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婧君
摘 要: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重要的一個環節,也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難點,加強對小學生語文閱讀方面的教學,不僅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認識能力,強化學生的語文表達能力,還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讓學生獲得更加全面的發展。就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做了探討。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
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語文教學中占有很大比重。通過有效閱讀,學生不僅能夠有效地對語文知識內容進行提取、處理,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思維,還能讓學生獲得審美體驗,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因此,加強對小學生的語文閱讀教學非常重要。
一、創設有效情境,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要對閱讀產生了興趣,就能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產生不竭的動力,讓學生更加積極地投入到閱讀教學中。因此,在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習需求,有效地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通過有效的情境教學,將學生帶入特定情境當中,有效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例如,在學習《公儀休拒收禮物》這一課的內容時,如果就讓學生直接對課本知識內容進行閱讀,學生可能會覺得索然無趣,但是創設有效情境,學生就會很快地融入課本當中,對課本知識進行仔細的閱讀。比如,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一個人扮演公儀休,一個人扮演公儀休的學生子明,然后一位學生扮演前來給公儀休送魚的魯國某大夫管家,對課本的內容進行演練,以舞臺劇的形式表演出來。這樣不僅會讓參加情境演練的學生對這篇文章的記憶力更為深刻,在演練前他們也要對人物性格進行揣摩,還可以讓學生對文章內容了解得更為透徹。同時這樣也能有效激發其他在課堂中觀看情境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他們能自主地去對文章知識內容進行閱讀、分析,將文章知識和學生的情境表現進行對照,這樣不僅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也能有效提升學生的思想境界。
二、注重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除了要注重對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外,還要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只有這樣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閱讀并不是只要學生多讀就行了,如果沒有掌握正確的方法,學生讀的書再多也是徒勞的,因此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注重有效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讓學生掌握正確有效的閱讀方法。
例如,在學習《濫竽充數》時,在學生進行閱讀前,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一些任務,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這樣學生在閱讀的時候就不能囫圇吞棗,而是會循著教師布置的任務去尋找線索,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的閱讀更具效率,也能使得學生在閱讀的時候有一個清晰的思路,掌握有效的閱讀方法。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在閱讀的時候將文章的段落進行標記,將不懂的字詞句畫上記號,這樣學生在閱讀的時候就可以有效運用自己的大腦思維進行思考,而不是單純地為了閱讀而閱讀,這樣不僅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還能有效啟發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積極開動大腦,養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為學生以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有效豐富學生閱讀知識量,培養學生閱讀情感
小學生的心智還處于不斷成長發展的時期,在閱讀的過程中他們的注意力很容易就被別的事物所吸引,無法認識到閱讀的樂趣和重要性,因此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心理需求,有效地抓住學生的注意點,這樣學生就會積極融入閱讀教學中,逐漸愛上閱讀,自主地去進行閱讀。
例如,低年級的小學生都比較喜歡看故事書,那么教師就可以推薦學生閱讀一些有益于學生身心發展的故事書,像《一千零一夜》《海的女兒》《安徒生童話》等,這些書本內容都是學生所喜愛的,通過學生對這些知識的閱讀,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明白閱讀的樂趣。同時在學生閱讀的時候,教師要教授學生有效體會書中故事的情感,使得學生在閱讀汲取知識的過程中能有效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讓學生發展更為健全。比如,在學生閱讀《阿里巴巴與四十大盜》的故事時,教師要讓學生學會對故事中的人物性格進行分析,了解文章故事所要表達的情感,使得學生在閱讀完這個故事以后能學習女仆馬爾吉娜勇敢聰慧的精神,同時也讓學生明白做人不能太貪婪,要知恩圖報等。這樣可以有效地豐富學生的知識視野,擴充學生的知識頭腦,還能有效提升學生的思想境界,不僅有利于學生的學習,還可以幫助學生獲得身心健康成長。
總之,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不僅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讓小學語文教學成果更顯著,還能有效地豐富學生的頭腦,提高學生的思想境界,讓學生獲得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倩.如何運用現代教學手段優化小學語文教學[J].學周刊,2014(18).
[2]陸小平.關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幾點思考[J].中國教育學刊,2011(S1).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