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彩明
摘 要:高技能人才的培養,是一個持續的、系統的工程。其根本宗旨是開發人的潛能、促進個性的和諧發展。如何加快青年人才培養,造就大批高素質的青年人才隊伍,是企業共青團組織在新的歷史時期肩負的新使命。
關鍵詞:高技能;青年;培養;成才
作為生產型企業,加強企業青年人才隊伍建設,加快培養一支具有高等級、高素質、高技能的青工隊伍也是企業今后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怎樣才能有效地培養與管理好企業高技能人才,促進國有企業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與發展,下面我淺談幾點認識。
一、加大輿論宣傳,營造濃厚氛圍
高技能人才在企業發展中發揮著關鍵和核心作用,是企業發展之本、生產之基、活力之源,是推動企業技術創新和成功轉型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因此,充分發揮宣傳輿論作用,優化高技能人才成長環境極為重要。
一是宣傳企業重視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文化。要在全廠、全礦面向全員營造“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崇尚技術”的濃厚氛圍,增強一線職工的職業榮譽感和自豪感;二是宣傳高技能人才在企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加大對生產一線高技能人才的宣傳力度,重點報道高技能人才崗位成才的成功案例和突出成績,創造有利于技能人才成長的環境。三是宣傳高技能人才薪酬激勵機制。加大宣傳企業在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中推行使用與培訓考核相結合、待遇與業績貢獻相聯系的激勵機制,在確定崗位薪酬中,充分考慮個人技能因素。四是宣傳高技能人才培養任用體系。加大宣傳企業在高技能人才培養中堅持以品德、能力和業績為導向,完善高技能人才隊伍競爭擇優、選拔任用機制,發揮高級技師和技師的技術帶頭和示范作用,做好傳幫帶工作。
二、健全長效機制,加強青工技能培訓工作
企業應該在提升青工工作積極性、主動性的基礎上,強化對青年職工的專業技能培訓,始終堅持把開發高技能人才作為企業發展戰略中的一項重大戰略,加強青年技能人才的培養,不斷建立健全有利于人才成長發展的長效機制。
一是要建立健全組織管理機制。為了提高職工素質,創造學習型企業,做好高技能人才培養和開發工作,確定抓技能人才開發的組織原則,做到年初有計劃、年中有檢查,年底有總結,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二是要建立健全培訓教育管理機制。把常年培訓教育工作作為實施職工素質教育的基本渠道,常抓不懈、狠抓落實。特別是在開展培訓中,結合人力資源開發規則做到年年有培訓計劃,為技能人才培養工作的落實打下堅實基礎。首先圍繞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技術革新等工作,將技能培訓與工作實踐相結合,依托班組業務技術學習、崗位練兵等活動,因地制宜地開展業務技能培訓,認真落實崗位應知應會、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及工作流程的深入學習,進而提升廣大青工業務素質和整體作業水平,打造一支高素質、高技能的創新型青工隊伍。其次要引領青工加強自身學習。為提高學習效果,企業要從豐富學習內容和形式上著力,在采取個人自學和集中輔導的同時,組織開展知識競賽、心得交流等學習活動,增強青年職工學習知識、提升素質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是要建立健全人才開發資金保障機制。將技術工人培訓作為企業人力資本最重要的一項投資,要制定每季度高技能人才建設的經費投入,保證充足的培訓教育經費,用于職工特別是一線職工的教育和培訓,確保一線職工的知識、技能與行業技術、規范同步更新提高。
四是健全高技能人才“傳、幫、帶”機制。企業生產一線是技術工人實現自身價值的場所,企業要充分發揮“傳、幫、帶”的作用,開展“導師帶徒”活動,讓老同志利用他們豐富的施工經驗,帶領年輕人奮進,給年輕人搭建施展才華的平臺,通過名師帶徒、崗位練兵、業務培訓、技能比武、觀摩研討等方式,為職工繼續學習、終身學習搭建平臺,不斷提高職工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培養職工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使更多職工在不同崗位的實踐中成長為企業需要的人才。同時,從一線職工中抓好先進勞模的選樹工作,通過對先進模范事跡的宣傳教育,引導高技能人才向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知識型人才發展,將職工素質工程、文化建設工作融入企業高技能人才建設工作之中。
三、創新培養思路,豐富教育手段
“加強青年思想引領,融入企業發展大局,助推青年建功成才”是企業青年管理工作中的一項系統工程,要做好此項工作,企業就要充分發揮“團結青年、凝聚青年、引領青年”的職能作用和“服務青年、聯系青年”的橋梁紐帶作用。培養高技能人才的根本目的,就是讓他們在實際生產和工作中發揮技術帶頭作用,在高、難、新、尖施工生產項目中攻難關、出成果。
一是要合理制定技術工人培訓計劃。要制定切實可行的高技能人才培訓計劃,將技術工人培訓計劃與企業發展思路相吻合,計劃要重點考慮企業需缺技術工種和現有高技能人才年齡結構,確保高技能人才培養滿足企業發展需求。
二是要完善技能競賽練兵平臺。緊緊圍繞企業的專業特點,根據不同項目、不同工種的具體實際,定期或不定期地組織小型多樣、簡易實用的崗位練兵、擂臺比武等技能競賽活動,提高競賽活動的影響、激勵和推廣作用,在廣大職工中掀起學技術、鉆業務、練絕活、當能手的熱潮,為更多的高技能人才提供展示自我、比拼技能的機會。
三是要建立高技能人才教育培訓基地。要開設“技術研發實驗室”、“職工文化圖書館”和“項目閱覽室”等教育培訓基地,為一線技術工人技術創新、看書鉆研、文化學習提供書籍、資料和良好的研發場所。
四是要加強產學合作教育。主動聯系有相關專業的高職院校,將高職院校技能人才培養作為企業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積極聯系高職院校的實驗實訓基地教育,選送一批企業年輕技術人員參加職院校的高技能人才再培養過程,將高職院校作為企業后備技能人才的資源庫,利用校企合作、產學結合方式,打造企業高素質的技能人才。
四、引導主動學習,拓展成才通道
企業要引導技術工人加強自身主動學習,拓展技術工人成才通道。要教育技術工人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形成“工作學習化、學習工作化”,“向一切可以學習的人學習,向一切可以學習的新事物學習”。 要幫助技術工人認識到培訓教育是最簡便易行、最通俗普及,最自然而然的提高個人能力的方式,讓技術工人重視每一次的培訓教育。要教育他們在知識經濟社會知識已成為改變個人及企業命運的決定因素,培養技術工人形成主動學習的良好習慣,把原有“要我學”的觀念轉變為“我要學”,而不是被迫學習。通過引導技術工人樹立正確的學習觀,真正提高企業教育培訓的效果,使技術工人能真正掌握一門技能,建立一支學習型的高技能人才隊伍,為企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與此同時,樹立技術工人學習與工作相結合的理念,把學習引入工作,使學習與工作有機結合,根據崗位職責和工作任務提出學習要求,通過學習來實現工作創新。
一方面要強調主動把青工工作融入企業生產經營大局中發揮作用,努力形成與企業中心工作一體化的工作格局,另一方面要以服務青年成長成才作為工作的立足點,開展一系列貼近生產、服務青年的活動,使廣大青年職工真正融入企業生產經營大局;在方式方法上,要堅持“在精、在實而不在多”的原則,抓重點、抓具體、抓細致,精選一些緊貼生產經營中心、青年切實所需、團組織切實能為的事,堅持做下去。并通過做實、做好,逐步打造出一批企業黨政認可、青年職工滿意的品牌工作,從而推動企業跨越式發展,也讓青年職工在企業發展的征程中學技練藝,建功成才。
參考文獻:
[1]百萬奎、馮魯川、張瑩 淺談油田企業提升基層團組織活力和青工培養[期刊論文]-管理學家2014(5)
[2]王雙 淺談新時期如何加強青工素質教育[期刊論文]-企業文化(下旬刊)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