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的進步與經濟的發展,互聯網也越來越普及,將金融與互聯網融合起來成為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但互聯網金融在發展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文章根據這些問題,對互聯網金融的特點進行分析與討論,最后總結出解決問題的具體措施,以期促進我國互聯網金融發展。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市場機制;發展現狀;對應策略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2.113
互聯網金融中,運用了互聯網技術和移動通信技術,將金融融進兩個技術當中,更好地發展我國的經濟。互聯網金融無論是在經營理念上,還是在金融制度上,又或是金融產品渠道方面,與傳統金融存在著很大的差別。互聯網金融是一種新型的金融形式,通過對傳統金融模式進行補充和創新,更好地服務與發展經濟。互聯網金融能夠實現經濟的網絡化與信息化,滿足了我國現今經濟發展的趨勢。而且還提高了金融的服務效率,實現了金融覆蓋模式,能夠更輕松、更便捷地為客戶提供需求。除此之外,還增強了金融業的創新能力,提高了金融業的服務質量,讓金融業以全新的方式,服務于社會,服務于人民。
1 我國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現狀
1.1 我國互聯網金融的成績
我國互聯網金融已經實現了企業網上銀行的功能,還能夠在網上辦理貸款等業務。對于小金額的貸款,不需要到銀行去申請和審批,可以直接在互聯網上自行操作。近年來,我國互聯網金融發展很迅猛,其中以中國工商銀行和中國建設銀行為首,在業績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尤其是數據大集中方面,形成了別具一格的數據中心,大大地降低了金融危機。除此之外,互聯網銀行平臺在業務上也實現了功能的多樣化與全能化。與此同時,還開發了更多的品種,豐富了產品數量與類型。互聯網金融徹底打破了傳統金融的狀態,尤其是在科技人員配置方法方面,大大地得到了提高與改善。這種新型的改革與創新,提高了金融業務系統的維護能力,提升了金融的技術能力,培養出了大批量的金融人才與互聯網人才。但是我國互聯網金融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銀行與證券的接口標準沒有實現統一化,如果有M家銀行,有N家證券公司,這就需要MN中接口,這就影響了互聯網金融的設計與維護工作,如果實現了銀行與證券公司接口的統一,就只有一種接口,給互聯網金融的設計和管理,提供了很大的便利,而且還會降低交易的成本,提高了金融的利益。
1.2 我國互聯網金融的不足
雖然我國互聯網金融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其中還存在著很多的不足,金融在利用互聯網解決問題的時候,還會受到很多因素的限制,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技術方面的限制。比如,銀行的核心工作業務,會受到零售業務的沖擊,互聯網上的金融業務會直接導致銀行的核心系統癱瘓,最終造成很嚴重的后果。第二,互聯網金融的成就受到了產品級別的限制,我國還沒有把技術做到標準,這種軟件技術設計需要隨機的反應能力,但是還是與實際工作中存在很大的區別。第三,由于人才的流失,影響了互聯網金融人才的集中與核心培養,這是中國在傳統模式中遺留下來的歷史問題,需要時間與技術去解決。其中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存在金融機構方面,金融機構不夠重視人才,這種陳舊的觀念,導致了大批量的人才流失,影響了金融的核心能力。我國的企業債券和網絡證券都受到資金的限制,沒有創新的模式,相對于國外技術,我國的技術過于落后。
2 我國互聯網金融存在的問題
2.1 監管模式不夠健全
我國互聯網金融沒有健全監管模式,法律法規無法監管多樣化的互聯網金融,尤其在信貸行業方面。由于我國目前對于互聯網信貸業務還沒有出太明確的法律政策,而且我國的法律對借貸行為沒有明確的界定,在界定方面存在很大的困難。就目前情況來看,我國的互聯網金融涉及的很多業務,都沒有法律監控,很多債券的運作讓人眼花繚亂,法律很難對其進行控制。除此之外,我國還沒有建立監管機構,不能夠明確其管理職責,沒有辦法對金融業的公司進行審查和監督,正是由于金融業中沒有明確的法律規定,因而給互聯網信貸帶來壞的聲譽。
2.2 互聯網金融風險難以避免
隨著我國技術的發展與創新,近年來我國互聯網金融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新問題,比如,互聯網金融的第三方支付平臺,近幾年出現了很多的第三方平臺老板帶錢跑路的現象發生,還有打著籌集善款的幌子,忽悠人民群眾,讓人們上當受騙等。在這個網絡發達的社會,平臺一定要保護好個人的信息,不要因為操作失誤,而引起資金的轉移,借助互聯網金融洗錢的現象也是經常發生,這影響著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比如,當資金鏈斷裂了,就會引起金融危機,還有部分領導轉移互聯網平臺的資金,進行非法籌資等。
2.3 互聯網金融高調地打著幌子欺騙用戶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互聯網公司為了吸引群眾,搶占市場的份額,給自己打了高標旗,吹捧自己的產品投入少、受益多、風險小。這種惡意競爭的行為,就是欺騙群眾的行為,最終并不能承諾用戶的投資收益。正是因為互聯網這種惡意競爭的方式,給互聯網金融業的發展帶來了一定的影響,讓人民群眾無法判斷互聯網金融的真假。
3 我國互聯網金融的應對策略
3.1 建立健全監管機制
首先,互聯網金融業應該建立一套自己的管理機制。不同部門的管理機構管理各自轄區的事,在管理的同時,每個部門之間還要密切聯系,匯報給上一級的管理部門,以達到擴大對互聯網金融企業產品業務的信息來源。其次,每個部門內都應該合理分工。通過對互聯網金融的聯系進行分段管制,其中包括信用評級、資金流向、風險監控和數據處理等。最后,要及時了解投資者的反饋信息。加強企業內部員工的自身素質,積極建設國際互聯網金融的標準,形成統一的監管機制。
3.2 提高防范互聯網金融風險的水平
第一,互聯網金融業應該加強平臺的建設,軟硬件的好壞,決定著互聯網金融平臺能否良好有序地進行,因此一定要提高互聯網金融平臺的軟硬件技術含量,避免漏洞的出現,防止遭到黑客和病毒的攻擊,使得平臺安全而穩定。第二,互聯網金融業應該建立信用管理制度。信用管理制度的建立,能夠促進經濟社會的發展,能夠讓互聯網金融健康地發展。第三,互聯網金融業應該提高流動性管理的水平。隨著世界各國金融危機出現的影響,也給互聯網金融帶來了新的挑戰,其中的流動性管理尤為重要,互聯網金融業一定要強化流動性管理的水平,降低流動性帶給互聯網金融的影響與風險,時時刻刻監管著產品的交易與資金的運轉,時刻保持警惕性。
4 結 論
互聯網金融有著移動支付、信息處理和資源配置三個明顯的特征。互聯網金融作為新型的商業模式,給人們的生活提供了方便,融入到人們生活中。互聯網金融在發現的過程中,要不斷地完善自己,改革自己和創新自己,這樣才能給群眾帶來滿意,也給消費者提供了一個消費與投資的通道,促進互聯網金融業的發展。但是,互聯網金融在發展的過程中,還存在著缺乏相關的法律體制、投資風險大、監管不到位和過度美化自己等問題,使得互聯網金融業的信任度降低,在經濟市場中受到窘迫。因而,政府一定要針對互聯網金融業中存在的問題,通過健全法律體制,加大監管制度等方法,保護消費者的利益,促進互聯網金融業的發展與進步。
參考文獻:
[1]王達.美國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及中美互聯網金融的比較——基于網絡經濟學視角的研究與思考[J].國際金融研究,2014(12):47-57.
[2]鄭聯盛.中國互聯網金融:模式、影響、本質與風險[J].國際經濟評論,2014(5):103-118.
[3]廖愉平.我國互聯網金融發展及其風險監管研究——以P2P平臺、余額寶、第三方支付為例[J].經濟與管理,2015(2):51-57.
[作者簡介]楊哲(1984—),女,漢族,遼寧錦州人,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金融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