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宇
[摘 要] 企業集團在進行財務管理模式選擇時,要根據企業集團的實際情況和未來的發展需求來選擇財務管理模式。目前,企業集團有集權式財務管理模式、分權式財務管理模式、集權與分權結合式財務管理模式三種,各具特點。針對企業集團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如財務組織機構缺乏合理性建設,資金管理體制缺乏改革和完善,成本管理的約束機制作用性弱,利益分配機制披露多有待提高,財務控制機制落后職能作用受限等,推動企業集團財務管理模式創新的對策是:健全法人治理結構來完善財務管理體系;將“責任化”引入財務經營的管理中;通過財務公司實現對資金的集中管理。
[關鍵詞] 企業集團;財務管理模式;存在問題;創新對策
[中圖分類號] F275 [文獻標識碼] B
一、前言
一般而言,企業集團指的是多個具有不同業務以及在諸多的資金、資本、技術上具有密切聯系的公司進行業務上的溝通、聯系,具有一定的管理模式的公司管理形式。企業集團的核心是一個具有強大市場競爭力的大企業,這個大企業從一定程度上來說,構成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諸多的企業圍繞在這個大企業之間,無論在管理、會計核算、運營等方面都形成了對核心大企業的“眾星拱月”式的發展狀態。從這個角度,企業集團最核心的在于對財務的管理控制,只有集團的財務管理控制真正能夠掌握在集團手中才有助于企業集團集體制定正確的、科學的經營策略,而這也是企業集團賴以發展的根本所在。
二、企業集團財務管理模式的比較分析
(一)集權式財務管理模式
對于企業集團來說,由于是在各個方面具有密切關聯的公司所組成的集團,很多企業集團都選擇了利用集權式的財務管理模式。所謂的集權式的財務管理模式,公司之間的財務權限主要集中于母公司。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集團旗下各個公司或者企業的財務管理運作過程,牢牢掌握在集團手中。無論公司的投資決定、經營決定等,都屬于集團的財務權限。由企業集團根據市場規律以及自身的判斷對公司財務管理的各個方面進行具體安排,子公司的任務只是執行母公司的財務管理決定。二是有利于發揮外部競爭的優勢,掌握企業競爭的全局。當下的商業競爭環境中,很多企業集團都采用了“集權式財務管理”模式,從根本上說乃是因為集權式財務管理模式,能夠使得集團站在整體的利益上來考慮各個子公司的可持續發展。一個集團能不能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得到良好的發展,勢必與這個企業集團本身的重要的經營決策有著密切的關系。集權式的財務管理體制,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能夠切實地為企業的經營提供具有全局式地、整體式的財務管理決策。三是有利于商業資源在集團內部合理配置。正是因為集權式的財務管理體制能夠站在集團全局以及整體的基礎上來進行財務管理,對于子公司的商業資源配置也就能夠實現最優化。最優化的商業資源配置對于集團的各個子公司的長遠發展是大有裨益的。在市場經濟中,哪個市場經濟競爭者能夠把手中的資源進行優化處理,使其發揮最大的市場效益,哪個公司就能夠實現最大化的利益。集權式的財務管理體制無疑能夠為企業集團提供這樣的平臺。
(二)分權式財務管理模式
分權式財務管理模式旨在調動各個子公司財務管理部門的積極性,與集權式財務管理模式相對應,分權式財務管理模式使公司的財務管理權限主要下達給各個子公司。子公司的財務管理部門在充分、審慎地考慮本公司的經營狀況的基礎上,對公司的財務管理方面的——諸如財務管理制度的制定、財務管理程序的制定、財務管理人員的分配、投資與融資的決定等都具有權限。分權式財務管理模式的特點在于:一是節約了最高層管理人員的精力,使其能夠把主要精力放在公司的更大的戰略部署上來。作為集團的最高層管理人員,其面對的是各個子公司的經營狀況,以及子公司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實現可持續發展。分權式財務管理模式把財務管理權限真正地讓渡給了子公司,實現了集團財務管理權限地下調,保證了集團最高層對集團整體的長遠發展參與與決策,在總體上有助于實現集團的跨越式發展。二是分權式財務管理模式有助于各個子公司積極地捕捉商業信息,抓住創利機遇,靈活度更高,更好地實現自身的盈利。分權式財務管理模式從這個角度來說,擺脫了集權式財務管理模式所帶來的僵化性、保守性的弊端,有利于子公司根據自身的經營狀況進行相關的財務管理。三是集權式財務管理模式實際上使企業本身難以做到統一協調和指揮,使集團的經營在各個子公司中“各行其道”,難以保證經營的統一性與整體性。
(三)集權與分權結合式財務管理模式
集權與分權結合式的財務管理模式也成為混合式財務管理模式,指的是在整個企業集團中,財務管理模式既有集權式財務管理模式的特征,也有分權式財務管理模式的因素?;旌鲜截攧展芾眢w制是一個集分權適度、權責明晰、多方均衡的多層次分級控制系統??梢钥闯?,集權與分權結合式的財務管理模式既克服了集權式財務管理模式的僵化性的特點,也避免了過多牽涉集團最高層的精力的缺點。一是這種混合式財務管理模式既發揮了集權的優點,也發揮了分權的優勢。無論集權式財務管理模式還是分權式財務管理模式都具有其內在的缺點與影響集團經營與可持續發展的因素,混合式的財務管理模式的靈活性便顯露無疑了?;旌鲜降呢攧展芾砟J皆诠矩攧展芾頇嘞薜膭澐稚细屿`活與方便,能夠最大程度地滿足集團經營的問題,也最能解決公司財務管理的科學性問題。二是集權與分權結合式的財務管理模式在財務管理的權限劃分上,更加具有靈活性與可變性。集權與分權結合式的財務管理模式并不是一種“單一”的模式,它的管理權限劃分、管理職責劃分都是十分靈活多變的,完全可以依據集團本身的經營特點來進行。但必須記住,即便集權與分權結合式的財務管理模式,它也是在經營過程中遵循著最有利于集團整體發展的原則與規律。
三、企業集團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財務組織機構缺乏合理性建設
在企業集團的財務管理中,首當其沖的一個問題就是如何更好地完成財務組織機構的建設,只有建立良好的財務組織機構,才能保證企業集團財務管理的穩健運作。當下企業集團財務管理組織機構的缺陷表現在:首先,財務管理權限沒有形成梯級管理體制。所謂的梯級管理體制指的就是在企業集團財務管理權限劃分上,沒有形成應有的、具有一定科學性的權限劃分。無論哪種財務管理模式,都會存在集團內部的“部門利益的競爭”,部門利益競爭的直接結果就是導致子公司之間的合作度較差,而集團的各個子公司與企業不能真正發揮其協調發展的功能與作用,影響集團的整體進步。其次,財務管理的領導權限混亂。企業集團無疑是由諸多具有密切關聯的各個子公司或者企業來組成的,這種密切關聯既包括業務上的、經營上的、管理上的,在財務組織中,財務領導權限混亂帶來的直接問題就是各個子公司或者企業不能充分發揮自身的積極性與優越性,導致集團財務管理的步履維艱。
(二)資金管理體制缺乏改革和完善
財務管理的中心就是企業集團對于資金的管理體制。集團的資金怎么用,如何用,始終是集團最為關心也是最為突出的問題,也在更大程度上關系著集團的長遠發展。健全的資金管理體制有助于集團的整體經營。當下的資金管理體制的缺乏改革與完善主要體現在:一是對市場的把控度不夠,過于保守與僵化。資金管理體制的健全離不開對市場運作的恰當了解,只有真正認知到市場上的欠缺性,才能使資金管理體制符合市場運作規律。二是缺乏明確的程序性要求。資金管理體制的正常運作過程中,如何使資金管理體制能夠真正實現科學、理性與正常,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有效的程序保證。
(三)成本管理的約束機制作用性弱
從市場經濟學上來說,市場競爭者都抱有對市場的盈利心態,逐利性是市場競爭者的真實寫照,也符合市場競爭者的本質。對于企業經營成本的約束機制關系著企業的盈利狀態,在根本上也關系著企業集團的長遠發展。在當前的企業集團的發展模式之下,無論集權式的財務管理模式、分權式的財務管理模式還是混合式的財務管理模式都對成本的約束機制重視不夠。一方面,各個子公司無論在哪種類型的財務管理模式之下,總是要追求本公司的利益最大化,這種利益最大化使各個子公司在進行前期投資過程中,不能理性控制投資陳本,造成投資虛化;另一方面,很多公司對于投資虛化的行為沒有制定相應的、可執行的投資責任問題,這就造成對于一些放任公司成本,對公司經營造成負面影響的投資行為不能進行有效規制。
(四)利益分配機制披露多有待提高
良好的利益分配機制是保證企業集團進行公平、公正競爭的前提,也是保證各個子公司進行正當利益分配的保證。從目前的企業集團的利益分配機制來看,存在的問題主要在于:第一、企業集團的盈利歸屬不合理。作為企業集團是由眾多的子公司以及母公司的共同努力之下來達到一定的經營效果的,實現大財團運作的前提實際上就是要保證利益分配得到良好運作。為了鼓勵具有市場潛力的子公司,企業集團進行營利分配的時候,往往不能照顧市場弱勢的競爭者,顯然造成了在子公司之間“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局面。第二、利益分配的相關信息披露存在不合理性。對于一個企業集團的經營來說,最大的問題在于如何保證利益分配信息最佳地傳達給各個子公司,在子公司之間形成既有助于發揮市場作用較大的公司的經營,也有助于照顧到較弱的市場競爭者?,F階段來看,企業集團的利益分配機制還遠遠沒有達到這一步。
(五)財務控制機制落后職能作用受限
財務控制機制指的是企業集團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實現對企業集團財務的控制以及這種控制能否真正有利于企業的財務管理模式。財務控制機制落后就使財務管理機制功能發揮受到極大的限制。首先,財務控制機制落后使集團的財務管理作用不能真正發揮?;诓块T利益的矛盾性,很多子公司為了實現自身的利益,不得不對財務管理權限進行“明爭暗斗”,使集團不能在集團發展戰略決策上起到應有的作用。其次,財務控制機制落后也顯然造成企業集團不能及時對市場信息作出應有的反映,造成了企業集團發展步伐的受限。易言之,不能對資金的投入、產出、盈利從全局考慮,就把企業集團的財務控制實質上架空了。
四、推動企業集團財務管理模式創新的對策
(一)健全法人治理結構來完善財務管理體系
法人治理結構的完善是保證財務管理體系正常運作的前提。一是明確各個子公司之間法人的財務管理權限。在子公司之間最容易產生財務管理權限劃分的問題,究竟哪些子公司要掌握哪些財務權限,以及怎么掌握權限,需要企業集團從全局出發來制定科學的權限劃分。二是子公司與母公司之間財務管理權限的劃分也要符合市場規律。子公司負責的財務管理權限要僅僅限于本公司經營范圍內的事項,而母公司則要從全局考慮財務管理權限的分配,使各個子公司能夠協調互適、相互配合運轉。
(二)將“責任化”引入財務經營的管理中
責任的明確是財務經營管理的核心內容,任何情況下都要密切注重責任對于財務經營管理的規范作用。第一、責任與權力相掛鉤。財務管理本身就是一種用權行為,對于這種用權行為必須以相應的責任來作為其后盾。這樣才能保證權力的使用更加規范化,實現權力使用的真正目的。第二、“責任化”的財務經營管理思路,也是實現財務管理科學的邏輯前提。財務管理者有著越強的責任意識,則就使得其對財務管理權限的使用更加謹慎,達到財務管理權限對于企業集團發展的提升作用。
(三)通過財務公司實現對資金的集中管理
資金的集中管理是保證對公司實現集中經營與統一規劃經營目標的當然邏輯前提。很多企業集團目前實行了通過財務公司實現對資金進行集中管理的策略,這是因為這種模式可以為企業集團的運作帶來顯而易見的優勢:首先,只有企業集團從公司的長遠發展來看,制定相應的財務管理策略,并把公司的重大投資決策、融資決策真正掌握到公司的經營權中,才能真正建立資金的集中管理、統一調配。其次,集團對財務的集中管理是保證集團整體長遠發展的前提。作為眾多具有密切關聯性的各個子公司所組成的企業集團,勢必需要對公司的財務進行管理權限進行最大限度地發揮其市場價值,這也是通過財務公司實現對資金集中管理的路徑。
五、結束語
對于企業集團財務管理模式的分析,應當立足在企業集團的發展特點與發展現狀的基礎上。一方面要根據企業集團的競爭特點選擇合適的財務管理模式,另一方面也要具體地根據市場競爭的大環境來制定相應的財務管理策略,以實現企業集團財務管理的可持續發展。
[參 考 文 獻]
[1]丁悅.內部控制在企業集團財務管理中的應用[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6(5)
[2]劉玉愛.財務共享模式在企業集團財務管理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市場,2016(3)
[3]王衛平.現代管理形勢下企業集團財務管理模式分析[J].生產力研究,2016(4)
[4]李倩.我國企業集團財務管理體制問題與對策研究[J].財會學習,2016(20)
[責任編輯:王鳳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