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珍
摘 要:在進行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圖文并茂的繪本教學方式的效率是非常高的,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對英語閱讀的學習興趣,還能讓學生更快地掌握課文內容。在進行繪本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把握住先觀察后猜測、先引導后講授、先敘述后思考的基本原則,確保繪本教學的順利開展。
關鍵詞:繪本教學;英語閱讀;基本原則;學習興趣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12-0063-01
在進行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使用好教材中的繪本內容,通過引導學生觀察課文中的各種圖片,引導學生用好圖片,以提高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進而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和創新力。在進行繪本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牢牢把握以下幾方面的原則,才能確保繪本教學的順利開展。
一、先觀察后猜測,把握課文內容
教師應先引導學生觀察繪本內容,將繪本中的基本內容描述出來,再引導學生對圖片中的基本內容進行猜測,從而確保學生在學習課文之前就能基本掌握課文內容。為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努力提高學生對圖片閱讀的興趣,引導學生積極對圖片內容進行猜測。比如,在講授蘇教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上“My e-friend”一課時,教師在上課前沒有給學生講授課文內容,而是引導學生先對課文中的配套圖片進行觀察和猜測。教師:“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the picture?”學生:“Three.”教師:“What are they doing?”學生:“play the computer”“chat with each other”“surf in the internet”教師:“There is an Australian who is in a circle.Can you tell me why?”教師給學生提出一個問題:有一個澳大利亞人在一個圓圈中,為什么要把他放在圓圈里面。于是大家再次進行猜測,學生回答道:“they are thinking about him.”“He is a stronger.”“He is a famous person.”教師見學生都能夠發揮自己的想象力進行猜測,于是繼續引導道:“what do you do when you have a computer?”學生:“chat with others”“play games”“browse the web site”教師:“Well done!Now read the passage and try your best to know the key to the passage.”教師通過這種方式進行教學,讓學生帶著懸念進行課文的學習,可以提高學生對課文的學習興趣。
二、先引導后講授,解決關鍵環節
當講授到關鍵環節或者遇到學生無法解決問題的時候,教師不要著急告訴學生答案,應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繪本的方式來嘗試認識或者理解關鍵環節,保證學生能夠在確定基本的圖片內容的同時,加深對關鍵環節的認識,從而提高學生對課文內容的認識。比如,在進行蘇教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上“Goldilocks and the three bears”一課關于“She is hungry and thirsty.There is some soup on the table.”的學習時,很多學生不認識這句話中的重點單詞“soup”,導致對整個句子的含義存在疑惑。教師不要直接引導學生翻閱后面的單詞表,也不要讓學生查字典,而應這樣引導學生:“Look at the picture in the book and tell me what you can see.”學生們看了幾遍圖片,有的同學說道:“我看他們在喝東西,所以我覺得soup應該是液體。”有的同學說道:“你看他們的對話,有cold、hot之分,說明肯定不是飲料,應該是粥或者奶茶。”有的同學說道:“那肯定是粥,因為奶茶中肯定有milk。”教師見他們基本上討論出問題的答案,便繼續引導:“很好,大家的分析都很到位,下面再回到課文中去,看看第二句話是什么意思?”學生:“她很餓也很渴,那肯定是粥了。”教師:“非常好,大家能夠通過圖片猜測出單詞的含義,我很高興。”這種教學方式,可以培養學生看圖猜測短文單詞和含義的能力,提高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
三、先敘述后思考,提高想象能力
想象力對于學生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幫助。為此,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繪本學習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引導學生對圖片內容進行思考和反思,在發現圖片中的基本信息后,還要讓他們充分發揮自身想象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給學生指出基本的想象方向,再引導學生進行想象,這樣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講授蘇教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上“A new student”一課時,教師講完整篇課文后,可引導學生對課文內容進行想象和思考。教師:“What will happen next when they get to the music room.”教師詢問學生接下來會發生什么事情,其目的不再是讓學生對課文內容進行學習,而是讓學生通過觀察圖片進一步對課文的結局進行猜測。有學生看到書本中的圖片上有一架鋼琴,說道:“The new student is very happy when she see the piano.”而有的學生對鋼琴不是很感興趣,但卻對于二胡非常感興趣,于是他在想:如果是我見到沒有二胡,肯定會非常失望。于是該學生說道:“She is very disappointment when she find there is not a erhu.”學生根據自己的想法對課文內容進行猜測和敘述,自身想象力會在不斷猜測過程中得到提升。
四、結束語
總之,在進行英語繪本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把握住先觀察后猜測、先引導后講授、先敘述后思考的基本原則,從而保證學生能夠在充分觀察圖片的基礎上,更加準確地把握圖片的基本信息。這樣,才能全面提升學生的想象力和創新力,保證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張敏.小學英語繪本教學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2016(05).
[2]吳敏,任逸泓.例談“繪本”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英語教師,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