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穎
摘要:歷史有些時候是一門相對枯燥的學科,而教學也是一門精神的藝術,教師在教學時可能窮盡畢生之力也無法將其研究透徹。鑒于此,本文對初中歷史教學中歷史故事的應用進行了分析探討,僅供參考。
關鍵詞:歷史故事;初中歷史教學;應用
一、歷史故事在教學中應用的意義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這句話并不是空穴來風,在歷史上許多著名的歷史人物,都學習過不少歷史知識。初中生在初中階段學好歷史知識,了解歷史故事能夠使他們找到正確的人生方向,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步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而初中歷史學習的重點,就在于學生對歷史這門課程是否有興趣,學生對歷史學習的興趣,將會直接影響到學生在今后的發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多樣的歷史故事,具有不小的推動作用。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必須重視歷史故事在歷史教學中的應用。
二、選取歷史故事應遵循相應原則
1、真實性。真實性是教師選取歷史故事首要遵循的原則,如果教師為了突出課堂教學效果而隨意歪曲歷史事實,選取虛假的或者違背史料記載的歷史故事,那么便會適得其反,不但會影響學生的情緒,還會降低歷史課的嚴肅性,影響教學效率。所以,歷史教師選取的歷史故事必須符合歷史史實,不能脫離歷史事實隨意虛構。只有這樣,才能不違背在課堂中引入歷史故事的初衷,為利用歷史故事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
2、趣味性。教師引入歷史故事的目的之一在于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歷史知識的趣味性,讓初中生能夠愛上歷史課堂,主動探索歷史知識的未知領域。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教師便需要遵循趣味性的原則,選擇不違背史實生動有趣的歷史故事。并用生動形象的語言講述一件件趣味性十足的故事,以便調動學生“聽故事”的積極性,探索故事的熱情。當然,教師還應該注重故事是否“新鮮”是否符合學生的學習要求。
三、歷史故事的應用策略
1、以故事帶動學生。喜歡聽故事是初中學生的天性。歷史教師在開始授課之前,講述一個生動又充滿吸引力的故事,能夠使初中學生快速地融入課堂氛圍,在故事的帶動下,學生能夠積極地參與到歷史課堂中。而在授課過程中,選擇恰當的時間,引入合理有效的歷史故事,采用穿插故事的教學方式,有利于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促使學生能夠全心投入到歷史知識的學習中。
2、構建歷史情境。教師在應用歷史故事時,單是采用敘述的方式,學生只是聽懂了故事所講述的事件,卻不能真正的領悟到其所表達的含義。為此,在實際的歷史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及歷史事件,創設相應的歷史情境,還原歷史背景,使學生對故事中的人物、事件有更深入的了解,進而增強初中學生的歷史感,加深初中學生對歷史的認知。
3、利用歷史故事突破教學難點。歷史知識復雜,難以記憶,而且重點與難點較多。所以,教師在引入歷史故事時應考慮如何利用歷史故事幫助學生逐一擊破教學難點和重點,如何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以“半殖民地半封建”這一概念為例。雖然學生可以熟練地背誦該概念,但是由于該概念相對抽象,學生只是片面記憶不能理解等原因,一部分學生并不能真正了解其中的內涵。為了使學生真正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概念,教師可以在上課時穿插著講解一些反映社會狀況的歷史事例和小故事。這樣,便能巧妙地化解概念抽象性所造成的理解難題。當然,教師還可以將這種方式應用到其他章節內容中,用巧妙的方式來將抽象復雜的概念或者知識轉化為生動形象的具體事物。促使學生能夠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和背誦,幫助學生在節省學習時間的同時又能提高學習效率。
4、利用歷史故事強化課后練習。教師為學生布置課后練習題是夯實學生基礎知識的重要措施,學生通過練習可以找到自身的知識漏洞,并能從做練習題中彌補缺陷,提升能力。但是長期繁重的學習壓力,會逐漸降低學生對做練習題的興趣與熱情,一些學生逐漸將做歷史題當作一種學習上的負擔,不但不認真做,還抵觸教師所布置的作業。長此下去,班級中的這種做練習題的不正之風便會影響整個課堂教學氛圍,阻礙教師的教學進程。為了改變這一現狀,教師應該利用歷史故事增強習題的趣味性,用一個個富有知識,富有樂趣的小故事來激發學生做練習題的興趣,讓學生認為做練習題就像讀故事一樣,故事讀完了,答案也出來了。這樣既能讓學生主動投入到課后練習過程中,還能借此夯實學生的基礎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5、交流歷史故事,感悟歷史。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歷史文化流傳到今天,其中的歷史故事不勝枚舉。而教師在教學中應用歷史故事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從中學到歷史知識,培養歷史思維。因此在歷史教學中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而且學生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對于歷史文化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平時的生活中也一定聽過不少的歷史故事。所以教師可以嘗試著結合教學知識,讓學生來講一講自己知道的歷史故事,在課堂上相互交流,加強對歷史的認識,感悟歷史學習的意義。比如說,在學習《唐朝的對外文化交流》時,可能每個學生都知道《西游記》的故事,這時候教師就可以將《西游記》作為引子,讓學生思考一下唐朝還有什么著名的對外文化交流的故事,學生根據自己所學的知識,可能會講出鑒真東渡,以及文成公主入藏的故事。通過這樣的學習,不斷能夠激發初中生學習歷史的熱情,而且也拓寬了他們的知識面,鍛煉了其思維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四、結語
綜上所述,歷史故事的有效應用,能夠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增強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進而提升初中學生的歷史水平,也能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而選擇歷史故事的合理性至關重要,直接影響到歷史故事的應用成效。因此,歷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對歷史教材的內容進行深入的研究,挖掘出與其相關的歷史故事,合理地將真實有效的歷史事件與課本內容相結合,將復雜的歷史知識簡易化,促使初中學生能夠充分地掌握歷史知識,從而使歷史教學的效率以及學生的學習成果都能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參考文獻
[1] 龐美芹.問題探究教學方式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4.
[2] 黃軍.歷史故事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4.
[3] 覃麗燕.歷史故事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4.
[4] 張國權.情境教學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J].學園,2014,20: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