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世錦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深入,在中學課堂上教師教學觀念有所改進。盡管理念在不斷更新,但一些傳統的教學方法仍舊影響著課堂,這一點,在九年級的物理課堂上十分明顯。九年級物理復習上,老師仍舊采用傳統的復習方式,沒有做到推陳出新,使學生一方面對待復習的態度不夠認真,另一方面,教條的教學手段使課堂氣氛枯燥乏味。
關鍵詞:九年級;物理復習;學習誤區;應對策略
關于物理學習的復習情況,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都不能馬虎對待。知識的學習離不開積累,同樣離不開復習鞏固,只有在重復的學習中,學生才能將自己所了解的知識內容,用自己的理解深化其含義。所以,關于知識點的復習過程,老師必須引導學生規避誤區,幫助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復習方式,更好地投入到中學物理的學習中來。
一、九年級物理復習中的學習誤區
1.作業上的誤區
多數的物理復習過程,都是以作業為主要內容進行展開的,尤其是進入九年級的復習階段。老師布置作業,一方面是根據課堂的教學內容展開的,另一方面是對之前的知識進行鞏固。盡管知識覆蓋比較全面,但是在調查中發現,一些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還是不太理想,很多學生對作業沒有一個認真的態度,應付、抄襲的現象層出不窮,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不僅是學生的態度,還有老師作業布置的方式不太合理,這樣會造成部分學生對作業產生反抗心理,甚至會厭學。
2.測試上的誤區
九年級面臨升學壓力,測試量較大,這樣的確能夠培養學生的測試習慣,提高學生應對測試的心理素養,但由于學生對測試沒有進行及時的總結點評,也可能會導致學生對測試滿不在乎,抱有無所謂的態度,養成不良的答題習慣。調查中發現的一大問題就是:很多學生對自己在測試中出現的問題、解題思路,以及比較典型的內容,都沒有進行重點復習與鞏固,只是象征性地根據分數來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這樣就違背了測試的原本目的,降低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3.實踐上的誤區
在九年級的物理學習中,學生進行鞏固復習時,仍舊采用傳統教學方式,這樣不僅沒有使知識內容變得更加形象具體,而且還增加了學生的課業負擔。老師在物理復習中,沒有幫助學生細致地觀察生活中的物理現象,不聯系實際生活,一味地以“讀死書、死讀書”的方式來展開教育,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難以被激發,缺乏與實際的結合。
二、九年級物理復習中的有效策略
1.采用分層作業的形式
在物理復習中,教師不妨充分利用教材內容,根據內容建立一個題庫,在每道題前標明①②③:①類題主要針對的是優等生,側重于綜合實踐的應用類作業,幫助他們提高解決難題的能力;②類題主要針對中等生,重點在于幫助學生運用基礎知識,來進行問題的拓展,這樣在鞏固基礎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③類題主要針對學困生,側重于簡單的模仿作業,幫助學生對課堂上所講的內容進行鞏固,使他們打牢基礎,在做作業的時候獲得一定的成就感,提高他們對物理的學習興趣。老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在題庫中選擇合適的作業內容,來讓學生復習與鞏固。
2.重視考試總結
測試作為檢查學生學習情況的一種重要手段,老師應該讓學生把視線放在測試本上。在測試結束后,老師不妨讓學生對自己考試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第一次的復習總結,在這一過程中,老師不要參與其中,而是讓學生進行自主的摸索;當試卷成績公布時,老師再讓學生根據自己在第一遍中總結的內容,對試卷進行全面的審視,看著哪個地方錯了,哪個地方考慮得不夠全面;然后,老師將學生反饋的問題進行匯總,課堂上詳細講解;最后,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將考試中出現的一些典型的內容進行記錄,這樣方便后期的鞏固。
3.理論和實際結合
物理是一門源于生活的課程,所以當老師在課堂上對物理知識進行鞏固復習的時候,可以利用平時的實際生活情境、有趣的事物來幫助學生對物理概念進行深入理解,這樣能使學生所掌握的知識更加貼近生活,更好地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比如,在太陽下,為什么穿白色衣服比穿黑色衣服感覺要涼爽一些呢?還有化纖毛衣,為什么會不時發出電流一樣的火花等等,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將這些生活現象記錄下來,然后可以拓展出相關知識點的鞏固與復習。
綜上所述,在九年級物理的復習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改變傳統的學習方法,提高他們對物理學習的興趣。這方面,要多給學生提供思考的時間、表現和動手實踐的機會,結合現實生活中的物理現象,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他們樂于學習,這樣才能在物理學習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復習方式。
參考文獻:
[1]土克文.九年級物理復習中的幾個學習誤區[J].吉林教育,2015(26):81.
[2]張錦峰.九年級物理課堂復習的有效策略研究[J].教師,2014(21):92.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