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品茹
【摘要】本文以陜西省新任縣級領導干部為研究對象,分析了新任縣級領導干部對培訓的需求情況,并對培訓工作進行評價及提出相關建議:解決實際需求,緊跟時代步伐;授課師資多樣化,培訓方式靈活化;提供培訓套餐,增強內容針對性。
【關鍵詞】新任縣級領導干部;培訓需求;問卷調查
為了進一步做好陜西省干部培訓工作,不斷提高干部培訓教學質量,特對2015年來到陜西省行政學院參加培訓的部分黨政事業縣(區)級領導干部進行了培訓I需求問卷抽樣調查。縣(區)長培訓班是受陜西省委組織部委托陜西省行政學院舉辦的,共計培訓300余人。為了了解他們對干部培訓的需求狀況,我們通過問卷的形式對他們進行了調查,共回收有效問卷199份。筆者首先從培訓班中隨機選取了20位縣(區)長進行了半開放式訪談,了解他們對干部培訓現狀及培訓需求的了解。然后編制《縣(區)長領導干部培訓現狀及需求分析調查問卷》,調查內容主要包括縣(區)長的個人基本情況、縣(區)長對干部培訓工作的總體評價、縣(區)長對干部培訓的需求,以及今后重點開展的工作等。
一、問卷調研對象的基本特點
年齡結構方面,表現出了年紀輕的特點,在參與調查的學員中,80%以上的縣(區)長年齡都在50歲以下,36-40歲和41-45歲的干部分別占學員總數的44.8%和31.3%,這兩個年齡段是領導干部的主要年齡人群;學歷方面,表現出高學歷化的特點,本科占53.13%,研究生學歷占43.75%,受教育程度較高;專業背景方面,呈現出專業涉及面非常廣,經濟學和法學各占30.6%和15.6%,這兩個專業在領導干部所占比例近五成。
二、縣(區)長對培訓內容的需求
1、市場經濟和社會管理的相關理論是領導希望重點掌握的知識
調查中顯示,縣(區)長希望通過培訓最想掌握經濟發展模塊中的“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綠色發展”、“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等相關理論和知識,在社會管理模塊縣(區)長最想通過培訓了解并掌握“應急管理”、“新媒體及網絡管理”等方面的相關知識。而他們最希望參加的專題培訓依次是“產業轉型升級”、“區域協調發展”以及“突發事件處置”。這說明縣(區)長的主要關注點是經濟發展和社會管理,在內容設置上要和學員們的重點工作密切相關。
2、綜合能力提升是領導干部對培訓的要求
在談到要提高自身能力時,縣(區)長表示他們最想提高的能力的是科學決策能力,其次是戰略思維能力、創新思維、統籌規劃能力、依法行政能力、危機管理能力等。這說明領導干部在培訓中特別注重對自身綜合素質和履職能力的提升。干部培訓要堅持全方位提高干部素質和突出能力培養相結合,幫助廣大干部提高執政水平和總攬全局及行政管理能力。
3、領導性別對培訓需求內容的影響
男性領導希望了解和掌握的前三位知識是:“現代市場經濟”、“科學發展觀”、“社會管理與公共服務”。而對于女性領導來說“處理公共事件與應急管理”、“現代市場經濟”、“社會管理與公共服務”的相關知識和理論才是她們最想了解的。
對于希望參加的專題,男性領導排在前三位的是:“產業轉型升級”、“區域協調發展”以及“突發事件處置”。而女性領導則把“省情及省‘十三五規劃發展”放在第一位,其后依次是“區域協調發展”以及“突發事件處置”。從男性領導和女性領導需求的差異性來看,可以考慮在以后的培訓工作中,分性別的對領導干部最感興趣的知識進行培訓。
4、年輕領導需要提升領導藝術
35歲以下的領導干部最希望通過培訓獲得有關“領導藝術”的知識,原因在于他們的工作經驗不足;36-40歲的干部最希望通過培訓獲取有關“突發事件處理”的知識,尤其是提高對網絡管理、輿情引導的內容;41-50歲的領導干部最希望通過培訓了解有關“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知識,比如新農村建設等相關內容;50歲以上的領導干部最希望通過培訓了解有關“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的知識,比如如何提高產業的轉型升級等相關內容。
在需要提升的能力方面,所有的領導干部都把科學決策能力放在了首位。除了科學決策能力之外,35歲以下的領導干部認為處置突發事件的能力和做群眾工作的能力也很重要。而35歲以上的領導干部則更加看重戰略思維能力和溝通協調能力。
三、縣(區)長對培訓組織安排的需求
1、加大力度,合理安排
接受調查的縣(區)長認為干部培訓有助于系統的補充知識,開拓視野,拓寬思路,有利于推動實際工作,也為大家提供了共同探討問題的平臺。他們當中34.7%的人認為培訓班以一個月為期比較合適,也有27.6%的人認為由于工作繁忙培訓班以2周為期比較合適。另外,有14.2%的人認為一到三個月為期較長的培訓班更加有利于他們在理論學習的同時結合重大社會問題和實際工作經驗進行研討和交流。
縣(區)長在培訓l班次的安排上也提出了建議。他們中有36.8%的人認為按照中心議題安排班次,如“經濟發展戰略研討班”、“科學發展、富民強省班”、“創新社會管理專題研討班”等班次能夠使培訓內容更加具有針對性,培訓提供的知識也更加集中,學習效果也最好。32.4%的人認為按工作性質來分班次,如“黨務類班”、“行政類班”學習效果最好。23.6%的人認為按行政級別分半次,如“縣長班”、“科級班”的學習效果最好。
2、優化師資,生動方式
縣(區)長表示專家學者有深厚的理論功底,對問題往往有獨到的見解。省行政學院的教師授課形式生活活潑,通俗易懂,授課內容多涉及一些具體的工作方法和案例分析。因此專家學者和省行政學院的教師是他們最喜歡的授課師資。在接受調查的縣(區)長中44.4%的人認為專家學者是最喜歡的授課師資,28.1%人表示行政學院教師是他們最喜歡的授課師資。其次是領導干部(18.0%)、高校教師(7.9%)等也受到一部分接受調查的縣(區)長的喜愛。
接受調查的縣(區)長表示在授課方式上應該采用更加生動活潑的授課方式。在教學中增加現場觀摩的環節,對一些先進地區,先進部門進行現場考察學習。在課堂中希望教師能夠結合實際工作中的具體案例進行分析和教學,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他們根據自己的需求對授課方式的喜好進行排序,現場教學被放在第一位,其次是案例教學、專家論壇、課堂講授、研討交流。
四、對培訓工作的評價和建議
通過調查顯示,有60.8%的縣(區)長對當前的干部培訓工作表示滿意或很滿意,然而仍有36%的人認為培訓工作開展的情況基本符合實際需要。
1、解決實際需求,緊跟時代步伐
縣(區)長反映培訓應與他們的實際工作相結合,滿足他們的實際需求。干部培訓的教學要推動學員完成從知識向方法和能力的轉化,通過培訓改變工作行為,提高工作能力。培訓工作要促進理論與實際的相結合,因此要組織學員深入企業、深入基層、深入現場,把經濟社會發展的現場變成干部學習的課堂、把實踐中的素材變成培訓教材,引導學員實現理論與實踐的互動,切實提高干部們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另外,還有學員反映在培訓教學中應緊跟時代步伐,比如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強調,必須加強和改進黨對法治工作的領導,要提高黨員干部法治思維和依法辦事能力。這一舉措為領導干部管理注入鮮明法治特色,將對領導干部帶頭遵法的要求落到了實處。
2、授課師資多樣化,培訓方式靈活化
接受調查的縣(區)長指出培訓形式陳舊,方式方法更新慢是目前干部培訓工作中的主要問題。最重要的要在授課師資上下功夫。教師是培訓的靈魂,是知識與領導干部的橋梁。在選擇授課教師時,首先,要求教師有深厚的理論功底,對社會問題和政府工作有準確的把握和獨到的見解;其次,在授課方式上要生動活潑,語言上要淺顯易懂,內容上要緊扣實際;再次,要求授課教師具備一定的實踐經驗,避免理論與實踐脫節;最后,在教師結構上要注重多樣化的師資安排,充分調動各方力量,各展所長為干部培訓工作服務。在現有師資結構中要打破地域、行業、身份的限制,聘請發達地區的教師以及一些學者甚至是企業家結合自身實際工作講課。
同時還要下大力氣改變傳統的培訓方式,不斷創造新的適應領導干部需求的培訓方式。在集中培訓期對某一大類的問題進行系統的分析和討論。在平時我們可以采用專題講座、專家報告會等方式“短、頻、快”的為領導干部解決某些具體問題和熱點問題。在搞好課堂講授等傳統培訓方式的前提下,根據干部需求利用網絡、遠程教學設備等教學工具增加現場教學、案例分析、情景模擬、專家論壇等新型的培訓方式,提高學習效率,增加學習趣味,增強學習效果。培訓方式注重與實際相結合,采用靈活多樣、互動性強的有效培訓方法是我們需要持續關注的問題。
3、提供培訓套餐,增強內容針對性
當前的干部培訓內容呈現出統一性的特點。培訓內容是學員們來之前已經確定好的,這些領導干部沒有自主性,即不能根據自身的實際需求來選擇培訓內容,繼而使得培訓內容缺乏針對性。針對這個問題,我們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堅持先調研,再按需培訓的原則。針對不同年齡、性別以及分管工作和個體實際的需求提供具有針對性培訓套餐。防止培訓內容太寬泛,圍繞一個與培訓對象息息相關的課題進行深入的解析。通過系統學習、培訓和教育,可以使各級領導干部真正成為理論功底扎實、黨性修養過硬、作風務實廉潔、道德情操高尚、綜合素質高、業務能力強的領導者、管理者和實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