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鑫鑫
在日常生活中的,流行音樂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并成為不可缺少的一個部分。流行音樂本身的特點就是描寫當下生活的種種情感、困惑,它的內容幾乎與年輕人的生活十分貼近,極容易使心靈產生共鳴,如同知音一般可以聽到他們內心的吶喊。由此一來,在中職學生中,很多流行音樂作品普遍傳播并快速接受。作為一名教師,無論在什么時間什么職位,面對新鮮的東西,都要以一種積極、開放的心態去應對,正確看待學生對流行音樂的喜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應在尊重學生興趣的前提下,從自身的角度出發,努力創新,嘗試多種不同的教學方法。引入一些傳唱度高,貼近生活的流行音樂,將其開創性地融入到音樂教學中,這在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的同時,還改變了教師在他們心中遠不可親的看法,使師生關系變得和諧、融洽。
一、目前中職院校音樂教學現狀與問題
我國早期很少重視音樂教育,所以大大局限了它的內容、手段以及形式。然而,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教育事業的發展也蒸蒸日上,音樂課成功躋身教育體制的大熔爐中,中職的素質教育得到進一步重視。由于很多老師缺乏對流行音樂的深入理解,所以在改革的初級階段,仍沿用舊的教學模式,從而導致很多學校在將流行音樂引入課堂后沒有發揮出它的效果,出現一種“只聽歌不聽課”的不好現象,不符合教學的初始目的,對學生的審美水平和音樂素養沒有帶來應有的提高。另外,歌曲的選擇嚴重關系到教學的效果,有時候教師選歌脫節于教材大綱,使教學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當下,從大眾傳播的角度看音樂傳播,它的內容是十分雜亂的,在沒有正確引導的情況下,音樂的好壞會擾亂學生的辨析能力,尤其在網絡以及流行音樂的大世界里,很多元素以消極和低俗的內容為主,商業化的氛圍也使音樂的發展方向趨于功利化。在一項調查中發現,不喜歡上音樂課的學生有22%,這其中還包括很多音樂愛好者,面對這個出人意料的結果,有必要好好深思。
二、流行音樂與中職音樂教學融合的意義
首先,流行音樂運用了一系列的高科技手段,所以在演唱形式,音響設備,燈光布景等方面奇特多樣,營造出一種活力而個性的氛圍,具有豐富的藝術創造性。因以表達自己的感受為主而受到很多青年人的喜愛。在這一點上,學校的音樂教育就顯得保守和刻板。所以音樂課堂有必要適當地引入和借鑒流行音樂,以提高學生的創造力和表現力。
其次,它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欣賞對象的綜合性是流行音樂的特點之一,要么旋律讓人陶醉,要么振奮人心,欣賞后能使人激發力量,喚起回憶等。
再者,就是流行音樂的真實美能給人一種親切的感覺。科技美也是流行音樂的一大特點,很多流行音樂在樂器的配備上充分展現了時代發展的特性,例如搖滾音樂和重金屬音樂等,這種科技帶來的音樂美感能充分激起年青一代的情緒。
再次,音樂歷經幾千年的變化和發展,逐漸地呈現多元化和全球化,流行音樂也不例外,因為它與時代和社會的背景緊密相連。通過欣賞流行音樂,可以讓學生自然而然、主動地融入到社會中,從而了解社會,培養多元化的音樂觀念。然而音樂還是一門賦予表現力的藝術,學生借助流行音樂可以表達內心感受,所以音樂教師可以重新定位自己,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做學生音樂生活的指導者,這樣可以讓學生重回音樂課堂的懷抱,更重要的是能改善師生關系,使以后的教學工作更加容易開展。
三、流行音樂與中職音樂教學的融合之路
1.以專業的眼光看待流行音樂
流行音樂發展至今,已經在音樂界占據重要位置,它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而民族元素是其最主要的成分,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流行音樂反映了一個時代的進步。讓流行音樂融入中職音樂的課堂中,是以它作為連接時代的紐帶,讓學生能夠緊隨世界發展的腳步。如果一味地排斥流行音樂融入中職音樂教學,這無疑是錯誤的,因為這只會讓學生的知識面變得相對狹隘。而當今社會有些高校也設有流行音樂專業,由此可見流行音樂如今越來越受重視,這個發展迅速的時代的教育更應多吸收時代元素,做到與時俱進。首先教師的觀念必須調整,他們只有將自己的觀念調整得符合教學需求之后,才能高質量地帶領學生學習更好的音樂。當然,其音樂水平、音樂欣賞能力更應該有所提升,教師的音樂欣賞門類也該拓寬。這樣在音樂教學中,教師才能更好地教導他們的學生以專業的眼光去看待流行音樂。除此之外,教師還應該多與學生交流,和他們共同了解流行音樂的“內在魅力”,并去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這樣才能準確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樂趣,比如傾聽他們的心聲,擺正他們的心態,通過比賽等方式了解他們的能力和學習的掌握程度。學生也應當多與他人交流,不懂應當多問,并將所學化為己用,重要的是要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并為之不懈努力。
2.借鑒流行音樂,豐富教學課堂
流行音樂在廣大群眾之間廣為傳唱,因為它的器樂和聲樂特點能夠使之與群眾連在一起,無論文化水平的高低,都易于接受。中職音樂教材枯乏無味,且中職學校所用的音樂教材還普遍存在質量不高、針對性不強的問題,對基礎差的同學來說,只是聽講教材所涉及的內容,這樣的學習無疑是低效率的,而流行音樂的豐富性卻足以彌補部分漏缺。流行音樂本身就易使人產生較濃厚的興趣,所以教師可以在教學之中將流行音樂作為教學的“引子”,批判性地將流行音樂融入教學之中。而“中國風”的興起則是詞作者能夠恰當地引用古人的詩詞句到歌詞中,不僅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還可以激發人們了解某個古人或某段歷史的興趣,比如王菲所唱的《但愿人長久》加入宋代詩人蘇軾的《水調歌頭》的詩句,讓人不禁聯想起“三蘇”。所以說,流行音樂有著可被吸收的優勢所在,融入中職音樂教學還能豐富教學課堂,使枯燥的課堂變得活躍有趣。學生也可以通過自行演唱流行音樂,以此來豐富自己的生活,還能從中找出自身缺點,然后對癥下藥。除此之外,教師還應帶領學生學習并掌握一些音樂的技巧與方法。
3.結合熱點,賦予音樂教學時代背景
“與時俱進”這個詞永遠不會過時,而教學中也應很好地運用這個詞,即多加關注社會熱點和社會焦點元素,學生的積極性則需要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培養。生活中的所見、所得、所知、所感都會影響一個人的未來發展,因此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與社會的發展緊密相連。比如教師要學生通過兩會了解社會的發展形勢,可以帶領他們欣賞此期間的新歌曲,欣賞作為全國政協委員成龍在此期間錄制的《國土》,讓他們感受流行音樂帶來的聽覺效果。學習路漫漫,欲做到“與時俱進”,就應當結合時事熱點,讓音樂教學不與時代脫軌。
4.通過類比,活用現有教材
身邊的人和事、社會時事都是很好的教學資源,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資源都適用,要找適合學生學習的,易于掌握的,可通過類比,活用身邊現有的資源。比如讓學生深入了解一些傳唱度高的流行歌曲,掌握其中特點并有效吸收其中的優點。
四、小結
流行音樂的發展反映著時代的發展,它融入中職音樂教學能將教學與時代相連。然而事物都有兩面性,流行音樂也有好壞之分。魯迅先生曾說“去其糟粕,取其精華”,流行音樂要融入中職音樂教學應取其精華,教育者應以批判的目光活用流行音樂這本“書”。
(作者單位:寧波經貿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