爭中的劣勢,也應該了解大企業對這些上下游企業的主導地位,從而和大型企業展開錯位競爭,強化和企業節點的聯動合作關系,加強供應鏈的管理。
(三)規范企業各部門流程,創新運作模式
企業先進的管理模式能夠促進企業本身的高效、有序的運作,從而提高企業的管理效率,有利于企業的發展,但是中小企業容易出現低效和無序的情況,企業的人員不能夠良好的履行自己的職責,各部門溝通不順暢,企業的管理層缺乏制度約束,決策規劃缺乏科學性等,這都是由于沒有良好的運作模式導致的,因此企業應該規范各部門的運作流程,強化創新企業的運作模式。
(四)做好人力資源開發工作
企業的供應鏈建設和管理都需要有專業的人員進行,但是中小企卻缺乏這樣的人才,這也影響到企業的供應鏈管理的建設。有的企業進行了供應鏈管理的建設,但是卻建設的不科學、不合理,使得供應鏈不能很好的發揮作用。因此,企業應該注重供應鏈管理方面的人力資源開發工作,企業對內可以對有潛力和相關經驗的工作人員展開培訓工作,幫助他們提升人力資源管理的能力,對外企業可以采用引進人才的辦法,高薪聘請相關領域的管理人員,除此之外,企業還可以和高校進行合作,對人才展開訂單式和專業化的培養模式,以滿足企業建設供應鏈管理的需要。
結束語
企業的供應鏈的管理作為現代的管理理念,能夠為企業增強競爭實力,企業的競爭觀念也因為供應鏈管理的出現而發生了改變,企業增強競爭實力再也不是僅僅靠自己的單打獨斗來實現,而是采取抱團取暖的方式,通過加強和外部企業的聯動,與采購商、供應商、零售商和銷售商展開良好的合作關系,以整個的供應鏈管理網絡為競爭團體,面對市場的變化,展開迅速有力的反應,以便于獲取利潤并且這種利益能夠為整個供應鏈管理的企業所共享。希望本文對于中小企業供應鏈管理的建設有所幫助,對從事相關研究的學者有所啟發。
[參 考 文 獻]
[1]朱偉.金融危機沖擊下中小企業供應鏈管理問題及對策研究[J].改革與開放,2011(8):92-93
[2]劉瓊,翟曉葉.我國中小企業供應鏈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6(13):115-117
[3]王耀燕.中小企業供應鏈管理策略探討[J].中國商貿,2012(1):143-144,147
[4]郭鳴.中小企業供應鏈管理中面臨的風險及財務策略選擇[J].現代商業,2014(36):191-192
[5]胡長深.中小企業供應鏈管理面臨的風險和應對策略研究[J].物流技術,2015(14):211-212
[責任編輯:史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