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長++鄭露
摘 要:土木工程專業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實踐訓練是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節。為提升實踐教學質量,分析實踐訓練的現狀,指出其存在訓練學時少、條件差、教學體系不完善、理論知識與實踐訓練脫節等問題,從實踐教學作用、條件、體系、環境、考核方法等多個方面進行了論述,提出了實踐訓練應著重培養學生能力。
關鍵詞:土木工程;實踐訓練;教學質量;學生能力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要求把提高教育質量作為教育改革發展的核心任務,鼓勵學校辦出特色、辦出水平。
1土木工程的特點
土木工程是建造各類工程設施的科學技術的總稱,本學科具有兩大特點:①“本土性”,體現在土木工程的規劃、勘察設計、施工都必須結合國情,注重區域特色;②“復雜性”,即土木工程是一個復雜的有機整體,整個過程必須進行良好的組織、運轉、協調。因此,土木工程教育必須密切結合工程實際,培養學生能力。
2道路綜合實驗訓練
根據人才培養方案要求,該實驗訓練有先修課程《材料力學》《土木工程材料》《土木工程導論》等和后續課程《土木工程施工》《道路勘測設計》《路基路面工程》《土力學與基礎工程》等。
2.1訓練目的、性質
《土木工程檢測技術訓練》是土木工程專業的一門專業平臺實踐課。通過訓練,使學生鞏固和加深對所學相關知識的理解,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以及運用理論知識分析、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
2.2訓練內容、要求
道路綜合實驗訓練包括顆粒分析實驗(3學時)、滲透試驗(3學時)、平整度實驗(4學時)、路面摩擦系數實驗(4學時),共14學時。根據實驗訓練基地建設規劃,顆粒分析實驗安排在I121完成,滲透試驗安排在I119完成,平整度實驗和路面摩擦系數實驗由指導教師指定地點完成。
通過訓練,學生應了解顆粒分析(篩分法)實驗、滲透實驗、平整度實驗、路面摩擦系數實驗這幾個項目的試驗原理,熟悉實驗儀器的操作方法,并根據實驗結果和理論計算獲得結論。
2.3訓練方式、方法
先集中介紹實驗原理、實驗方法、實驗步驟、實驗安排及實驗要求和注意事項,然后分組進行實驗操作,由10~15人組成一個實驗小組。
訓練前由指導教師分組布置實驗任務,教師給予指導,學生分組分工完成實驗操作及數據處理和結果分析。
2.4訓練考核、成績評定
2.4.1學生完成本次實驗以后,應提交實驗報告,以作為評定實驗成績的依據。
2.4.2實驗報告要求內容齊全,書寫整潔、清晰、插圖準確。
2.4.3根據學生在實驗中的工作態度和完成任務的能力等,按優、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級記分制評定成績并單獨記分。
3實踐訓練的現狀
實踐性教學是工科類專業教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可有效培養學生利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工程問的能力,以及團隊精神、協調能力和合作能力。由于目前我國大學工程教育出現“工科畢業生缺乏工程背景、動手能力差、工程訓練能力不足”等弊病,在實踐訓練重應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但仍存在以下較多問題。
3.1訓練學時少、條件差
根據培養計劃要求及教育資源投入相對不足,實踐訓練課時相對較少,訓練條件相對較差,難以保證每一位學生都可以完全參與進來,無法保證實踐訓練教學效果。
3.2綜合理論知識解決實踐訓練問題能力弱
由于理論教學安排與實踐教學安排連貫性差、系統性弱,導致學生知識掌握脫節,綜合應用物理知識、數學知識、力學知識等理論知識解決實踐問題的效果欠佳。
3.3實踐教學體系有待完善
傳統實踐教學體系著重理論知識講解、實踐操作指導以幫助學生解決實踐訓練中遇到的問題,即由指導教師編寫指導書,并先為學生講解理論知識,然后指導學生完成實踐訓練,這在一定程度上束縛了學生的思維,限定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4實踐訓練重在培養學生能力
4.1強化實踐教學作用,改善實踐教學條件
鑒于土木工程專業強實踐、重應用的需要,教學過程中應適當強化實踐教學的作用,重視實踐教學對學生能力培養的作用,同時,應盡可能的改善實踐實訓場地、儀器設備等條件,配合多媒體技術改善實踐環境,模擬工程現場環境,給學生打造“身臨其境”的感覺。
4.2改善實踐教學體系,打造實訓自由環境
傳統的實踐訓練教學體系限制了學生的發揮,不利于其能力的培養。作為指導教師,應在給學生提供理論指導的基礎上,打造出充分自由的實訓環境,啟發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支持學生自由組織,團隊合作,協同設計并最終完成實踐訓練。這對學生綜合能力培養具有重要的意義。
4.3靈活考核方法,鼓勵協同創新
學生完成實踐訓練后,提交實踐訓練報告的同時,還可以另外提交創新的實踐訓練方法設計,包括設計理論依據、設計可行性、設計思路、設計方法、設計圖標等,作為最終成績評定的加分項,可進一步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5結語
以重慶科技學院道路綜合實驗訓練為例,闡述了本科院校土木工程專業實踐訓練的現狀及存在問題,從實踐教學作用、條件、體系、環境、考核方法等多個方面論述了實踐訓練應著重培養學生能力。
參考文獻:
[1]葉志明.土木工程概論(第3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5月.
[2]郭子雄,陳穎.加入WTO后我國土建類專業人才培養面臨的挑戰[J].高等建筑教育,2003(4):1-3
[3]劉西拉.21世紀的中國土木工程教育[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1998,(1):95-100
[4]郭紅仙,王際芝.提高學生對土木工程實踐全過程認識的一種有效方法[J].高等教育研究,2001(2):19-21
[5]李鳳霞.土木工程學科實踐教學環節研究及探討[J].成人教育,2011(12):80-81
作者簡介:
王思長(1981—),男,山東滕州人,博士,講師,研究方向:土木工程教學與研究。
通訊作者:鄭露(1983—),女,新疆喀什人,碩士,助教。
基金項目:重慶市安全生產科技項目(CQAWS2013Y-006);重慶市教委科學技術研究項目(KJ1401332);重慶市自然科學基金(cstc2016jcyjA0463);重慶市博士后科研項目特別資助基金項目(Xm2014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