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昊
[摘 要]隨著營改增試點工作的全面推開,對中小企業稅負帶來了一定影響。這就促使中小企業必須加強稅務處理工作,避免出現稅負不降反增現象,增強企業依法納稅意識,有效規避涉稅風險。文章就營改增對現代中小企業稅務處理的影響以及加強稅務處理的必要性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提出中小企業稅務處理的實施策略,期望對有效降低企業稅負有所幫助。
[關鍵詞]營改增;中小企業;稅務處理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0.283
自2016年5月1日起,我國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工作,試點范圍擴大到建筑業、金融業、房地產業、生活服務業,這標志著我國增值稅制度的規范化發展,同時營業稅退出現行稅制。營改增是我國稅收制度改革的重要舉措,不僅有利于消除重復征稅現象,減輕企業稅收負擔,而且還能夠推進我國經濟結構調整,促進重要產業健康發展。對于現代中小企業而言,營改增方案的實施對其稅務處理帶來了重大影響,為此企業必須重視稅收籌劃工作,探尋降低稅負的有效途徑。
1 營改增對現代中小企業稅務處理的影響
營改增對企業稅務處理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兩個層面,分別為直接影響和深層次影響,具體如下。
1.1 直接影響
營改增對企業稅務處理產生的直接影響體現在以下四個層面。其一,計稅依據改變。在營改增之前,營業稅的征稅范圍是對應稅收入的全額進行征稅,而營改增之后,增值稅只對增值部分進行征稅,消除了重復征稅現象。其二,征管主體改變。營業稅的征管主體為地方稅務系統,增值稅的征管主體為國家稅務系統,營改增之后部分企業由原本的繳納地稅,轉變為繳納國稅。其三,征收稅率改變。營業稅的適用稅率為5%,營改增之后,增值稅的一般納稅人適用稅率分別為6%、11%、13%、17%四檔,小規模納稅人適用稅率為3%。其四,計稅方法改變。營業稅應納稅額為當期營業額乘以5%。而一般納稅人的增值稅應納稅額為銷項稅額減去進項稅額,小規模納稅人的增值稅應納稅額為當期營業收入乘以3%。
1.2 深層次影響
(1)對稅務會計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對固定資產核算的影響。營改增之前,固定資產的增值稅進項稅額不可抵扣,需計入固定資產原值。在營改增之后,對企業新購入的固定資產需單獨計量可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同時對處置生產型固定資產時取得的收入,要按照適用稅率繳納增值稅;二是對營業收入核算的影響。營改增之前,企業通過銷售貨物或提供勞務取得的價款中包含營業稅,可根據實際價款入賬。營改增之后,若企業為一般納稅人,則要在取得的價款中扣除可抵扣的進項稅額,而后將剩余部分入賬;三是對成本核算的影響。營改增之前,成本核算需要進行價稅分離,確認真正的成本支出。營改增之后,企業需要按照增值稅專用發票上的進項稅進行抵扣,以不含稅價款的方式計算成本。
(2)對稅務管理的影響。營改增方案的實施對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產生了重大影響,進而關系到企業稅務管理工作的開展。營改增之前,企業在會計處理時需遵循權責發生制原則確認營業收入,明確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營改增之后,納稅義務發生時間存在以下幾種情況: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的,其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開具發票當天;納稅人提供應稅服務并收訖銷售款項取得相關憑證的當天;納稅人提供有形動產租賃服務取得預收款的當天。為此,企業稅務管理要認清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的界定,做好納稅申報和稅收籌劃工作,規避逃、漏稅風險。
(3)對財務報表的影響。在資產負債表方面,營改增之后的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將不含增值稅的買價作為入賬價值,會導致資產賬面價值減少。資產負債表中的應交稅費項目剔除應交營業稅,使得該項目金額會隨之減少。在利潤表方面,營改增之后的營業收入金額為不含增值稅的稅后收入,與營改增之前的含稅收入確認方式相比,會導致營業收入減少。與此同時,營業稅金及附加項目的金額也會隨之發生變化。此外,受固定資產入賬價值減少的影響,折舊額也會相應減少,這就導致利潤表中的管理費用減少。在現金流量表方面,營改增之前企業購置資產產生的所有支出,均計入到投資活動下的“構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所支付的現金”項目中。營改增之后需要將支出分別列示,即不含增值稅的固定成本計入上述項目中,而進項稅額計入經營活動下的現金流出項目。
2 營改增背景下現代中小企業加強稅務處理的必要性
2.1 規避涉稅風險的必然選擇
營改增的實施給企業稅務管理增加了難度,若企業沒有及時了解相關政策,未能做到合理安排納稅行為,就會使企業面臨涉稅風險。所以,在營改增的背景下企業必須加強稅務處理工作,在全面了解國家有關政策的基礎上,分析營改增對企業發展可能帶來的影響,嚴格按照增值稅的申報流程進行納稅,從而避免逃稅、漏稅、多繳稅等情況發生,減少企業不必要的損失。
2.2 合法降低稅負的內在需要
在營改增實施的背景下,企業經營管理最為關注的重點就是如何通過合法合理的途徑降低企業稅負。如,交通運輸業一般納稅人在營改增前后由3%的營業稅稅率提升到11%的增值稅稅率;資產投資租賃行業在營改增前后由5%的營業稅稅率提升到17%的增值稅稅率。若企業不進行有效的稅務處理,勢必會帶來企業稅負增加,影響企業經濟效益目標的實現。為此,企業必須通過稅收籌劃手段,在合法的范圍內探尋降低稅負的空間,提高企業資金利用效率。
2.3 延遲繳稅的有效手段
營改增之后,企業可通過稅務處理手段延遲稅款繳納時間,為企業間接獲取額外經濟效益提供有利條件。如,企業通過精確控制合同、交易流程,進而掌控收入、費用的確認時間,避免因早繳納稅款給企業帶來資金周轉困難。又如,企業可在營改增實施后更新固定資產,取得可抵扣的進項稅額,降低企業稅負,為企業帶來更多的節稅收益。
3 營改增背景下現代中小企業稅務處理的實施策略
3.1 合理選擇納稅人身份
根據相關規定,應稅服務取得的年應稅銷售額在500萬元以上的企業可申請一般納稅人,500萬元以下的可申請小規模納稅人。一般納稅人根據行業和業務的不同,適用于6%、11%、13%、17%四檔不同稅率,小規模納稅人適用于3%的稅率?;诖它c,企業應當充分考慮自身經營情況和財務狀況,合理選擇納稅人身份以達到降低稅負的目的。在選擇納稅人身份時還要注意以下幾點:一是對于應稅銷售額在500萬元以上的企業,可通過建立新公司的方式將應稅服務分離出去,使企業符合小規模納稅人的認定標準,從而降低企業稅負;二是對小規模納稅人需轉變一般納稅人的企業,要充分考慮到增值稅計稅方法變化對企業稅負的影響,以及適應這一變化所需投入的成本,進而做出正確的決策。
3.2 分開核算混合經營業務
在營改增實施后,對于存在混合經營業務的企業,其適用的增值稅稅率也有所不同。根據相關政策規定,納稅人提供不同稅率的應稅服務時,應對不同稅率的銷售額進行分開核算,未分開核算的,一律按照從高原則確定應稅服務的適用稅率。這就意味著,企業如果在混合經營業務中未能做到分開核算,就必須按照高稅率進行全部業務的稅務處理,導致企業稅負增加。以物流企業為例,交通運輸與物流輔助業務適用的增值稅稅率分別為11%和6%,為此物流企業應當加強稅務處理工作,在稅法允許的范圍內,盡可能地將稅率高的運輸業務收入轉化為稅率低的物流輔助業務收入,達到降低稅負的目的。同時,對于有聯運業務的貨運代理企業而言,應當在現有經營范圍內剔除聯運業務,只從事單純的貨運代理業務,從而避免對整體業務進行從高計稅。
3.3 加強增值稅專用發票管理
在營改增實施后,企業要加強增值稅專用發票管理,以便取得足額的可抵扣進項稅額,降低企業稅負。首先,企業要建立增值稅專用發票管理制度,對發票獲取、審核、傳遞等流程進行規范。尤其對于工程項目施工地點分散的建筑企業而言,要明確要求各項目部及時向企業財會部門上交增值稅專用發票,確保財會人員在抵扣期限內完成增值稅專用發票認證工作。其次,嚴格審核增值稅專用發票的取得過程,根據合同條款檢查發票的開具資金、開出日期、印章等是否無誤,確保發票的有效性,避免因發票開具不合規而導致無法抵扣。
3.4 建立稅務風險預警機制
營改增實施后,企業的稅務風險也隨之加大,受企業財會人員稅務處理能力薄弱的影響,一方面使得企業在經營中面臨著逃稅、漏稅的涉稅風險;另一方面使企業面臨著因多繳稅造成的稅負增加風險。為此,企業應該建立起稅務風險預警機制,強化對稅務處理工作的有效控制。企業應當對每月申報的納稅金額變化進行監控,結合企業各業務類型的具體情況,計算出稅負率預警指標,將其作為稅務風險控制的執行依據。當企業實際稅負率接近于稅負率預警指標時,企業要查明原因,及早采取措施控制事態發展,避免稅負增加;當企業實際稅負率遠遠低于預警指標時,則表明企業營業收入實際負擔的增值稅額相對減少,這時企業要審查是否存在多抵扣進項稅額的情況,避免企業出現逃、漏稅風險。
4 結 論
總而言之,營改增政策在全國范圍內推行的背景下,現代中小企業必須加強對營改增政策的學習,認清營改增之后對企業經營發展帶來的影響,并積極采取應對措施。稅務處理作為企業有效應對營改增政策的一項重要工作,必須從企業實際經營情況出發,通過合理選擇納稅人身份、分開核算混合經營業務、加強發票管理、建立稅務風險預警機制等途徑強化企業稅收管理,在合法的范圍內處理涉稅事項,從而降低企業稅負,促進企業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蕭維維.“營改增”對電信企業稅收的影響及稅收籌劃建議[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5(6):102-104.
[2]賴建英.營改增對企業會計核算和稅收的影響探討[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4(7):82-84.
[3]汪治國.營改增對建筑施工企業稅務籌劃的影響[J].財會學習,2015(12):92-94.
[4]張迎吉.“營改增”背景下交通運輸企業稅收籌劃——以F交運集團為例[D].青島:青島理工大學,2015.
[5]張澤洋.淺議營改增對房地產企業稅收的影響及籌劃對策[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4(12):124-125.
[6]游穎.論述營改增對企業稅務籌劃工作的影響及對策[J].財經界:學術版,2016(2):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