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熱古力·依布拉依木
摘要:歷史學作為一門基礎性的學科,在中學教育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傳統的歷史教學十分注重向學生陳述、灌輸書本知識,忽視了學生的學習方法,使原本十分豐富的歷史課堂失去了生動性和鮮活性,致使許多中學生對歷史課程失去了興趣。因此,中學歷史教師必須要在教學理論的指導下,充分利用教學課堂,不斷改進教學思路和教學方法,敢于接受和嘗試一些新興的課堂教學方法,讓歷史知識在眼前飛揚。
關鍵詞:初中歷史;教學方法;興趣
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開展和社會觀念的更新、建構主義等現代教育理論在中學教育教學中的影響擴大,以及新課程計劃與課改精神的貫徹與實施,傳統的教學思想不可避免的受到現代教育理念的沖擊。作為初中歷史教師,要緊跟時代的步伐,追隨新的教育理念,在新的教學理論的指導下,充分利用教學課堂,不斷改進教學思路和教學方法,敢于接受和嘗試一些新興的課堂教學方法,靈活運用教學方法,打破傳統中學歷史教學模式的束縛,讓歷史知識在學生眼前飛揚,提高學生對歷史課的興趣,從而圓滿完成教學任務。
一、優化課堂教學環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初中歷史教學要切實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課堂上最大限度參與思考。教師要優化課堂教學環節,多提有目的性的問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如在講"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一課時,給學生提到這樣的問題:我國如何實施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這時學生的思維異常活躍,有的說要制定嚴厲的法律制度,無論是有錢人還是窮人、當官的還是貧民百姓都要嚴格遵守,以所指定的法律為準繩,任何人都不能凌駕于法律之上,跳出法律的圈外,這樣才能充分體現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也有的說無論是老人還是孩子,犯罪了都要收受到相應的懲罰;還有的說有錢人或有權人犯了罪,即便是逃到國外,也要想盡辦法將其繩之以法,不能讓一人漏網;有的同學還舉例說明了犯罪的最終結果必定是受到法律的制裁,甚至有的學生還例舉了一些冤假錯案,說明無論是誰,無論多長時間,只要是無罪,照樣會得以平反并得以賠償。這一問題雖然簡單,但是同學勇于爭辯,最后學生統一了解到:在法律面前,無論是官是民,無論職位高低,只要違反法律,一律繩之于法。這樣,不僅把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起來了,而且在這一過程中,還使學生學會了思考,學會了探究問題,歷史思維能力得到了發展。
優化教學環節,還需要教師在授課之前做好組內教研,探討教學環節的設計。教師要為學生預設活動的環節,讓學生能夠在歷史課堂上充分發揮自己的智慧,加強自身歷史能力的培養。要想辦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調整課堂教學方式,研究學生的學習方法,讓學生逐步完善自己在歷史學習過程中的不足,提高學習成績。
二、繪聲繪色的講解,激發學習熱情,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歷史課本是一個個故事組成的,因此,歷史老師應該擅于講故事,雖然我們提倡少講、精講,但我們并不反對教師對于歷史故事的繪聲繪色的講解。因為老師富有表現力的講解能促進學生對于歷史事件的理解,讓學生穿越歷史的迷霧,好像回到了歷史發生的現場,從而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繪聲繪色的講解,并不代表老師唱獨角戲,還可以引導學生參加進來,讓學生自己來講。譬如,上課前讓班上對歷史感興趣的同學自己先通過查找資料和自學,教師將所要教學的內容預先對學生進行輔導,上課時讓這些學生作為歷史講解員,向其他學生進行講解,讓他們以他們獨特的視角來解讀歷史,這不但會使學生對所要學習的歷史知識產生親切感,還讓學生體驗到了成功感,不僅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同時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三、通過情景假設法、角色扮演等方式,讓學生“觀史如身在其中”,主動參與教學
在傳統的教學中,學生總是站在歷史發展的旁觀者角度,即使再感人的歷史事實,也無法激起他們內心的波瀾。因此,我們可以通過創設歷史情境,讓學生最大限度的走人歷史人物的內心,以至“觀史如身在其中”。要實現這一點,可以通過情景假設法、角色扮演等方式。如講左宗棠收復新疆時,可采取討論的方式,先讓學生閱讀課文及相關材料,然后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假如你是左宗棠,你該如何收復新疆?讓學生積極討論,課堂效果良好。
四、利用多媒體技術再現歷史情境,讓歷史知識在眼前飛揚
在開發歷史課程資源的過程中,多媒體教學以其信息量大、簡潔靈活、動態感強、傳遞迅速、形象直觀、聲面皆備等特點被廣大歷史教師所采用。運用多媒體教學可以處理好歷史教學中很多難以解決的問題,可以跨越時空,再現當時的歷史情境,幫助學生記憶,促進學生歷史思維的發展。多媒體技術對歷史學科而言,它不僅使歷史學科豐富生動的特點直觀的體現,而且能讓學生在較短時間內掌握歷史理論和歷史內容,對實際的教學工作起了較好的推動作用。首先,歷史是所有學科中與學生現實距離最遠的學科,因為歷史教學所傳授的知識都是過去發生的人和事,而對學生特別是初中生來說,他們對現實了解的知識面和接觸事物的經驗還不夠廣泛和深遠,對于一些歷史上的事件和人物就更不用說了。而多媒體教學手段可以拉近歷史與現實的距離,為學生營造歷史環境,實現跨時空的直觀感覺。這不僅能大大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改變當今歷史教學所面臨的尷尬局面,而且也可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節省歷史教師的枯燥文字表述時間,學生也可以從這些畫面中不知不覺領悟歷史的真諦和歷史發展的真正規律,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結語:
歷史教學方法的靈活應用,有助于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他們的學習由被動變成主動;運用靈活多變的歷史教學方法,有助于引發學生對歷史知識極大的興趣,從而調動學生自主學習,提高學生感知歷史和理解歷史的能力,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不斷發展運用靈活多變的歷史教學方法;有助于提升師生之間的互動,可以在師生互動中進一步提高教學效率;運用靈活多變的歷史教學方法有助于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地位和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可以有目的、有計劃、主動地學習和掌握歷史知識和技能,同時學生可以將所學的知識和技能靈活地與實際相結合,一方面接受實踐的檢驗,另一方面在實踐中進一步發展和完善。
參考文獻:
[1]苗登.淺談新課程背景下的初中歷史教學[J].成功(教育),2008-(09).
[2]新課程背景下初中歷史教學[OL].德育教育綜合論文,2012.
[3]孫永杰.如何提高初中歷史教學的課堂效率[J].西北職教,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