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瑤
摘 要:2011年,廣東省出臺的《廣東省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規劃(2011-2015)》對十二五時期全省冷鏈物流業的發展進行了科學謀劃,對促進廣東省冷鏈物流業轉型升級,提高產業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對十二五后廣東省冷鏈物流發展現狀和存在問題進行了梳理,并提出了促進全省冷鏈物流發展的有關對策。
關鍵詞:廣東??;冷鏈物流;發展現狀;發展對策
一、廣東省冷鏈物流發展現狀
1.冷鏈物流發展環境持續改善
近年來,國家對冷鏈物流產業給予了高度關注,相繼出臺有關政策文件,加快部署冷鏈物流工作,要求推進以鮮活農產品、食品為主的冷鏈物流發展,構建完善的冷鏈物流體系,尤其是農產品流通全程冷鏈系統,為冷鏈物流健康快速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指引。為支持冷鏈物流發展,財政部、商務部聯合發布了《關于中央財政支持冷鏈物流發展的工作通知》財建〔2016〕318號),將廣東省列為全國冷鏈物流發展示范省,并對廣東省冷鏈項目給予資金支持,全省冷鏈物流發展環境持續改善。
2.冷鏈物流規??焖僭鲩L
2016年,廣東省果蔬、肉類、水產品產量分別達到5159萬噸、415萬噸、875萬噸。按照冷鏈流通率達到30%標準計算,全省每年農產品冷鏈運輸量近2000萬噸,位居全國前列。目前,廣東省冷鏈物流已從過去單一的肉食品、水產品向蔬菜、水果、花卉、熟食品、奶制品、快餐原料等多品種方向發展,服務范圍由簡單的冷凍儲藏向“從田頭到餐桌”全程冷鏈物流服務發展,冷鏈物流體系已見雛形。
3.冷鏈物流設施不斷完善
廣東省冷鏈物流設施設備門類較齊全,且在向綠色環保的方向發展,冷庫、冷藏汽車等發展勢頭不錯。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6年2月,廣東省冷庫容量超300萬噸;大小冷庫約1700多座,主要分布在廣州、深圳、東莞、汕頭、湛江、陽江等地,貯存種類涉及農產品、水產品、醫藥、冰淇淋、肉類等多個品種;冷藏車保有量達約10000輛。截至2015年3月,廣東省進口肉類備案儲存冷庫的指定倉庫47個,容量達到10萬噸①。
4.冷鏈物流主體不斷壯大
目前,廣東省冷鏈物流行業已形成國有企業、外資企業以及民營企業多元化共同發展格局,冷鏈物流企業不斷發展壯大。截至2015年,廣東省具有一定規模的冷鏈物流相關企業約200余家,其中順豐速運有限公司、佛山市粵泰冷庫物業投資有限公司、深圳市盛輝達冷鏈物流有限公司、深圳小田冷鏈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等十多家企業被評為全國冷鏈物流企業百強;獐子島錦達(珠海)鮮活冷藏運輸有限公司被評為全國三星級冷鏈物流企業(第一批);順豐速運有限公司被評為全國五星級冷鏈物流企業(第二批)。
5.冷鏈物流突破傳統業務模式
我國冷鏈物流政策環境和市場前景的利好,給冷鏈物流產業創新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而互聯網的崛起,給冷鏈物流業務模式的創新提供了很好的載體和手段,“互聯網+冷鏈”已經成為廣東省冷鏈物流業發展的新方向。廣東省大型知名冷鏈物流企業,充分利用“互聯網+”,在生鮮電商、跨境電商、食材配送、餐飲外賣,以及O2O市場實現冷鏈物流行業模式不斷創新,為傳統的冷鏈物流發展格局帶來生機,為全省冷鏈物流行業進一步快速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二、廣東省冷鏈物流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1.冷鏈物流區域發展不平衡
近年來,廣東省冷鏈物流總體取得較快發展,但是區域發展水平卻相差較大。珠三角地區冷鏈物流發展水平較快,粵東西北地區相對落后。冷鏈物流資源和企業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區。以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為例,生鮮農產品冷庫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區,而粵西地區每年的生鮮農產品產量很大,但是冷庫建設跟不上,投入不足,導致大量生鮮農產品的浪費;粵東、粵北地區的農產品冷庫建設更是落后。
廣東省冷庫和冷藏車平均增長速度在15%以上,但冷鏈設施發展速度遠沒有達到預期,不能滿足廣東省冷鏈物流發展的實際需求,
2.冷鏈物流業配套建設不足
由于廣東省冷鏈物流業長期缺乏統一規劃,造成全省冷鏈物流資源分散,難以有效整合,產業鏈上下游之間缺乏配套協調,存在“四重四輕”問題,重視肉類冷庫建設,輕視果蔬類冷庫建設;重視經營性冷庫建設,輕視產地加工型冷庫建設;重視低溫冷庫建設,輕視田頭預冷庫建設;重視大中型冷庫建設,輕視批發零售冷庫建設。
3.第三方冷鏈物流企業發展緩慢
目前,廣東省冷鏈物流中、小企業數量過多而規模以上的全國性企業數量偏少,大多數企業實力偏弱,存在“多、小、散、亂”的現象,第三方冷鏈物流企業發展較為緩慢。這主要是受第三方冷鏈物流企業的建設需產生較高的成本,同時也要面臨出現較高商品損耗率的風險,加上食品安全事件頻頻發生,令不少生產廠家擔心冷藏業務外包產生的安全問題等問題影響,導致大多企業自行經營冷鏈物流,或是僅作區域性的部分外包。據初步統計,廣東省自營的冷鏈物流運輸的企業占冷鏈物流企業總量半數以上②,這一現狀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制約了第三方冷鏈物流企業的發展。
4.冷鏈物流行業標準亟待健全
盡管廣東省在全國冷鏈市場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但是廣東省內冷鏈標準仍有待進一步健全完善,與部分外省市及國際水平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例如,天津市出臺了《冷鏈物流冷庫技術規范》(DB12T557-2015)、《冷鏈物流運輸車輛設備要求》(DB12T558-2015)、《冷鏈物流保溫容器技術要求》(DB12T559-2015)、《冷鏈物流溫度檢測與要求規范》(DB12T560-2015)、《果蔬冷鏈物流操作規程》(DB12T561-2015)等十多項冷鏈物流儲運銷地方標準來加強冷鏈行業管理規范。而廣東省冷鏈物流技術標準、服務標準、操作標準、質量標準等還不完備,加上冷鏈物流企業自律性差,不愿意執行相關標準,導致運輸設備標準不統一、物流器具不配套、托盤標準化無法推行,生鮮農產品腐損率居高不下。
三、促進廣東省冷鏈物流發展的建議
1.加強冷鏈物流基礎設施建設
鼓勵和支持各類農產品生產加工、冷鏈物流、商貿流通企業等改造和建設一批適應現代流通和消費需求的冷凍、冷藏和保鮮倉庫,完善產地預冷、銷地冷藏和保鮮運輸、保鮮加工等設施;引導和支持企業使用各種新型冷鏈物流裝備和技術,完善產地預冷、銷地冷藏和保鮮運輸、保鮮加工等設施,解決冷鏈物流運輸與其他環節的無縫銜接問題;鼓勵企業購置節能環保的冷鏈運輸車輛,推廣全程溫濕度自動監測系統和控制設備,提升企業的冷鏈運輸服務能力;結合廣東特色農產品、水產品產業分布情況,重點優化全省各地的冷鏈物流布局,形成產業集聚、布局合理的新格局。
2.加快冷鏈物流龍頭企業培育
支持和鼓勵經營水產品、農產品等的生產企業、批發市場、加工企業、經銷商、消費終端等,將冷鏈物流非核心業務外包給第三方冷鏈物流企業,擴大冷鏈物流外包比例,促進第三方冷鏈物流企業發展;鼓勵第三方冷鏈物流企業通過參股控股、兼并重組、協作聯盟等方式做大做強,加快形成一批經濟實力雄厚、經營理念和管理方式先進、核心競爭力強的大型冷鏈物流企業,有效承接冷鏈物流外包服務,通過規?;洜I提高冷鏈物流服務的一體化、網絡化水平。
3.加強冷鏈物流信息化應用
加快移動互聯網、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北斗導航、地理位置服務、生物識別等現代信息技術在冷鏈物流各環節的應用推廣。加強冷鏈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建設,引導生產基地、批發市場、加工企業、冷鏈物流企業等全產業鏈條相關主體信息資源的高效整合,將生產、收購、加工、貯藏、運輸配送等各個節點信息聯結起來,實現對貨物和冷鏈運輸車輛的全程監控和信息共享,實現產品從源頭到餐桌全程質量追溯,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4.完善冷鏈物流標準體系
基于國家冷鏈物流標準體系,參考國外標準建設的先進經驗,針對廣東省區域及氣候特點,結合互聯網技術,制(修)訂適應廣東省省需求、與國際接軌的冷鏈物流技術標準和操作規范,包括修改、完善冷鏈物流操作規范、冷鏈運輸食品衛生安全標準、冷庫環境溫度、冷鏈能耗與效率標準、冷藏運輸溫度控制標準、商品包裝標準等涵蓋冷鏈物流基礎設施、冷鏈物流設備、冷鏈物流管理、冷鏈物流技術、冷鏈物流信息化等各層面的標準,推動冷鏈物流向標準化、專業化、規范化發展,促進多式聯運和冷鏈物流信息共享、互聯互通。
注釋:
①數據來源:廣東省冷鏈物流行業協會.
②數據來源:廣東省冷鏈物流行業協會.
參考文獻:
[1]廣東省現代物流研究院.廣東省物流業發展報告(2013-2014)[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14.
[2]廣東省現代物流研究院.廣東省物流業發展報告(2014-2015)[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15.
[3]廣東省現代物流研究院.廣東省物流業發展報告(2015-2016)[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