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佳琪
摘要:隨著近年來環境污染的加劇,城市生態問題已經成為了社會各方面所關注的焦點,霧霾、城市水源問題等對城市居民的健康造成了嚴重的危害,因此建設生態城市是城市化進程的必然階段,以實現城市的健康發展,促進城市建設水平的不斷提高。本文在對城市生態問題加以概述的基礎上,探討了生態城市規劃的發展方向,并分析了當前城市中生態問題的解決策略。
關鍵詞:生態城市規劃;發展方向;城市生態問題;解決對策
現代城市的飛速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犧牲城市生態環境為代價的,因而造成了諸多的城市生態問題,影響了城市居民的居住環境,不利于人體的健康。因此建設生態城市、加強對城市生態問題的治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要構建生態城市,就必須在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基礎上,科學分析當前城市所面臨的生態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制定合理的治理措施,科學規劃城市生態化的發展方向,以促進城市環境的不斷改善。
一、現代城市所面臨的生態問題
1、城市布局不合理。從地理學上來看,關于城市工業區的布局應當位于下風向,而住宅區則應當位于上風向的位置,且工業區與住宅區之間應當修建綠化帶,以避免居民生活受到工業廢氣、廢水的影響。但是當前許多城市由于早期規劃不合理,工業區與居民區的位置混亂,且沒有修建綠化帶來隔離污染,這就導致了住宅區受到工業生產的影響,對居民的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同時工廠所排放的廢氣、廢水也導致了城市空氣污染與水源污染。
2、城市綠地不足。由于我國生態城市建設僅僅是處于起步時期,各大城市在綠化方面有所欠缺,導致城市綠地缺少。且綠化帶的位置也設置不合理,較為分散,無法有效改善城市的生態環境。
3、城市綠化植物種類較少。盡管許多城市都致力于建設生態城市,但是在生態綠化方面卻沒有引進多種綠化植物。灌木、喬木等植被結構缺乏,生物多樣性受到了影響,從而不利于城市園林生態效益的提升。
4、城市生態維護不力。一方面,許多城市在綠化植物的選擇上大多是引進外來的物種,這些外來植物可能會不適應本地的氣候環境,因此多發病蟲害,造成了維護成本的增加。再加上原有的園林工人缺乏,這就導致了這些病蟲害治理不善,影響了生態效益。另一方面,由于許多園林工人缺乏基本的技能與責任心,在對城市生態的維護方面敷衍了事,導致了生態維護的不力。
二、生態城市規劃發展方向
1、土地使用集約化。由于城市人地矛盾的加劇,土地資源越發地緊張,城市人均土地面積逐漸減少。因此在進行生態城市規劃時,應當保證土地的集約化使用,鼓勵修建高層建筑,并在不破壞郊區生態環境的基礎上加以開發與拓展。
2、交通方式多元化。城市人口的不斷增加,私家車的數量也越來越多,為城市交通系統帶來了沉重的負擔,交通擁堵已經成為了常態。因此,應當發展多元化的交通方式,鼓勵居民以步行、自行車與公交車的方式出行,以緩解城市交通壓力,減少汽車尾氣排放。
3、基礎設施建設綠色化。基礎設施是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在修建城市基礎設施時,應當注重于對綠色通道、綠色空間的完善,從而使城市的空間結構能夠得到進一步的優化。
4、低碳化。無論是城市建設過程中所使用建材、還是人們在生產生活中所使用到的能源,都應當朝著低碳化的方向發展,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從而降低“熱島效應”對城市的影響。
5、城市發展均衡化。在生態城市中,除了要對城市生態環境加以改善之外,城市經濟、歷史文化、社會保障制度等方面都要做到進一步完善,尤其是要對服務功能進行優化與調整,促城市的協調化發展。
三、解決城市生態問題的策略
1、生態指標的確定。要建設生態城市,首先就要確定建設過程中的各項生態指標,構建完善的體系,從而為生態城市構建提供有效的指導。建設生態城市的目的并不僅僅是要完善城市綠化,而是要實現城市經濟、生態、文化等方面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在制定生態指標時,應當結合多方面的因素,從建設的不同階段出發,制定有效、科學的指標。
2、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要解決城市生態問題,最根本的是要轉變傳統的經濟發展及方式,既要重視經濟發展的速度,同時也要減少經濟發展對城市生態環境的影響。因此,就必須積極發展循環經濟,推動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重點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減少工業污染,從而改善城市居住環境。
3、積極培養城市居民生態意識。生態城市的構建與居民自覺保護環境的意識是息息相關的,因此政府應當加大對城市生態化戰略的宣傳。同時在學校、社區開展環境保護宣傳活動,以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態意識,從身邊小事做起,為緩解城市生態問題做出力所能及的貢獻。
4、對城市區域布局進行規劃與調整。住宅區、工業區是現代城市中最基本的功能分區,區域布局是否規范科學,對人們的生產生活有著直接的影響。因此,政府在推動城市生態化的進程中,應當對不合理的區域布局重新規劃,從生態學與環境學的相關理論出發,對功能分區進行調整,以減少工業生產對居民生活的影響。
5、加強城市綠化建設與維護的力度。綠化覆蓋率的高低是判斷城市生態化水平的重要依據之一,因此要建設生態城市、解決城市生態問題,政府應當加大在綠化建設方面的投入,對城市綠地加以規劃,修建更多的綠化帶,并使建筑綠化與城市綠化能夠連接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城市綠化空間。除此之外,政府還要加大對生態維護的投入,聘用具有責任意識的園林工人,對城市綠化進行優化與維護。
四、結語
要建設生態城市,其首要問題就是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緩解當前的生態問題。因此,要在對生態城市規劃發展方向加以確定的同時,采取有效的措施解決生態問題,通過制定相應的生態指標、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合理布局功能分區、強化居民生態意識以及加強綠化建設等措施,進一步改善城市生態,為生態城市的構建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劉潔,吳仁海.城市生態規劃的回顧與展望[J].生態學雜志,2003,05:118-122.
[2] 楊艷.生態城市規劃發展方向及城市生態問題解決對策[J].江西建材,2016,08:23.
[3] 唐孝炎,王如松,宋豫秦.我國典型城市生態問題的現狀與對策[J].國土資源,2005,05:4-9+3.
[4] 薛青美,王書波,王晨,李帥.淺議城市生態問題及對策[J].科技視界,2015,06: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