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近年來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國民對社會生活品質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國各行業急需專業性的環境設計相關人才,傳統的教育教學方式難以有效地滿足人才教學需求。本文根據當前市場發展的動態需求,分析了當前高校美術及藝術設計教學存在的弊端:教學方式過于封閉,教學過程輕實踐、重理論。基于此,筆者提出了以下應對策略:教學方式應體現出創新性,從實踐角度不斷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關鍵詞:高校;美術及藝術設計教學;應對策略
一、前言
目前我國各行各業對美術及藝術設計人才的需求量越來越大,當前高校美術及藝術設計專業也獲得了蓬勃的發展。高效美術及藝術設計專業主要是培養具有實踐操作技能的藝術設計人才,教學進程中實踐教學明顯多于理論教學。然而,在信息技術高度發展的今天,我國高效美術及藝術設計教學體系中還是存在諸多問題,本文主要對這些問題如何更好地進行解決進行了探討。
二、高校美術及藝術設計教學存在的弊端
1.教學方式過于封閉
當前我國高校美術及藝術設計專業的教學體系實質上都是一味模仿本科院校的教學模式,完全沒有展現出高校教學的職業性特點,通常情況下皆是采取最為封閉的教學方式——講解法,教師成為課堂上絕對的主角,學生只能十分被動地接受知識,整個學習進程過于單一、尤為機械,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習,自然思維就變得固化,缺乏創造性。
目前高校美術及藝術設計專業的教學皆是采取相當封閉的做法,僅是在課堂上進行簡單的模擬性教學。這種簡單封閉的教學方式僅是通過幾個缺乏創新性的案例展開教學,將學生與社會上具有時代氣息的設計文化完全割裂開,進而禁錮了學生在藝術設計上創新思維的發展。目前高校美術及藝術設計專業的教師絕大部分都是從本科院校畢業的,加之日常教學工作任務繁重,無法緊跟藝術設計的發展趨勢,這也就讓教師自身所擁有的知識變得陳舊固化,缺乏新穎性,進而也就影響到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
2.教學過程輕實踐、重理論
很多高校美術及藝術設計專業皆是在師資力量缺乏、教學硬件設施匱乏、缺少辦學經驗的情況下開設的。高校美術及藝術設計專業不但在專業課程的設置上是模仿普通高等院校,而且教學方式上也是參照普通高校的教學模式。僅是一味注重對學生進行藝術設計領域的理論知識教學,并且在專業課程設置上也是注重基礎性的專業訓練,實踐操作課程的比例相當低,不能彰顯出職業教育的特色,和普通高校藝術設計專業相比,缺乏足夠的競爭優勢。一些專業操作性相當強的課程僅是從理論角度開展教學,實踐課程安排很少。這就讓很多學生對專業課程的學習失去了應有的興趣,最終形成了理論知識沒學到、實踐操作能力不強的“雙差”局面。
三、應對策略
1.教學方式應體現出創新性
一個民族要發展就必須創新,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走向繁榮富強的推動力。然而美術及藝術設計的核心就是不斷的創新,因此高校美術及藝術設計教師務必在教學進程中體現出創新性,具體而言,教師可運用啟發式教學法和開放式教學法。啟發式教學法與填鴨式教學法完全對立,填鴨式教學法是滿堂灌,以教師為主體、學生被動接受知識,教學效果差;啟發式教學法是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教師設置富有啟發性的問題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思考問題,進而培養其自主學習能力與創新思維;開放式教學法則將學生的個性發展放至首位,教師設置開放式的情境,讓學生小組討論,針對學生的討論教師進行點撥,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潛能,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可見,不管是啟發式教學,還是開放式教學都能有效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激發學生的創新潛能,高校美術及藝術設計教師可根據藝術設計的專業特點,靈活運用啟發式和開放式教學法,將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放至首位,則能獲得事半功倍之效。因為不管從專業角度而言,還是從藝術設計的發展潮流來看,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始終都應成高職藝術設計專業教學的重點。
2.從實踐角度不斷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從客觀角度而言,藝術設計專業的實踐性很強,其發展務必適應當前市場的需要,緊跟時代潮流的趨勢。因此,高校美術及藝術設計專業教學務必充分體現出實踐性,從實踐范疇不斷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唯有如此才能有效提升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的就業能力。
那么,應如何從實踐范疇去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呢?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進一步加強藝術設計專業教學實訓基地的建設,全面開展專業領域的教學與社會層面的培訓工作。教師可讓學生在學習完前期的課程理論知識后,讓學生將這些知識靈活運用于后期的實踐中,讓學生進入企業內部去大膽實踐,進而提升技能。
同時,校內藝術設計實訓基地也應建設好,相關的教學硬件必須配備,這樣就能給學生打造一個校內和校外相互結合的實訓基地,通過實踐不斷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3.構建健全的校企合作平臺,對教學資源進行優化
為了提升高校美術及藝術設計專業的教學質量,應當加強高校與相關企業的合作與溝通,構建健全的校企合作平臺,對教學資源進行合理性優化。工作室教學模式作為校企合作的重要產物,同時也是校企合作成果的直觀性體現。健全的校企合作機制由學校提供設施設備與場地,由合作企業提供實踐課程、實踐技術以及實踐項目,通過合理化地協作與分工,可以有效地提升高校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教學質量。在構建校企合作平臺的過程中,還應當通過與相關科研院所合作,進一步擴大學生的實踐平臺,確保高校美術及藝術設計專業的教學內容貼合實際市場需要,為高校美術及藝術設計專業的教學活動與市場活動搭建溝通的橋梁,從而更好地培養學生們的設計能力和水平。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發展,高校美術及藝術設計專業也獲得了蓬勃的發展,但是在發展過程中也表現出各種不足,對學生創新思維培養不夠,實踐操作過少,教學硬件配備不齊。對此應全力改善,從創新的角度提升教學質量,從實踐角度著重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緊跟市場發展動態開設實用性的課程,唯有如此方能迎來高校美術及藝術設計專業的春天。
參考文獻:
[1]趙國棟,李志剛.混合式教學與交互式視頻課件設計教程[M].高等教育出社,2013(7).
[2]陳烈勝."設計系統管理"——藝術設計職業教育新課題[J].職教論壇.2014(27):78-79.
[3]張雅莉.高職藝術設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探究[J].現代企業教育.2015(01):31-32.
作者簡介:
路檬伊,1983年10月出生,女,漢族,籍貫:河南新鄉,職稱:助理講師,學歷:本科,研究方向:動畫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