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孜古麗·艾爾肯
摘要:信息技術課是一門操作性很強的課程,在信息課課堂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有利于學生接收新知識,既可以促進學生間的情感交流和團隊合作能力,又可以避免課堂上因個體差異造成的不足,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同時還可以營造和諧的課堂氣氛。學習信息技術應該從小學抓起,通過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提高小學生的課堂聽課效率,加強小學生之間的交流,鍛煉他們的表達能力,使他們能夠更好的與人合作。
關鍵詞:小學;信息技術小組合作
隨著新時代的發展,越來越越多的家庭觀念不斷的更新,獨生子女越來越普遍,這就使得下一代的孩子很容易形成“以自我為中心”,不善于與他人交流的現象,與此同時,新的時代卻越來越注重與人合作的精神,這就使得新時代的孩子將面臨著新時代的挑戰。因此,無論是從個人發展、社會發展、還是我們的教育本身,我們都需要這樣的一種教育教學模式,即小組合作學習。信息技術課是一門操作性很強的課程,在信息課課堂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有利于學生接收新知識,促進學生間的情感交流和團隊合作能力。
一、信息技術課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必要性
1.能加強師生間的交流和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
在進行小組合作的學習過程中, 教師可以以合作者的身份進行參與,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 以此來提高教師對小組之間情況的掌握,按照學生遇到問題的難 易程度來對學生進行正確的指導,加強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提高學習的效率。
2.能促進學生的合作意識。
合作學習的主要目的就是以合作的方式來使學生之間優勢互補,信息技術教學中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可以加強學生的合作意識。當學生進行思考出現難題的過程時, 憑借個人的知識以及力量難以解決問題,便可以通過小組合作探究來完成,這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了學生之間的團結合作意識。
二、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有效開展
1.合理分組,確定每小組人數,設立組長。
合作學習需要小組成員共同配合完成某項任務,才能達到最好的學習效果,所以小組內的每個人都必須具有必要的學習態度、知識和基本技能。在低年級組建合作小組時,一般以4人—6人比較合適,這樣的人數,能夠使組內的每個人 都有說話的機會,并且在活動的有效性和參與性方面能夠達到最佳效果,能夠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參與到小組活動中。學生在一開始對信息技術的小組合作學習會感到陌生,不太適應合作學習的方式,往往達不到共同學習的效果,于是三年級剛接觸合作學習的時候,先采用兩人小組和自己旁邊的同學相互合作進行活動,在學習過程中互相幫助,兩人共同完成學習目標,隨著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 課堂活動的性質以及活動內容復雜程度逐步提高,再采用4人或6人小組。劃分了小組,還有設立小組長。常言道“鳥無頭不飛,兵無將不勇。”沒有組長的組織和指揮,學習小組只是徒有其名,學生或盲目行動,或遲疑不動,根本無合作可言。況且低年級學生自制力很差,貪玩好動,如果沒有一個良好的合作學習氛圍,就會導致課堂組織紀律散亂,教學只能是事倍功半。所以我們需要在小組內選擇一名責任心強、溝通能力強的學生作為小組長,并且經常和小組長談話,了解組內成員的活動情況和學生需求,以便及時調整,不斷鼓勵小組長,樹立其信心,更好的帶動組內合作學習,達到好的學習效果。
2.明確合作目標,建立合作規則。
明確合作目標、建立合作規則是開展有效合作的前提。因此,教師教學應結合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策略制訂科學合理的小組合作學習目標,開展高效動態的學習。合作學習必須以學生獨立思考為前提,組內成員相互獨立而又相對統一,每位成員都要承擔任務的一部分,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個體全面穩定發展。例如,在教學“電子郵件的使用”相關知識時,教師可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每個小組4名成員,并明確教學目標。隨后,引導小組內成員獨立完成電子郵箱申請、電子郵件編寫等操作,組內成員間要完成相互收發電子郵件的操作,并且能就不懂的地方進行交流、合作。
3.創建合作平臺,培養小學生的合作意識。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所有的教學活動都應該圍繞學生開展。因此,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積極搭建學習活動平臺,其中,利用學習小組的模式,可以增加師生、生生交流,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比如,《在幻燈片中插入圖片》這一課,這一課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掌握在PowerPoint 中插入剪貼畫的方法以及學會設置圖片的格式,實現圖文混排等內容。為了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并且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上課初始,教師采用競賽游戲的方式切入新課。這個競賽游戲是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教師將兩張圖片顯示在多媒體屏幕上,然后,讓學生在這兩張圖片中找出不同之處。這個游戲極具挑戰性,容易激發學生的斗志,并很樂意加入“找一找”競賽活動中。在教師創設的“找一找”競賽活動平臺,各小組成員之間會不由自主地進行交流討論,實現良好的生生交流。接下來,教師在多媒體上邊演示邊講解,如何將兩幅圖的不同之處變成相同。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能夠了解具體的操作過程,并且在接下來的實踐操作過程中強化操作印象。當然,也可以采取小組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操作。因此,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利用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特點,積極創設合作平臺,利用一些游戲、競賽等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小組合作學習實施中需要注意的事項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實施,教師的一些受傳統教育影響的教育教學思想在某種程度上對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開展起到了一定的阻礙作用,再加上部分教師對小組合作學習核心理念并不能準確地進行認識,導致在實施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因此,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實施過程中需要注意:
1.合理分組。在實施的過程中,教師要從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習態度和學習情況等方面出發,按照“同組異質,異組同質”的原則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以確保小組合作學習的高效進行。
2.強調小組合作精神。在小組合作學習中,一定要避免出現“一人主宰”的現象,否則部分學生就成了“旁觀者”,致使學生根本看不到小組合作學習的價值。因此,在實施中,教師要強調小組合作精神,要鼓勵全體學生都積極地走進到課堂中,進而提高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價值。
3.充足的學習時間。在實施的過程中,教師要更新教育教學觀念,不能讓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流于形式,從而為高效的小組合作學習進行做好鋪墊工作。
4.注意學生的小組參與度。
5.注意小組合作內容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張洧.小學低年級信息技術教學中提高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性初探[C].2016年1月全國教育科學學術交流會論文集;2016-(01).
[2]顧峰.“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培養——淺談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小組合作學習[J].教育;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