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玲英
摘 要:朗讀教學能夠將學生融入課文的情境中,細細品味文本內容,深刻領悟作者情感,對于學生理解能力和情感的培養具有重要作用。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采取豐富的教學手段,以此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提升朗讀質量。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朗讀指導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必須重視學生的朗讀,最大限度地發揮朗讀教學對于學生理解課文、陶冶情操、發展語言能力的作用性。因此,語文教師必須意識到朗讀的重要性,在課堂教學中能夠采取切實有效的朗讀指導策略,以此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一、教師示范朗讀
在教師聲情并茂的朗讀環境下,使學生深深受到感染,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實現情感上的碰撞。此外,教師精彩的朗讀還有利于學生進行模仿,以此促進學生朗讀水平的提升。比如,在朗讀《狼牙山五壯士》時,教師可以向學生講解當時五壯士所面臨的危險局面,之后在朗讀課文第二自然段時,飽含深情,情真意切,以此深深打動學生。最后,帶領學生一起朗讀,感受五壯士無畏生死的革命精神。
二、多媒體創設朗讀教學情境
現如今,多媒體技術已普遍運用到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有利于教師創建各種教學情境,有效地提升課堂活力,活躍學生情緒,使學生放松身心投入到朗讀中,體驗朗讀的樂趣,實現情感上的共鳴,達到情景交融的朗讀目的。比如,在講解《草原》這篇課文時,此篇文章語句優美,將大草原優美遼闊的景色淋漓盡致地展示在學生面前。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課件播放大草原綠意盎然的景色,然后可以讓學生描繪一下,自己所看見的草原景色;之后再聲情并茂地朗讀課文,體會羊群的生趣、蒙古包的魅力以及大草原的靜態美,以此深刻領悟教材中的優美語句,使學生感受中華燦爛的民族文化以及壯麗山河,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感。可以說,通過對現代化科技技術的使用,能夠在小學生腦海中形成豐富的世界,同時通過對學生感官的刺激,在逼真形象的環境中,使學生可以滿懷情感地朗讀課文,感受作者要表達的情感,學生具有了身臨其境的感覺,將自身置于大草原中,體會草原的魅力。多媒體創設的朗讀教學環境,將課本單調的文字變得生動活潑起來,極大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有利于教師開展視覺和情感的引導。在此種教學模式下,一方面培養學生的朗讀興趣和信心,另一方面幫助學生更加輕松地理解教材知識,加深對語言文字的理解。
三、角色扮演激發朗讀興趣
學生朗讀興趣的培養十分重要,小學教師應該帶動學生自由朗讀,通過各種方式使學生提高參與學習的熱情,例如,小組朗讀、朗讀表演、朗讀比賽、教師領讀等。小學階段,學生的表演欲強,活潑好動,通過讓學生參與各種課堂游戲,使學生的觀察能力、表達能力和肢體活動能力全面發展。教師還可以讓學生扮演課文中出現的各種角色,使課文更加生動,課堂氣氛更活躍,學生通過對角色的模仿,能夠加深學生對課文語段的理解程度。比如,在講授《將相和》的時候,讓學生扮演文中的廉頗和藺相如,通過對話使學生感受兩者不同的性格特點,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生動的表演能夠使學生積極走進課文中,通過實踐表演使學生的創造性更強,同時對課文的理解更加深刻。
四、強化朗讀評價
在朗讀教學中,朗讀評價十分重要。通常情況下,朗讀評價分為兩類,即藝術性評價和激勵性評價。藝術性評價指的是不直接使用評價語句,而是通過課文對學生的朗讀加以反饋,使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更加深刻,形成學生的自我評價。這種評價要求教師具備較強的指導策略和智慧。激勵性評價通常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本著肯定和鼓勵的原則,積極評價學生的優點,滿足學生的發展需要。比如,當學生的總體朗讀不錯時,要予以足夠的肯定和表揚,同時也要說明可以改進的部分;當學生的朗讀水平較差時,應該對其他亮點給予鼓勵,“聲音洪亮”“充滿真情實感”“積極主動,這是一個大的進步”……教師只要滿懷關愛,就能從多從方面對學生加以鼓勵和贊揚。同時要注意,激勵性的語言在運用時要注意避免亂用,要具有針對性。對學生進行表揚和激勵時要注意語言的真實性,做到評價的合理和適度。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朗讀有效策略和教學方式需要教師在長期的實踐教學中不斷探索、不斷總結,以此制定出最能夠幫助學生成長的教學手段。語文教師只有及時調整和創新教學方式,轉變教學理念,營造寬松的朗讀氛圍,才能散發出朗讀教學的活力和魅力,使學生喜歡上語文朗讀,感受到朗讀學習的樂趣。
參考文獻:
[1]喬娜.小學語文朗讀教學指導策略之淺見[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學研究,2016(3):40.
[2]馮倩.淺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朗讀指導[J].教育,2016(11):160.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