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少儒+丁銳
摘 要:“項目教學法”是指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通過實施一個完整的項目而進行的教學活動,其目的是在課堂教學中把理論與實踐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充分發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潛能,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建筑力學與結構課程作為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核心專業課,理論性較強,學生掌握起來難度較大。本文就如何將項目教學法應用于建筑力學與結構課,將該課程有機組織起來,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保證學生完成學習內容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項目教學法;建筑力學與結構;職業教育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08.190
項目教學法是當前職業教育中為實現“零距離”就業而廣泛采用的一種教學方法。通過項目教學法,將實際工作過程引入教學,讓學生對將來所從事的工作內容有初步或較為深入的了解,熟悉工作中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提高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在項目教學法中項目的選擇與設計是整個教學方法能否有效實施的關鍵所在。項目的選擇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1 項目來源于實際——情境設計
使用項目教學法進行教學是為了使學生更貼近實際工作環境,熟悉實際工作流程,掌握實際工作技能,所以教學過程中的教學項目必須來源于實際工程,是實際工作過程的再現,能真實反應實際工作狀態。我們在項目設計時應分析實際工作情境,選擇的項目在行業內應該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一個完整的工作項目應該包括一系列典型的工作任務。選擇項目必須以職業定位為基礎進行充分的行業調研,通過對行業生產或服務情況的了解,包括工作崗位、工作環境、工作方法、工作組織形式、工作中使用的工具或設備、工作質量要求、工作職業要求等進行綜合分析,明確工作者與工作環境、工作條件、工作者之間的關系,在繁多的工作任務中選出形成該行業職業能力所必須的工作任務,根據不同工作崗位對技術要求作出明確的定位。
2 項目應用于教學
實際工程中的完整項目往往比較復雜,不同任務之間關聯性很強,如果完全以實際工程作為教學項目,往往會出現項目過大,難度較高,需時較長等問題。而我們教學過程中教學課時有限,學生剛剛展開專業課學習,對專業知識了解還不全面,完全的實際工程項目作為教學項目會出現課時量不夠,學生入手困難,出現為難心理等問題。所以我們必須結合實際教學條件和學生學情分析,對實際工程項目進行合理處理,使之成為適合教學的項目。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考慮一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時間。教學的開展是具有時限性的,我們必須在規定學時內完成教學任務,這一因素就決定了我們設計的教學項目不能過于龐大,要結合教學課時合理選擇適合課堂教學的典型工作項目和任務。
(2)學情分析。我們的教學項目面對的是高職高專二年級第一學期的學生。學生對專業知識的認識才剛剛開始,過于繁雜的實際工程不利于學生的理解和掌握,項目應該選取典型的、相對簡單的、獨立的實際工程。同時,當前的高職高專學生普遍存在學習主動性差的特點,所以項目選取應分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便于操作.項目基于教學過程展開,要便于操作。在選擇過程中要結合學校實訓條件,課程特點,當前先進的教學手段,工程實際工作過程,使項目更吸引學生的關注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保證項目正常完成。
(4)完整性。實際工程比較龐大,項目選取雖然受到課時等條件的限制,但在選取時仍要保持一個項目的完整性,一個項目能完整的反應一個知識點,這樣才有利于學生對實際工程中工作過程的理解和掌握。
3 應用實例
根據這樣的思路,我在《建筑力學與結構》課程教學過程中的設計了多個教學項目和任務,下面僅介紹板的施工圖讀識任務。
(1)項目的確定和設計。在混凝土結構部分受彎構件是學習的重點和難點,建筑工程技術專業施工方向學生職業定位施工員,該崗位要求學生必須能夠讀識各類構件的施工圖,并能根據施工圖進行施工,所以在該部分設計了板的施工圖讀識與建模項目。項目設計時,考慮實際工程中的板的配筋結合課堂的課時及學生的可操作性,共設計六個不同的單向板和雙向板的平法施工圖,板的配筋情況包含受力鋼筋、分布鋼筋、板面構造鋼筋等全部配筋。板不可做的太復雜,太復雜學生無法在有限課時里完成,所以每個項目都是一塊單獨的板。結合學生的學習現狀,在項目設計中不考慮板面開洞等復雜情況。
(2)基本知識準備。首先要讓學生對鋼筋混凝土板有基本的、必須的了解,所以首先通過2個課時介紹鋼筋混凝土板的分類、分類的依據、板中的配筋、每種鋼筋的作用及其位置、該鋼筋在施工圖中的表達方法等知識。
(3)布置項目——板的施工圖讀識與建模。對學生進行實訓分組,分組時讓學生自由組合,一般不超過8人,然后教師再進行調整。必須使每組好、中、差的學生搭配合理,培養學生小組協作和團隊精神。然后給每個組分配任務,教師應將事先準備好的書面項目任務書發給每個小組。提供參考書目錄,包括教材、圖集、規范、相關專業網頁等。
(4)項目實施。學生解讀實訓項目,讀懂圖紙,解決相關構造問題,如錨固長度為多長、保護層厚度如何保證、鋼筋位置在哪里。
確定建模材料,墻或梁用什么材料、鋼筋用什么材料、如何保證鋼筋連接、模型比例確定等。
過程中教師要適時跟進,確定進程,避免項目拖沓。同時解答學生在項目完成過程中的問題。解答問題時,教師以引導為主,比如告訴學生問題可以通過那個資料、那本文獻的那部分解決,引導學生去查閱資料,拓寬知識面。
(5)項目展示及評價.項目完成后,各組對其成果進行展示、介紹。教師肯定起成果,指出問題。根據每組的情況,每個同學參與的工作,完成結果的評價。之后,將知識點外延,將模型情況復雜化,擴展知識,引起學生的思考。比如若板是多跨,情況會有什么變化,會有什么不同?不同板型相連會有何不同等。
總之,好的項目不僅體現實際工程過程,還要滿足教學過程的要求,在設計過程中,我們必須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以取得最佳的設計效果。
參考文獻:
[1]王磊.項目教學法在中等職業學校計算機專業課的研究與實踐[J].現代教育技術,2012.
[2]呂忠寶.項目教學法與傳統教學法的比較[J].科技信息,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