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立志
摘 要:當今社會的飛速發展極大地豐富了人們的物質生活,使現代人的生活方式發生、審美觀念、對植物景觀認知發生了改變,而且設計師的背景逐漸復雜,這些因素都影響著現代植物景觀的發展。合理配置現代植物景觀,通過植物的形態、肌理、色彩等特性使植物造景作品適應環境,融入城市空間,創造更多的具有一定意境和生態、經濟等功能的植物景觀。通過符號學、語言概念、特征、結構、交際方式和運作機制、認知主體與系統的關系等進行研究發現,從藝術語言元素的表現手法和審美特征出發,從理論的角度探索植物景觀設計,探索植物造景藝術語言的環境、意義。藝術語言表達的意義是廣泛而模糊的,給人模棱兩可的感覺。
關鍵詞:環境設計;植物景觀;作用;表現
1 對環境設計的理解
一般人們將中國園林分為皇家、私家和寺觀園林,而至今流傳最廣的便是私家園林。在古代,從現實環境的因素和社會背景的局限來看,想建造一個中國傳統風味的園林并不簡單。現代園林逐漸凝結成了融功能、空間組織及形式創新為一體的現代化設計風格。一方面,追求良好的設計服務或功能,為散步、坐、曬、遮陽、聊天、觀景等其他戶外活動提供足夠的空間,解決人流量與交通擁堵的問題;另一方面,歷史文脈主義、波普藝術、極簡主義、隱喻和象征,甚至幽默已經成為景觀設計的可接受的想法。植物是園林中的一種必不可少的要素,展現植物自然形態非常重要,目前植物人工修剪出的造型日益稀少;現代環境設計注重戶外空間營造的親切與適宜使用。一般來說,景觀是最基本的,本質的內容都沒有離開園林設計的核心。
2 植物的藝術語言
在新時期的環境設計體系中,植物景觀的藝術語言是通過簡單、精致的符號或多種形式表現出來的,并結合了大量的自然和人文景觀,植物景觀通過物質和精神兩個層面共同作為因素影響觀者形成一定的感知。景觀中的植物及其形態代表物質層次。植物景觀藝術語言的表達,即是物質與非物質景觀層次信息傳遞給人們后的感性的再現。創作者與游客的感受、理解、感受、品位、氛圍、精神內涵、植物景觀意象構成了植物景觀藝術語言。設計師通過對不同植物的形態、顏色、氣味等,進行一定水平的加工,可以顯示出其獨特的特點。設計師的擬人化角色的創建讓植物變得生動,讓觀者更直觀、更生動地感受植物景觀的藝術語言,能讓觀者在享受視覺盛宴的同時感受到設計師的意識與情感。
3 植物藝術語言的構成要素
3.1 材料軟質性
柔軟的樹枝,搖曳的樹影,芬芳的花香,體現了一種生活的態度,空間的定義不同于柔軟的人工建筑。
3.2 空間滲透性
磚墻所構成的植物空間并不是那么密閉,植物通過樹干、樹枝等定義空間,不同的界面是密度的結合。
3.3 自然意象性
茂盛的樹葉像室內空間天花板;植物的樹干如同外部空間的支柱,修剪整齊的樹墻、綠籬則如同建筑物的墻體;不同高度和類型的低海拔植物意味著園林空間的地平線。
3.4 植物的形態美表達
不同的植物景觀有不同的姿態,種植樹木不僅可以根據不同植物的主要類別進行分類,而且還可以根據具有一些特殊的生長環境生態差異的因素來分類。不同的植物通過合理的配置和安排,可以產生節奏感、層次感觀的效果,如果我們能巧妙地利用植物的形狀元素,就能創造出有意味的空間。植物景觀設計在環境景觀中,以植物的姿態和線條不僅表現出自然的美,還可以表現出詩歌一般的魅力,所以喬木和灌木的選擇,包括藤本植物和草本植物,應注意植物的形態,通過藝術性設計,充分發揮植物造型、線條等植物的自然美(包括塑造和修剪成一定形態的植物),營造植物景觀供人們觀賞。通過對不同植物的展示,讓觀者體驗到美麗的視覺沖擊,不同植物的布置和合理的設計可以讓觀者感受到不一樣的層次感和節奏感,再加上造型設計,可以為觀者帶來很強的藝術感。
3.5 植物的視覺質感表達
植物有著不同的平滑條件,同時葉片的形狀、大小和植物的光澤也不一樣,植物枝條的分布和質地也各不相同。在環境設計中,植物可以直接改變植物景觀的視覺肌理、整體色調、美感和意義。對于植物景觀而言,視覺肌理對植物景觀的觀賞性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符合整體環境的肌理,可以強化觀賞植物的景觀藝術,觸動觀者心靈深處的情感。在景觀設計中,植物的質地會影響空間的顏色和氛圍。植物的視覺肌理具有重要的景觀價值,具有強烈藝術感染力的特征肌理,令人印象深刻。應用各種紋理對比可以活躍氣氛,突出主題。合理使用不同質地的植物材質,注重紋理之間的和諧,提高紋理統一效果。在選擇不同質地的植物材料時,要注意不同質地的植物群之間的比例,在不同植物材料之間,葉色、花色、質感、株型各要素都要互相映襯和協調搭配。同樣的,視覺質感通過大量的植物栽培來表現,可以產生強烈的視覺傳達效果,讓觀眾獲得視覺上的滿足感。同樣的植物質地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融合硬朗的環境,使人們有一個舒適、柔軟的心理體驗。使用各種視覺質感的植物,可以使環境更加智能,更能展現主體。如果在植物造景中使用視覺肌理差異植物,就必須合理安排不同質地植物的分布和比例。
3.6 植物的色彩表達
大自然本身就有多種多樣的色彩,奇妙無比。繽紛的色彩是大自然賦予人類的美。對于植物景觀設計來說也是一樣的,植物的色彩可以更好地展現整體的審美景觀。而不同顏色之間有著不一樣的視覺效果,能夠在很大程度左右我們的意識與情緒。環境景觀中植物景觀的美也可以由植物的色彩來呈現,無論何種顏色都有其自身的特點,它影響著人們的精神和情感。植物主要是觀賞價值,因為它的顏色組合起來非常引人注目。主要是由于植物種類豐富,加上季節變化,顏色也是姹紫嫣紅的。運用色彩對比和諧,達到平衡統一的效果,充分發揮植物色彩的觀賞作用。
3.7 植物的感官表達
觀賞者在觀賞園林植物的景觀后,情感體驗不僅來自視覺效果,觀者還將通過其他感官與視覺體驗相結合,這些感官包括嗅覺、聽覺和觸覺,共同作用于觀眾的心理,形成不同的觀看情緒。對于環境設計中氣味的作用,基本上來自植物本身的氣味。一些植物的氣味容易讓觀賞者產生更美麗的畫面感,從而提高植物景觀的審美狀態。結合植物景觀,可欣賞各種感官媒介(視覺、嗅覺和聽覺、觸覺印象),形成相應的心理反應,激發出各種內心感受。盡管花木之味不會直接刺激人的視覺神經,但是幽幽清香使人倍感身心爽朗,神骨俱清,因為它是激發情感的媒介,同樣也會產生美感,形成藝術語言和意蘊的因素。在環境設計中應充分發揮芳香植物的功能,用每個季節的花香營造出一個舒適、優美宜人的環境。一所大學的一角,草坪冠層,包圍的羽毛楓幾株小杜鵑下紅葉石楠葉淡綠色的幾株整圓,通常是學生們放松的好地方,但在4月和5月的石南花盛開的季節,周圍散發出一種刺鼻的氣味,雖然植物景觀形式是非常漂亮的,但不考慮嗅覺元素,表達的意境和語言不適合反而會適得其反。
3.8 植物的聽覺表現
聲音無處不在,它充滿了整個世界,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手段,也是游客感受環境的重要方式。游客在植物的環境中可以笑、唱、耳語、喊,植物的聲音可以喚起人們的情緒,引起情緒的變化。通過雨、水的聲音來表達和傳遞植物景觀。形式、顏色、質地、風味和其他元素的魅力可以表達出人格化的個性,使植物景觀充滿靈性,在人前立體、生動的展示。此外,設計師還可以用潺潺的雨和語音增強植物景觀的內涵,更深層地觸動人的情感。
4 環境設計中植物配置的調配
4.1 植物配置的靈魂相當于環境的靈魂
使用不同類型的景觀材料,將影響景觀主題。如果不注意色彩、花期、葉色、樹形的搭配,隨意種植,則會顯得雜亂無章,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園林植物種類繁多,有的品種在一年內只有一次特別有效,也許在開花期,也許在開花結果期。要急用其差異的風格特點,讓風格、色彩、香氣等因素在整個園林中展現出美麗。
4.2 環境設計設計中植物配置的作用
植物配置可凈化空氣,調節氣候。植物的性質決定了它是改善環境的最理想的元素。植物經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而人在呼吸過程中吸入氧氣,呼出二氧化碳,從而使大氣中氧氣和二氧化碳達到平衡。
4.3 可以組織空間
在景觀設計中,植物配置和調節功能的視覺效果是巨大的,它與墻體相似,但具有開放性和完整性。植物作為隔斷,能有效分割區域,不會使空間封閉,有利于保持空間的透明光滑。在環境設計植物的布局中,要注意主次關系的搭配,從而發揮空間的強化作用,起到增加空間的開放性和層次性的作用。
4.4 具有造景功能
植物配置由于景觀的季節性變化會呈現出不同的場景,春綠、夏蔭、秋冬松的落葉,季節的變化使人們更直接地感受到自然的氣息。同時,人們的主觀感受和客觀環境必須結合不同形式的植物配置才能表現出不同的意境。植物配置遵循自然、藝術與生命科學相結合的原則;傳統技能應與適當的變換相結合。
5 園林景觀植物配置的發展
當今國民經濟飛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物質文明不斷完善,從而促進人們的精神文明得以提高,人類對居住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現代城市人口膨脹,建筑物林立,現代人如監獄般的巨龍,與自然生態失衡、隔離,進而加劇了人們對綠色的向往,因此植物的配置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現代景觀設計中運用植物特征來設計,既滿足了當今社會發展的生態保護的需要,又是對中國的景觀行業的繼承與發展。
6 植物景觀藝術語言運用的幾點啟示
植物景觀在環境設計空間中具有觀賞性的4個非常重要的視覺特征,分別是植物形態、色彩、嗅覺和聲音、植物景觀的美感,不僅可以從視覺上表達一種本質的內涵,也可以從視覺上展現美的姿態,而且還可以從聽覺、嗅覺等感官充分營造出優美的藝術語言。視覺和聽覺、嗅覺相結合,產生通感效應,可以加強在時間和空間的審美對象。有些植物有一種令人愉快的香味,有些植物會形成一個漂亮的柔軟的樹枝在風中,有些植物在雨中的聲音……植物景觀在自然界表現出不同的態度,使人感慨萬分。植物景觀的觀賞性特征,如繪畫中的音符、色彩、線條、藝術語言等,可以改變美麗的畫面,激發人們的審美熱情。利用植物景觀可以更加凸顯主題,會令環境設計空間的景觀更具有動態的美感。植物景觀設計是讓人們觀看,人們享受植物景觀必須在一定的環境中,所以兩者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為了更好地發揮植物的觀賞功能,不可以盲目照搬以前的優秀設計,要找出植物景觀設計的創新途徑,避免植物造景的大眾路線。設計師需要以植物造型、色彩、觸覺、嗅覺等基本特征為基礎,結合自己的藝術思想和情感設計出獨特的植物造景藝術語言。
參考文獻:
[1] 唐俊泓,夏更壽.中國園林植物景觀表現藝術的探討[J].安徽農業科學,2005(06).
[2] 周麗娜,張領軍.色彩在園林植物配置中的應用[J].山西建筑,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