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莉君
摘 要:為了適應社會的發展,滿足社會的需求,高校正在以學生為中心進行改革,比如增加了合作項的學習、社會實踐類的學習、提出了學習共同體的思維,其中最重要的一項是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基于最重要的這一項,早在2007年7月國家教育部就頒布了相關文件——《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其中一個要求就是“基于計算機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該要求旨在強調要打破傳統教學模式,提倡學生自主學習,教師個性化教學。雖然在相關文件和各個高校的努力下,學生學習英語的效率有所提升,英語教學的改革也初見成效,但當前的教學模式還是不能讓人滿足。筆者結合自己的工作經驗,對基于計算機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進行了分析,希望對高校教育的改革有所幫助。
關鍵詞:計算機 大學英語 教學模式 重新審視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7)02(a)-0186-02
雖然計算機在大學應用教學中被廣泛的應用,但是基于計算機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并沒有得到很好的展現。原因在于:在大學課堂之上,很多教師都會使用計算機,但是基本是使用計算機放映外文電影或者是播放教學幻燈片。這種教學方式雖然說改變了傳統的板書教學,但是在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還是和如今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背道而馳。如今高校改革是為了提倡教師個性化教學,為了促進學生自主學習,鼓勵培養學生的主動性。使用計算機制作幻燈片在技術角度來說實現起來比較簡單,而且有利于教師對所要講解知識的梳理。但從教育方面來說,使用幻燈片對于學生學習英語的幫助是微乎其微。對于教師而言,教書育人是責任,但使用最佳的方法,最大化的提高學生的外語能力則是一種藝術。因此,我們必須要考慮如何正確的使用計算機進行教學,如何能夠發展我們個性化的“基于計算機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
1 基于計算機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實施的原因
這種模式的誕生,最初是因為外界的壓力。隨著時代的發展,全球化進程的不斷推進,校園之外的公司、企業、政府機要部門迫切的需要大學生能夠熟練的使用英語,可以運用英語進行必要的交流和工作,但結果并不盡如人意。基于這種壓力,教師希望有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可以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最大限度的提高學生的英語使用能力。但是,如何進行創新,如何可以收到最大的效益這都是一個有爭議的話題。在這樣的背景下,基于計算機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誕生了,但需要注意的是:該教學模式并非是萬能的,它也是一種時代的產物,隨著時代的發展也必然會進入歷史的長河。而且我們也應該知曉,使用該教學模式是為了更好的滿足教學需求,并不是為了使用而使用,要成為它的主人,而非“仆人”。
2 基于計算機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和學生學習效率的關系
使用計算機教學,使用該模式就一定可以提高學生的外語學習能力,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嗎?使用這種具體的教育技術手段,學生就一定可以得到最大的受益嗎?教育界的教師和相關教育者進行思考和討論,其結果得出:使用該種模式,確實提高了學生的外語學習效率。但注意并不是因為該模式的實施而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而是伴隨這種模式的實施使得一系列的教學改革得以實現,從而提高了學生的外語學習效率。
關于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一些教師認為是因為計算機的使用,解放了他們的體力勞動,使學生不用費力費神的去抄寫筆記,他們可以使用U盤短時間內完成拷貝,節省了他們時間,從而提高了他們的學習效率。但筆者想說,計算機教育技術的實施僅僅是一種手段,它并不能直接性的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至于使用計算機后,學生的學習效率得以提高,一方面是因為使用計算機后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了增強,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使用計算機后一系列的教學改革得以實現,使得教學任務和目標更加清晰與準確,避免了許多的彎路,從而減輕了學生的負擔,使學生的效率得以明顯的提升。
3 基于計算機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的真正實施
教學機器可以使學校發生革命性的變化,這是斯金納在19世紀60年代初就給出的結論。雖然如今并沒有看到他所提到的“超級教學機器”。但是如今我們可以確定,計算機對于我們的學習變得越來越重要,其影響也是越來越深遠,但由于計算機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所以并沒有人可以準確的預測出在將來的計算機究竟能起多大的作用。在我國的教育界,何克抗教授對于教育技術進行了三個階段的預測,分別為:計算機輔助教學、計算機輔助學習、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階段。其中這第三個階段依然被我國教育界所接受。之后他又指出,從傳統教學模式轉變為基于計算機教學的新模式,是一個根本的轉變,是由教師為中心到以學生為中心的改變。英語作為教學中的一個學科,同樣具備這樣的道理。基于計算機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能否得以實現,能否成功的提高學生的學校效率,其關鍵在于解放教學理念。
由于解放教學理念是關鍵,所以教師應該擺正自身位置,應該由原先的傳授者轉變為指導者或者引領者。允許學生擁有自己的主見和觀點,允許他們能夠各抒己見。在基于計算機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下,應該通過計算機來鼓勵學生參與到學習中去,讓他們去討論,運用外語去闡述自己的觀點,在實踐之中,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
4 基于計算機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的實施方法
鼓勵學生主動性,提高學生主動性,這句話經常會被提及,但是很少會真正實施。簡單來說,鼓勵學生主動性,是該教學模式的目標,是通過使用計算機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鼓勵學生在課堂之上的主動性,而并非單純的使用計算機,這是“基于計算機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的目的與目標。
教師在實施過程中可以使用幻燈片,雖然電子幻燈片在教學技術上表現的能力比較“弱小”,但是不可否認,它還是有一定的價值,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當然也可以使用。通過幻燈片可以為學生提供視頻、圖像、文字等資料,進一步豐富學生的知識,擴展他們的眼界,也是一種很好的方法。但是筆者認為,使用幻燈片僅僅是教學的一種輔助教學工具,不要將其定義為直接授課工具,這樣會更好一些。
提供專業和技術支持,教師不僅要會使用基本的計算機工具,如PPT、Excel等,還應該掌握一些新興的技術,了解多宗教育工具,有利于教師在備課時選擇更適合的工具,從而可以提高其教學質量,進而提高學生效率。
參考文獻
[1] 豐久光,王巍.對基于計算機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的重新審視[J].電化教育研究,2010(11):97-103.
[2] 賈竑.計算機網絡環境下大學英語生態化教學模式之構建研究[D].齊齊哈爾大學,2014.
[3] 陳冰冰,陳堅林.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環境下教師信念研究(之二)——“基于計算機和課堂的英語多媒體教學模式”的認知與實際課堂教學情況分析[J].外語電化教學,2008(4):11-15.
[4] 陳堅林.大學英語教學新模式下計算機網絡與外語課程的有機整合——對計算機“輔助”外語教學概念的生態學考察[J].外語電化教學,2006(6):3-10.
[5] 許敏.基于網絡與計算機系統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研究[J].考試周刊,2011(15):98-99.
[6] 梁林梅.美國教育技術專業近三十年的發展與變遷管窺——基于AECT的系列調查[J].電化教育研究, 2010(11):108-113.
[7] 盧強,鄭立坤.“教學系統設計”課程教學改革——活動理論的視角[J].電化教育研究,2010(11):8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