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小明
摘 要:要想提高中學數學教學質量,教師就必須為學生營造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把抽象的數學知識形象化,合理分配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時間,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實現有效教學。隨著新課標的改革,教育部門要求數學教師保證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有效性實際上就是要求教師用最短的時間取得最佳的課堂教學效果,實現數學課堂教學目標,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
關鍵詞:數學教學;有效策略;學生為本
數學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時要能夠駕馭整個課堂,但是所謂的駕馭并不是教師獨攬整個課堂,而且要做到收放自如,該給學生空間的時候就不能吝嗇,該引導的地方就要給出引導性建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進而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熱情和積極性。
一、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據調查結果顯示,很多學生對數學課不感興趣的原因竟然是不喜歡數學教師。由此可以看出,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是開展中學數學有效教學的基礎和前提,如果教師能夠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善意地對學生犯下的錯誤給出引導,學生不僅不會埋怨教師,反而會感激教師。如果師生關系不和諧,很多學生會對教師的批評或指導不理解,甚至會導致師生沖突的出現,嚴重影響課堂秩序和質量。教師與學生的相處不僅僅是在課堂上,教師要多利用課余時間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了解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像朋友一樣地關心學生,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
二、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
備課是保證中學數學教師有效性教學的前提。但是,很多中學數學教師對于備課的理解不全面,部分教師認為課前備課實際上就是簡單地寫寫教案,這樣就可以通過學校領導的檢查,而且這部分教師認為他們所抄寫的都是一些名師的教學經驗,是比較合理的備課方式。但是,事實上,不同地區的學生特點不同,對數學教學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如果備課的形式千篇一律,那根本無法滿足中學數學教學的需求,備課就變成了一種形式。因此,要想保證中學數學教學開展的有效性,中學數學教師必須做好課前準備,不僅要以教材為基礎備課,還需要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結合學生的特點和學習需求備課,比如,學生學習的難點有哪些,這節課教學的重點是什么等等。學生在每上完一節課后需要知道教學的重點,并把自己在學習中的難點記錄下來,課下詢問數學教師,增強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三、營造課堂氛圍
要想實現中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就需要為學生營造課堂氛圍,豐富教學手段和形式,優化教學體系,教師說話的語氣對學生的情緒有很大影響。如果教師的語調過于平緩,不僅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會讓學生有困倦的感覺。因此,數學教師在課堂上的語調一定要抑揚頓挫,并加上一些肢體動作,這樣可以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融入課堂教學中。數學教學中少不了實踐活動,教師可以在必要的時候在課堂上增加一些實踐活動,鼓勵學生扮演自己喜歡的角色,從而參與到課堂實踐活動中,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知識的樂趣。但是,數學教師需要注意的是課堂實踐活動的主題一定不能偏離數學教學主題,要相輔相成,這樣才能發揮出實踐活動的作用。
四、合理地創設問題
實際上,數學教學中絕對有效的教學方法是根本不存在的,有效的數學課堂教學方法都是在不斷嘗試和摸索中形成的。數學教學中不同的知識點特點不同,對教學方法的要求也不同,教師必須適宜地選取教學方法才能實現有效教學。數學教師可以在教學的過程中合理地為學生創設問題,但是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數學基礎調整問題的難度,引導學生展開數學學習。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設備或者是實物模型等把數學教材內抽象的知識形象化,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熱情和積極性。但是,數學教師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必須合理把控多媒體設備應用的度,不能過分依賴多媒體課件,數學教師需要將傳統板書的教學模式與多媒體教學模式結合在一起,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實現有效教學。
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是開展中學數學有效教學的基礎和前提,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是開展中學數學有效教學的基礎和前提。備課是保證中學數學教師有效性教學的前提。中學數學教師必須做好課前準備,不僅要以教材為基礎備課,還需要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結合學生的特點和學習需求備課。教師在課堂上的語調一定要抑揚頓挫,并加上一些肢體動作,這樣可以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融入課堂教學中。數學教師需要注意的是課堂實踐活動的主題一定不能偏離數學教學主題,要相輔相成,這樣才能發揮出實踐活動的作用。數學教師可以在教學的過程中合理地為學生創設問題,但是數學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數學基礎來調整問題的難度,引導學生展開數學學習。
參考文獻:
[1]景敏.基于學校的數學教師數學教學內容知識發展策略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
[2]戴錫瑩.基于TPMK的數學教師教育技術知識構建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4.
[3]蔡靜.中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8.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