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輝東
摘要:在多年的體育教學中,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成為體育教師體育課堂新的教學觀。確實能在教學中體現出這種教學觀,并不容易。只有在教學的每個環節完善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通過興趣的導引讓學生變“要我學體育”為“我要學體育”,才算實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觀,從而教好初中體育課。
關鍵詞:初中體育;教學;興趣;培養
興趣,表現出具有的積極情緒,導致了行為上愛好某項活動,從而形成行為習慣。缺乏對某一活動的興趣,就不可能產生對該活動的愛好,對該活動沒有愛,也就不可能對該活動有持之以恒的興趣,而缺乏對某種活動的興趣和愛好,一般來說,也就不可能形成從事該活動的習慣,即使已形成的習慣,也會隨著興趣愛好的淡薄而逐漸消退。反之,隨著對某一活動的興趣的形成和愛好的增長,習慣性可就越強。堅持終生體育,我們強調對體育的興趣愛好和養成從事體育鍛煉習慣的重要意義。
一、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創造和諧教學氛圍
在體育教學中,要求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的道德認識水平,關心愛作為教育者和組織者,體育教師必須具有良好的、穩定的、最有一利于教學的情感品質。情感就是對外界刺激的心理反應,如喜歡、厭惡、憤怒、恐懼、悲傷、憂郁等。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是體育教師的一門教學藝術。加強這門教學藝術的修養,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把體育課上得生動、活潑、有實效。體育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一定的影響,這種影響將直接關系到課堂教學的效果以及學生的身心成長。可見情感是維護和協調師生雙邊活動的紐帶和橋梁,愛護學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使學生在情感的驅使下,自覺地完成各項教學任務。達到學生喜歡上體育課的目的。只要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創造和諧氛圍,認真塑造好自己的形象和認真地鉆研教材,讓學生廣泛地參與教學活動,慢慢地給他們樹立自信心,培養學習熱情,才能把發展能力、培養興趣和思想教育結合起來;才能使體育教學變“枯燥”為“興趣”。融洽的師生關系具有巨大的“親和力”。教師只有在學生“親其師”的前提下才能達到“信其道”。因此我注意師德,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
二、迎合學生需要,激發學生興趣
在中學體育教學中,我們可以適當把重點放在學生需要的活動上來。如學校有很多的乒乓球桌,學生每次課間都能有機會打一打。那么,我們體育教師有必要延長這一活動的教學,甚至一段時間后組織比賽。讓大部分學生都參與到當中來,并能有機會把學到的技能發揮出來。學生喜愛做的事,不需要老師過多的講解,他們已經會意了。因為在之前學生已有實戰經歷,教師在觀察他們活動中,給學生指出不足,并表揚他們的長處,學生會終生難忘。這就是學生自發學習與老師強迫學習的最大不同。興趣決定教學效果,也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前提。迎合學生的需要進行教學,可以適當調整教學的內容。如練習長跑,可以鍛煉學生的耐力,但很多學生感覺毫無興趣可言,我們可以適當減少課時。在學生復習中、面對考試壓力情況下,引導學生進行長跑訓練,激發他們將壓抑、緊張的情緒釋放出來。故要巧妙結合教學內容,合理安排學生鍛煉的時間,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創新教法、激發興趣
受傳統習慣的影響,體育教師在上課中一般采用“四部分”的結構模式:開始部分—準備部分—基本部分—結束部分。這種教學結果單調,不利于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要活躍課堂氣氛、培養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在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只有靈活運用教學手段,不斷改革創新教法,尋求更適合學生心理和生理特征的教法進行教學,才能更好地調動學生內在的學習積極性,創造和諧的課堂氣氛。教學方法的選擇,既要符合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又要新穎有趣、易難適度、富于變化,使教學氣氛輕松愉快,使學生樂學、活學。如在準備運動中,運用簡單輕松的游戲或器械操等作為課的開始,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使他們積極主動參與,從而使學生盡快進入到運動狀態之中。
四、耐心灌輸體育文化知識,提高學習興趣
初中學生,文化素質不高,特別是體育文化素養欠缺。有的認為體育是簡單的身體活動,是純粹的一種競技運動,對體育課看得很輕,認為是可上可不上的課。針對這種模糊認識,每學期第一節課就應給學生講體育文化,使他們明白體育對經濟和科技發展的推動作用,經濟發展與體育事業發展的正相關關系,體育與我們每一個人、每一個家庭的關系及與我們生活質量的關系等。通過體育文化知識的講解和宣傳,使學生明白,體育不僅是一門專業學科,而且還是發展潛力很大的邊緣科學,從而提高其體育的認識,增強對上好體育課的興趣。耐心講解體質與文化學習的關系,使學生明白增強體質對促進文化學習的重要性,提高上好體育課的自覺性。懂得健康的體質是學好文化知識的物質基礎,特別是在功課日益繁重的情況下,沒有健康的體質是不能適應和完成繁重的學習任務的,而良好的身體素質只會對提高文化學習質量起到極其重要的促進作用,充沛的精力是提高學習效率的關鍵。健康的體質不僅來自于先天的素質,更重要的是來自于后天體育鍛煉。上好體育課不僅是鍛煉身體的需要,也是調節身體,促使精力旺盛,學好文化知識課的需要。
總之,興趣是學習的源泉和動力,是最好的老師,也是上好一節課的必要前提。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體育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特點,采用多種方法和途徑去激發和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讓學生從無趣到有趣。是學生不僅愛運動而且更愛上體育課。
參考文獻:
[1]余丁友 . 對浙江省初中學生體育興趣及其變化的調查研究[J].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 ,2003.(4).
[2]杜增洲 . 淺談怎樣提高初中女生體育興趣 [J]. 中華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2012.(7).
[3]王昌昕 . 初中班級體育興趣小組在體育教學中的作用 [J].新課程(教研版),2011.(9).
[4]陳錫君 . 淺談如何提高學生的體育興趣愛好 [J]. 空中英語教室(新教師教學),2010.(6).
[5]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6]葉瀾.學校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3.
[7]邵水潮.中小學體育教學技能[M].河南:河南大學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