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科技學院,湖北 咸寧 437100)
【摘要】對校園足球、校園足球文化的概念進行定義,分析校園足球的文化內涵、構成及相互之間關系,運用調查研究和實地考察法等。研究表明:校園足球的本質屬性是文化,而校園足球文化建設的核心是以人(學生)為本。以物質文化為基礎,精神文化為導向,制度文化為保障,行為文化為規范的四位一體相互融合才構成了校園足球文化。因為行為文化是校園足球文化的核心所在,所以校園足球行為文化建設中學生的價值觀建設是重中之重。
【關鍵詞】體育文化;校園足球;足球
一、概念的定義
(一)校園足球
經過專家訪談并結合現階段的校園足球發展,得出校園足球的基本概念:為了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合格人才在廣大學生群體中開展的足球相關活動。在此之中,有四個方面值得注意:首先,場地是否僅限于校園內部,在以學生為校園足球活動的主體的核心標準下,場地可以靈活的向外擴展。其次,參與足球活動的學生數量達到一定標準后,方可稱為校園足球。再次,校園足球的核心目標是為了促進學生身心健康與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合格人才,不能單純的局限于培養足球精英。最后,應發展多種多樣的校園足球形式,包括但不僅限于足球比賽、游戲等足球活動。
(二)校園足球文化
“體育文化是關于人類體育運動的物質、制度、精神文化的總和”——盧元鎮根據盧元鎮教授對體育文化的定義,并結合現今對文化產業最為常見的“四分法”,依據校園足球的提點,整合得出當代校園足球文化的定義:校園足球相關的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為文化共同組成了校園足球文化。
二、校園足球的文化內涵
文化是校園足球的實質內涵。由于足球項目本屬于體育項目的一類,而體育作為教育手段的一種,本身就從屬于“人類社會歷史實踐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稱”(廣義文化)的范疇。因此,從這方面來說,體育與教育本是文化借以實施的方式,也是具象化的文化。換句話來說,文化是體育(足球)的真正核心。而校園足球作為體育與教育的聯合體,是講體育項目運用于教育實踐的具體產物,所以文化既是校園足球的實質內涵又是校園足球的本質屬性,而校園足球的核心工作是文化建設。文化對人的影響是持久的,潛移默化的,而體育作為單純的項目是,相對文化而言對人的影響具有階段性和一過性。所以,只有在上升到文化的高度是,體育項目才具有更加強烈和持久的影響力。
(一)校園足球文化建設的核心是以人(學生)為本
校園足球活動的實踐過程既是足球項目的“人化”過程,亦是足球項目實踐影響人、改造人的過程,也是人能動的作用于足球項目發展的過程。在校園足球中,“人”的意義大部分指的是參與足球活動的廣大青少年學生,由此可言,學生作為校園足球文化建設的最核心的部分,校園足球活動的開展更應以廣大的青少年學生為本。話又說回來,以人為本中的“人”亦可包括體育教師、校長、管理者等人群,但因開展從校園足球是以素質教育足球人才培養為基本目標角度來說,相較于學生而言,這類群體仍處于“邊緣”地位,核心仍舊是廣大的青少年學生群體。
以人(學生)為本的基本前提是學生的健康。而校園足球活動廣泛、深入、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是以人為本所開展的校園足球活動。沒有廣大學生群體的積極參與,校園足球必將淪為一紙空談。校園足球活動的發展,離不開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這一基本前提,所以學校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應該事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對于學生來說,學習是第一要務,足球是處于第二階梯。所以在學校發展校園足球,第一就是要滿足學生基本素質教育,不能因小失大,第二才應該思考項目本身的可持續發展方向。我們應該充分認識到,必須明確學生群體與足球之間的孰輕孰重問題,既,第一位是學生,第二位是足球項目的可持續發展,才能使足球項目在學校落體生根,長遠的發展,最終達成足球人才培養的基本目標并為振興中國足球而服務。但是,需要表明的一點是,學生與足球之間并不是相對立的兩方,而是應該相輔相成相互作用的辯證統一關系。只有校園中的廣大青少年學生群體的積極參與,足球項目才能得到持續的發展,而足球項目在校園中的大力發展,又為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提高廣大青少年學生群體的身體素質,團隊合作精神提供了強力幫助。換句話說,校園足球文化建設與可持續發展應當建立在以人(學生)為本的基礎之上。
(二)物質、精神、行為、制度文化構成的文化統一體
由物質文化、精神文化、行為文化和制度文化構成的文化統一體——校園足球文化。在此之中,物質文化屬于基礎的范圍,是作為開展足球活動基本的前提條件;精神文化屬于方向性的范圍,更多的是傾向于意識形態方面;制度文化屬于基本保障條件的范圍,是為了規范校園足球活動開展而制定與設立的;行為文化屬于基本規范范圍,與規范和約束學生足球活動的行為相關。從以人(學生)為本的角度來看,行為文化與學生息息相關,因此,研究得出在各類不同的文化里,行為文化是位于其最核心的部分。
1.物質文化是基礎
校園足球物質文化又分為:一、足球相關的場地設施建設。二、師資力量投入。足球項目是否能在學校長期、穩定的開展,依賴于實施足球教育、教學活動的基本場所——足球相關場地設施建設。而,校園足球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是師資力量的投入,只有加強校園足球師資隊伍建設,才能呢讓校園足球可持續發展。
2.精神文化是方向
精神文化主要體現在校園足球活動的幾個方面,第一、學生的“節日”,第二、教師的“舞臺”,第三、學校的“窗口”,第四、城市的“名片”,第五、校園足球活動自身品牌價值的提升等。精神文化是校園足球文化建設的方向,承載著學生、教師等群體對于校園足球的本質需求所應達到的理想狀態,是學校、城市等單位對校園足球與本單位協同發展所應達到效果的期望目標;同時,亦是校園足球保證其自身健康、可持續發展的客觀需求。
校園足球多蘊含精神文化提升是其自身品牌價值的提升的根本前提。足球作為一項在學校、城市開展的持續的活動,將對參與者個體或學生群體與教師群體的意識形態,以及參與單位——對作為影響意識形態形成的客觀環境的學校與城市產生較為深遠的影響——健康向上的足球文化代表著一個國家、一個城市文明進步的程度”,所以只有豐富文化內涵的自身前提條件下,才能夠承擔的起相應的責任。
3.制度文化是保障
制度文化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校園足球相關的規則體系的建構。第二、校園足球相關的規則體系的運行模式。在此之中,國家體育總局、教育部聯合下發相關文件組成了規則體系中的指導性文件。綱領性講話主要指的是黨和國家領導人對于中國足球以及校園足球的高瞻遠矚的戰略指示。規章制度方面主要是指足球管理機構下發的針對性的規程、實施方案、要求等。而運行模式主要指的是管理模式和活動的組織模式。在管理模式上,校園足球制度文化建設道路上面臨的重要難題之一,既是如何全面發展大中小學校園足球管理機構,使其達到教育體育相結合。此外,校園足球是一個非靜態的活動的結合,其中不僅包括但不限于競賽、培訓、訓練營、進校園等多項活動,而隨著校園足球自身活動體系的全面發展與制度健全,會有更多類型的活動納入進來,從而組成完整的校園足球活動。所以,當前校園足球制度化建設面臨的一個難題就是如何使各類活動系統的規劃化、規范化,基本組織運行模式的構建和設立同類型活動。
三、結語
校園足球的實質內涵是文化,而校園足球文化建設的核心是以人(學生)為本。校園足球文化是由物質文化、精神文化、行為文化和制度文化構成的文化統一體,是校園足球相關的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為文化的總和加成。在此之中,物質文化是的基礎,精神文化是方向,制度文化是保障,行為文化是規范。行為文化在四類不同的校園足球文化中最核心的部分,而校園足球行為文化建設的重中之重是學生的價值取向建設。校園足球文化建設作為提高廣大青少年學生的體育趣味與體育愛好,形成優良的體育鍛煉習慣的高效手段,是全面貫徹落實素質教育、推進陽光體育運動、構建良好校園文化的有效措施。而足球活動作為校園文化活動中的重要一環,必須以足球文化建設為推進動力,成為拉動校園文化建設又一有力馬車,使其成為陪伴學生快樂成長的健康生活方式,并成為學生的精神綠洲以及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依托。
參考文獻:
[1]國務院.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Z].2010
[2]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座談會文件匯編[M].全國小組辦內部資料,2012
[3]國家體育總局、教育部,關于加強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的意見[Z].2013
[4]侯學華.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價值研究月.北京體育大學學2012,35(12):8182
[5]安東尼.吉登斯.社會學[M].趙旭東,等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1112
作者簡介:毛應生(1995.11-),男,漢族,湖北宜昌人,本科,湖北科技學院,研究方向:體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