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欣堯+王玉
摘 要:近年來,中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越發強勢,文化創意產品不斷呈現出多樣化。但受商業利益驅使,很多所謂的“文化創意產品”只是元素上流于表面的堆砌,缺乏對文化背后所隱含的觀念、風俗等的挖掘,無法使用戶與產品之間產生文化上的共鳴,不能實現較高的產品價值。鑒于此,在滿足一定實用功能的基礎上,文化創意產品的設計一定要根植于文化內核,運用合理的策略進行設計開發,從而在為社會創造經濟效益的同時,還要承擔著中國傳統文化的創新和傳承的重任。
關鍵詞:文化創意產品;設計元素;文化元素;設計與開發
中圖分類號:X77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7.06.032
我國從“十一五”規劃開始,就明確提出了將文化創意產業作為新興服務業著重發展,以促進創意產業經濟的增長以及我國文化軟實力的提升。在如此大背景下,文化創意產品的設計與開發顯得尤為重要。目前,我國雖然有著較大的文化創意產品開發體量,但受限于傳統固化思維,缺乏對民族文化背后所隱含的思想、習俗及觀念的思考,使得所謂的“文化創意產品”虛有其表。為了把握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思潮,設計師首先應該深刻理解民族文化背景下的習俗、思維以及生活方式,進而提煉有價值的設計元素符號,最后運用理性設計思維進行具體的設計實施,通過“三步走”的形式,策略性地進行文化創意產品的設計與開發。
1 文化創意產品的發展空間及本質思考
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等機構聯合發布的2016年文化創意產業最新報告顯示,全球文化創意產業創造總產值達2.25萬億美元,其中,美國和歐洲占到了市場總額的77%,而中國市場總額的占有率不到4%,低于日本的10%和韓國的5%.這些數據間接體現了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巨大空間和潛力,同時也不由引起我們對文化創意產品的思考:什么是文化創意產品?普遍而言的文化產品并不等于文化創意產品,我們常見的陶瓷、紫砂壺等并不能稱作文化創意產品。一般而言,文化產品是制造并延續傳統經典,而文化創意產品則是運用現代設計手法創造新的經典。
文化創意產品以文化創意產業為依托,是文化創意產業承載文化理念與內涵的具體形式。就其具體內容而言,文化創意產品是文化創意產業中產出的任何制品或制品的組合,包含文化創意內容與硬件載體這2個互相依存的部分。文化創意產品的核心就是“文化創意”。這些創意根植于中國文化,具備獨特性、原創性、效益性,能夠依托產品融入的文化創意創造一定的市場附加價值。
2 傳統文化設計元素的提取
產品是文化的有效載體,設計師通過賦予產品文化內涵,經過對文化元素的理解和認知,使得文化的民族性、人文性及多元性得以實質性地體現。鑒于此,設計師應對文化元素進行深刻了解并有選擇性地提取。那么,何為“中國文化元素”?2007年,文化部和人文中國系列活動組委會概括其定義為:被大多數中國人認同的、凝結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精神,并體現國家尊嚴和民族利益的形象、符號或風俗習慣。而元素又來源于傳統文化,中國傳統文化由思想文化、制度文化、器物文化構成。不同的文化所對應的文化元素有所差別。思想文化是人類在長期的社會實踐活動中潛意識形成的觀念價值、生活習俗、情趣審美、思維方式等,反映了大眾的普遍心理認知,是傳統文化的核心,文化元素則是其所提倡的理念。比如儒家思想提倡的“仁愛”“中庸”“敦厚”,主張人與人之間相互敬愛,以誠相待,告誡人們為人處世應適可而止,遵守中庸之道;道家的“陰陽五行”“道法自然”,示意人們維系事物平衡,萬物應順其自然,提倡去裝飾化的素樸之美和可持續發展的生態觀。制度文化是在思想文化影響下所形成的外在的抽象或具體的行為規范,協調社會各元素之間的關系,維系社會和國家穩定,包括國家的行政管理、人才教育、法律軍事和民間的禮儀俗規等內容。制度文化元素不應違反當代法律道德,比如刑具元素。而如審判犯人的公堂,無論古今,在一定程度上都是社會公正、文明、規范的象征,則可作為元素運用于設計中。物質文化則是人們在衣、食、住、行方面最直觀的展現,其文化元素也最為具體,比如鼎、樽、陶瓷等。正是這些多樣化的文化元素為如今的創意設計提供了重要來源。
3 理性思維下的文化創意產品設計實施
在進行文化創意產品設計時,應利用所提取的文化元素對產品進行策略性的設計開發。那么,如何進行策略化設計與開發呢?文化創意產品首先是一個產品,既是產品,則除了具有文化屬性之外還應具有商業屬性,而商業產品是以需求為導向的,功能是滿足需求的第一要素。在此基礎上,再考慮設計與文化元素形式與意境上的融入。
功能承載著產品最基本的價值,設計時要從商場上挖掘用戶需求,找出古代和現代在生活方式和思維習慣上的共性,然后觀察共性特征能否和產品功能及使用方式相聯系,盡量符合人們的心理認知,然后運用現代科學技術、加工工藝實現其功能,傳達給人耳目一新但又不失文化意味的創意產品。
形式是產品的視覺元素,包括造型、色彩、肌理、材質、圖案。文化元素的使用上不應簡單地拼湊貼合,要考慮到文化上地域、民族的風俗限制及文化元素背后的應用,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有選擇性運用,以表現產品現代與傳統和諧共融的形式感,使設計與文化達到最高的匹配度。
意境是抽象的,其本身不可見,是由功能和形式觸發使用者引起的文化共鳴,是對文化的認可。設計時應注重元素在產品中的意象,運用抽象的表現手法,給使用者留有想象的空間,使其對產品進行具體化和多樣化的形象重構4 結束語
文化創意產品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設計師應迎合時代的市場需求,運用合理的策略進行設計與開發,理解文化內涵、提取設計元素,進而以需求為導向設計產品,以賦予其文化和商業的雙重屬性,從而在為社會創造經濟效益的同時,承擔起創新和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重任。
參考文獻
[1]張琪.探究文化創意產業的核心[J].藝術教育,2015(5):57-58.
[2]魏鵬舉.文化創意產品的屬性與特征[J].文化月刊,2010(8):51-53.
[3]蔡豐明.中國元素的本質及其在民間文化藝術中的獨特表達[C]//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七屆(2009)學術年會,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