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方勇
摘要:拓展閱讀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占有相當重要的位置。學生在大量的閱讀實踐中豐富語文知識,得到充裕的文學修養訓練,文學修養也將因大量的課外閱讀而得到極大提高,從而最終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正所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筆者就多年的教學經驗,談了以下幾點看法。
關鍵詞:小學;語文;拓展閱讀
閱讀理解是語文的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其實質就是一個信息加工的過程,對信息進行搜集、整理,并歸類、運用。對學生的這種信息的搜集與整理的能力的培養,就是對學生的閱讀能力的培養。
拓展閱讀就是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對與閱讀教學素材相關的一些主題,搜尋材料信息,進而對此有自己的看法、理解、認識,更進一步地理解素材。相關專家已經研究并發現,當一個教學內容能夠用多種信息來呈現時,那么學生學習的效果就會更好一些。因此說,語文教師就應該樹立一種大語文觀,將語文教學與實際的生活相聯系,利用現實生活中的一些語文資源,將語文的環境進行優化構建課堂內與課堂外的聯系,校內以及校外的溝通以及語文與其他學科之間的聯系,進一步擴大語文的學習空間,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讓學生充分發揮出主動性、能動性,更好地學習。
一、閱讀材料要精選
拓展閱讀材料的選擇應該從學生閱讀能力和閱讀興趣這些實際情況出發,盡可能地選擇與所選用教材程度相當的甚至略比教材淺顯的內容,讓學生基本上能讀懂。如果內容略深,那么就要考慮其篇幅必須短小,而且要有一定的閱讀指導。《燕子》這篇文章較大篇幅描寫春天的美景,所以我們在教學后可以讓學生去找一些描寫春天的文章,如《春》、《桃花澗》等文章,加以比較鑒賞。學生很快就會被語言文字的內在的韻味所吸引、所陶醉,讀得津津有味,學得興致盎然。這種不求甚解的閱讀,讓學生初步接觸了高品位的佳作名篇,既讓學生積累了規范語言,擴大了視野,提高語文鑒賞能力,又鍛煉了記憶力、想象力和思維表達能力。為改變閱讀的無序現象,教師還應該加強計劃性。可以在每學期初制訂拓展閱讀的計劃,而后根據具體的操作情況及時作出調整,有條件的可以把那些拓展材料整理成為校本教材,成為一個與教材并行的新的閱讀系列。
二、激發興趣培養習慣
興趣是學習的關鍵,是需求的動力。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喜歡閱讀,就像花香引來了蜜蜂一樣。學生努力尋找閱讀機會,從中獲取信息,得到了閱讀的滿足,產生愉悅的情感體驗,并因此會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這樣不僅可以提高閱讀質量,也可以促進學生可持續發展和終身發展的需要。為此,我常常引導學生進行大量閱讀,不只是學習哪篇課文就閱讀與之相關的一些書籍,還給他們推薦一些適合閱讀的書籍,供學生閱讀。如向學生推薦科幻小說、童話故事、傳記、游記、各國的風土人情、名人奮斗故事、百科全書等。學生通過大量閱讀,拓寬了視野,增長了知識,得到閱讀滿足,產生了愉悅的情感體驗就更會增加閱讀的興趣。為了使學生自覺地,發自內心地閱讀,我還注重依靠語文本身的魅力去打動和吸引學生。讓他們在有目和對象的閱讀中逐漸培養興趣,從大量的課外閱讀中品味漢語的形象美、意境美、思想美,感受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三、創造閱讀條件,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
為激發學生的閱讀熱情,充分發揮拓展閱讀的作用,我們要努力創造條件,給我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閱讀氛圍。首先,開放學校圖書室,圖書室是學生進行拓展閱讀的重要場所,是學生增長見識、提高素質的重要陣地,要切實加強圖書館的建設和管理,不斷更新圖書館書籍;其次,增設班級圖書角,方便學生隨時借書,班級圖書角是學校圖書室的延伸,學生將自己喜愛的圖書捐獻出來,組成班級的圖書角,學生之間實現了資源共享,選擇班級有責任感的學生對圖書角進行管理,在班級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三是增設課外閱讀課,教師在課堂上,指導學生閱讀方法,處理好課堂學習與拓展閱讀的關系,幫助學生選擇有益身心的讀物,并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讀書交流活動。
四、精講多讀,讀出情感
在教學活動中,學生最反對的是教師無休止的教授、講授再講授,就像一個媽媽,反復嘮叨孩子,孩子必起逆反心理,一般達不到預期效果。因此,我在講課文時,盡量做到精講多讀,在整堂教學活動中,我只當配角,不當主角,只當導演,不當演員,只傳授孩子理解課文之方法,不包辦代替孩子的主觀意識。講讀課文我只引導孩子們理解難懂的重點句、重點段。通俗易懂的句段,則充分讓孩子們反復讀,反復念,讓其讀出情感,念出含義。閱讀課文我則全權放手,讓學生自瀆,自疑,自己解決問題,遇到較難的先讓他們互議,我再做適當點撥。這樣以來,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了充分發揮,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得到了提高,知識水平和能力也得到了相應的升華,教學任務完成得輕松愉快。
五、小學語文拓展閱讀的思考
1、拓展延伸要有度。學生不缺才能,缺乏的是發現;不缺進取心,缺的是鼓勵;不缺好奇心,缺的是引導;不缺潛力,缺的讓其潛力發揮的平臺,作為教師要充分認識到這一點,要做好組織者、引領者、合作者,具備扎實的業務素質,以及過硬的基本功,準確把握學生的實際情況,接受能力,選擇恰當的拓展閱讀材料,把握拓展延伸度,做到適當、適量、適時原則,
2、拓展延伸要有法。風弄林葉,態無一同;月當流波,影有萬變;橫看成嶺側成峰,客觀事物變化多樣,教師的思維也應該擺脫時空的限制,突破課堂的限制,化有限為無限,多角度、多方向制定拓展閱讀的方法策略,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總之,在新課程背景下,作為一名語文教師,不可僅僅局限于傳統的教學方法,而是應該設法將學生調動起來,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語文課堂中來,自覺進行科學、廣泛的閱讀,并鼓勵學生進行拓展閱讀,將課前與課中、課內與課外、生活與教材相結合,做到融會貫通、學以致用,提高自身的拓展閱讀的能力,更好地學習語文,引導學生主動地加工信息,成為一個主動構建者。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18.
[2] 徐國平,黃海曄,崔燕瓊等.小學語文拓展閱讀的實驗研究[J].寧波大學學報,2003(1).
[3] 王燕.淺談如何為學生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J].中華少年,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