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菊++趙春宇



摘 要:創新創業教育作為高校的基本教育目標,目前存在著理念不新、課程體系不完善、師資匱乏、實踐平臺有限等難題。以安徽商貿職業技術學院創新創業教育實踐為例,對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剖析,并提出了對策建議,如轉變觀念,建立創新創業常態化的教學理念;建立多層次、多元化課程體系,完善教學標準;強化師資隊伍建設;加強創業實踐基地建設等。
關鍵詞:創新創業教育;高職;實踐平臺;課程體系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9255(2017)01-0069-05
一、研究背景及理論基礎
(一)研究背景
二十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的十多年間,美國倡導創新創業的就業指導思想,在此指導思想的推動下,社會創造出了更多的就業崗位,實現了充分就業,有力地推動了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也使得當時的美國經濟在全球一枝獨秀。[1]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以及經濟轉型升級的需要,創新創業對經濟發展的重要性越來越顯現,當下對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既是人才全面素質培養的要求,也是時代發展的要求,是未來社會發展的大趨勢。我國目前大學畢業生創業率不到1%,相對于發達國家的20%-30%水平,差距甚遠,這也為我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2]
(二)理論基礎
創新創業教育在國外的研究已經有幾十年的歷史,總結出了豐富的理論成果,形成了較為完善的創業教育體系,對我國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鑒意義。美國是最早開始創新創業教育的國家,至今已有 60 多年的歷史,其理論研究和實踐均走在世界前列。美國關于創新創業教育的主要特點如圖1所示。[3]
隨著我國進入經濟發展的新常態,面臨著經濟轉型升級發展的歷史性難題,國家將創新創業驅動經濟發展作為國家發展戰略提出。創新創業教育不僅僅是落實全面素質教育的需要,也是國家發展的戰略需要。[4]黨的十八大對我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提出了要求,有發展方向的指導性意見,也有落地的具體執行舉措,這一系列舉措將進一步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實現我國經濟轉型升級和發展,主要措施如圖2所示。
圖2 我國創新創業教育主要措施
二、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現狀及問題
(一)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現狀
1.創新創業理念日益強化
隨著國家產業轉型升級以及對創新創業理念認可度的提高,創新創業教育在高校中越發得到重視,高職教育也是一樣。安徽商貿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我院”)在課程設置、創新創業課程教師的培養、創新創業教育典型的宣傳、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基地建設等方面都投入了很多的人力和財力,創新創業教育的理念在教師和學生中
都有了一定的提升。
2.課程設置初成體系
創新創業對于經濟的發展和民族文化的內涵提升起著巨大的促進作用,這一點也得到越來越多國家的認可。創新創業教育這一課題涉及的學科和課程非常廣,包括管理、法律、財務、營銷、成長、風險管理等各個方面,在這一理念和能力的培養過程中,應當注重以上各方面課程的有機協調,我院關于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相關課程開設經過幾年的發展已經初成體系,見表1。
4.實踐途徑多樣化
創新創業教育最根本目的是要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的復合型人才,理念和理論教育最終需要通過實踐來提升他們的實際動手能力,我院在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平臺建設上進行了大膽嘗試,包括校企合作的創業實踐平臺、校內創業基地建設、依托政府的創新創業產業孵化基地建設、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等方面,通過這一系列途徑拓展,我院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實踐環節取得了較大突破。
(二)問題分析
1.理念不夠成熟,創新創業環境氛圍不夠濃烈
創新創業教育隨著國家將其提升為國家發展戰略后,得到了各高校的廣泛關注,創新創業教育也作為一門課程在高職院校中普遍開設。這一理念在高校層面乃至國家層面都得到了高度重視,但是到了最重要的實施環節,教師和學生對于創新創業的重要性和認可度并不是很高。高職教師面對自制力較弱的教學對象,缺乏教學熱情,而且高職學生也存在安于現狀的狀態,對于風險較高的創業不太感興趣,他們更愿意找個打工的機會安于現狀,因而在高職院校內不管教師還是學生都缺乏熱情,缺少了熱情也就無法營造一個創新創業的環境氛圍,從而也很難給學生創新創業的激情和動力。[5]
2.課程體系不完善,教學標準有待優化
創新創業教育要基于一定的課程和實踐活動,因創新創業教育涉及的知識領域較為寬泛,涉及到營銷、財務、管理、風險、經濟等各個方面[6],同時教學中還要兼顧到所學的專業核心課程,因此,課程體系的設置一定要合理,教學內容安排需要考慮到專業課教師與創新創業課程專任教師之間的分工。高職院校中普遍存在只開設一門《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創業》課程來實施創新創業教育,這是遠遠不夠的,我院作為國家骨干建設院校,在課程開設方面兼顧了創新創業各方面的需要,但是在內容教學中缺少創新創業理念的指導,缺少與創新創業實踐的結合,教學中創新創業相關的標準有待進一步明確。
3.師資隊伍結構不合理,教學效果有待提升
創新創業教育效果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授課教師的綜合素養。我院當下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70%來自于輔導員隊伍,雖然輔導員進行了相關的專業培訓,學院也加強了教學方法和教學方式的指導,但是輔導員存在一個嚴重問題,即缺少專業背景,對于我們財經類高職院校來說,除了專業知識以外,相對于專業教師來講還缺少了財務、管理、營銷等相關知識。另一方面,我院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中企業一線的創業人員占10%,比例偏低,有絕對話語權和影響力的校外教師隊伍應該是這一教師隊伍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4.實踐平臺相對于學生需求來講顯得非常缺乏
創新創業教育不同于傳統的理論教學和專業課教學,其教學實踐環節顯得十分重要,我們通過沙盤模擬可以讓學生對企業經營有一個直觀感受,但是遠遠代替不了實戰環節。我院通過校內創新創業基地、校企合作實踐平臺、政府主導的創新創業產業孵化園等項目為學生提供了一些平臺,但是相對于學生的需求還是十分匱乏的。另外創新創業大賽涉及學生面較窄、主題缺乏市場調研、主觀臆斷成份較高、企業參與力度不夠,這一系列問題影響著這一創新創業實踐平臺的效果。[7]
三、對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的思考
(一)轉變觀念,建立創新創業常態化的教學理念
我國《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中提出現代的教育觀念中應當樹立多樣化的人才理念,尊重教學對象的個性化發展,人才的培養途徑要不拘一格,同時以市場為導向,培養復合型人才,從而為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當下我國經濟正處于轉型升級的歷史時刻,創新創業將會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高職院校的學生雖然在傳統應試教育高考中成績偏低,但是他們的創造性以及個體差異性較高,具備較強的創新創業能力,能夠滿足當前經濟轉型升級時期社會對人才多樣化的需求,因此,高職學生具有較大的創業潛能。
面對經濟轉型升級,教師和學生都應當摒棄傳統的創業理念,應當用常態化理念對待創新創業。第三產業在經濟發展中占主導地位是產業轉型升級的標志,要想達到這一目標就必須發揮創新創業的驅動作用。創新創業將不再是少數群體的事情,未來將是一個萬眾創新、大眾創業的時代,每個人都會因生活中小小的創新而帶來巨大的變化。所以高職教師要轉變傳統的對學生的看法,同時,高職學生也應當樹立起創新創業的理念,實現個人價值。
(二)建立多層次、多元化課程體系,完善教學標準
科學化的課程體系是創新創業教育理念形成和能力培養的基礎。科學化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需要注意多層次和多元化,要注重教學規律,將創新創業涉及課程進行科學安排,可以將管理學基礎、市場營銷、財務等相關課程作為選修課進行開設,較特殊專業可以將國際貿易、網絡營銷、風險管理等課程作為網絡課程進行開設,這樣可滿足不同專業,不同需求層次的學員進行學習。
另外課程開設過程中需要考慮到學生對企業的認知規律,低年級的同學可以先通過ERP沙盤對企業經營有一個感官上的了解,中高年級的學生開設相關的創新創業課程,并通過一些社會調研和創業大賽強化對企業經營的了解,畢業班的學生可以開展相應的創新創業實戰,通過參與學院、企業、政府共建的創業平臺進行實踐操作。
同時,創新創業理念需要融入到不同課程中去。創新創業教育單靠校外的成功校友講座和輔導員每學期的幾節課講解是遠遠不夠的,其相關學科課程的任課教師都應當將這樣一種理念融入到日常的教學中去,要有該課程關于創新創業教育的教學標準,要有典型的案例運用講解,從而能讓學生將相關課程學習的知識遷移到創新創業項目中去,達到學習的效果。
(三)內培外引,強化師資隊伍建設
創新創業教育是一項跨學科、跨領域的大型工程,涉及到經濟、管理、法律、財務、營銷、投資等方方面面,因此對師資隊伍的專業構成要求非常高。高校現有教師具有教學經驗豐富、教學水平高的優點,但是實踐經驗不足,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校外聘請的專家實踐經驗豐富,學生感興趣,但是教學水平和教學時間難以保證,因此創新創業教師隊伍的培養需要內培外引,內部培養應該是主力,外引需要達到一定比例。
校內教師培養中可以關注現有的專業教師和輔導員隊伍,由輔導員隊伍組成創新創業課程教學組,負責全校的創新創業課程教學、考核,另外由相關學科課程專業課教師負責財務、法律、營銷、管理等領域的專題教學,兩者間需要進行有效溝通交流,保證教學內容的實用性。
聘請的校外企業家、成功校友、創業典型等兼職授課教師需要達到一定的比例,校外專家授課能夠激發學生的創業積極性,并能夠在校園內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氛圍,但是聘請的校外專家也存在專業知識教學水平有限、時間難以保證等不足,因此校外專家授課需要確定一個合適的比例。
(四)校企合作,加強創業實踐基地建設
創新創業教育應當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兩手都要硬,學生在校內學習了一定的理論知識,并通過模擬軟件或參與一些創業比賽對企業經營有了較為全面的理解后,需要通過參加一定的實踐教學活動來提升其實踐創新能力。實踐教學是積累實戰經驗的重要途徑。實踐平臺建設需要企業的廣泛參與,因此企業要進一步加大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力度,讓學生實際融入到企業工作中去,了解創新創業的真諦,實實在在地感受創業的不易與快樂。
(五)構建全員參與的支持體系,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環境
創新創業是未來經濟發展強有力的驅動力,地方政府也出臺了一系列創業的優惠措施,比如免息貸款、創業園內免房租水電、稅收等政策,同時,創新創業涉及的問題遠遠不止這些,還涉及到社保、工齡計算、社會公平等方方面面,這一系列問題的解決對創新創業將起到保障作用。[8]
創新創業不僅是簡簡單單的開公司,也可以是日常工作一個工作理念、一個工作模式的改變,這就需要有創新創業的意識。學校可以通過輿論導向、校園文化宣傳、創辦多種形式的創新創業大賽、拓展校內校外創新創業基地等途徑,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并了解創新創業,從而增強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在信息化的今天,我們還可以利用微信、微博、校園廣播等媒介加強創新創業教育的宣傳工作,創新創業意識的提高將是我們社會未來發展的一筆巨額財富。
參考文獻:
[1]牛長松.英國高校創業教育研究[M].上海:學林出版社,2009:155-160.
[2]約瑟夫·熊彼得.經濟發展理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127-135.
[3]李志永.日本高校創業教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0:124-130.
[4]李時椿,常建坤大學生創業與高等院校創業教育[M].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2004:78-82.
[5]石丹林,諶虹.大學生創業理論與實務[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2:89-92.
[6]陳建輝.高職院校學生創業的困境和出路[J].中國人才,2010(4):28-29.
[7]覃翠玲.高職院校學生創業風險以及預防對策探微[J].法制與社會,2010(中):173-174 .
[8]郜梅梅,任園園.高職院校學生創業及優劣勢分析[J].社會發展,2012(6):74-75 .
(責任編輯 汪 偉)
A Probe into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o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Taking Anhui Business College as an Example
LU Ju1, ZHAO Chun-yu2
Youth League Committee of Anhui Business College, Wuhu 241002, China; 2. Accounting Department, Anhui Business College, Wuhu 241002,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