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俊
(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坂田新城學校)
摘 要: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課堂導入作為課堂教學的開始環節,是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的作用不容小覷。它既是確立課堂基調的一個過程,也是提高語文教學效率的必要步驟,所以,對課堂導入技巧進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具有重要意義。就以初中語文為例,并結合多年教學實踐經驗,對初中語文課堂導入技巧淺談一番想法和感悟,望能起到拋磚引玉之效。
關鍵詞:初中語文;課堂導入;技巧
導入的作用好比一部戲劇的“序幕”和一首樂曲的“引子”,對于學生學習興趣的調動、探究欲望的激發起著重要的決定作用,它決定了整堂課是否能以生動、活潑的方式進行,決定了學生是否能積極主動地投入課堂學習活動中,決定了是否能為整堂課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所以,我們應該在充分認識課堂導入作用的基礎上致力于對課堂導入技巧的探索與研究。下面,筆者就在結合自身教學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對初中語文課堂導入技巧進行一番個人想法和意見的描述。
一、多媒體導入法——創設直觀教學情境,吸引學生注意力
多媒體導入法,指的是以集多種電子信息于一體的多媒體為載體,用圖片、動畫、具體事物等為教具,將課本教材中所描述的知識內容呈現出來,其圖文并茂、動靜結合、聲像兼備的優勢特點能夠深深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如此,對于教材中的文本內容,學生能夠進行深層次的理解與吸收,這樣語文課堂的教學質量也能獲得較大程度的提高。因此,在初中語文課堂導入環節,我們就可采用現代多媒體技術來創設直觀的教學情境,從而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例如,以《羅布泊,消逝的仙湖》這篇課文為例,羅布泊昔日與今日的景象有著天壤之別,為了使學生對此有直觀深刻的認識,在課堂導入環節,我運用現代多媒體技術,首先為學生呈現了昔日羅布泊牛馬成群、樹林環繞、河流清澈的生命綠洲圖片,于是,湛藍的天空、清澈的湖水、綠綠的草原、潔白的羊群、奔馳的駿馬等優美景象便栩栩如生地出現在學生面前,學生不時發出了各種贊美聲。隨后,畫面一轉,呈現在學生面前的是今日羅布泊一望無際的大沙漠,沒有一棵草、一條溪流、一只鳥的荒蕪景象,看到這滄海桑田的變化,學生發出了各種惋惜和嘆息聲……見狀,我對學生說道:“看到這種有著天壤之別的羅布泊景象,大家內心是不是都在問,究竟是誰造成了這樣的悲劇?羅布泊經歷了什么?現在,就讓我們帶著這些疑問走進我們這節課要學習的課文《羅布泊,消逝的仙湖》。”這樣,我通過運用多媒體導入法,創設了直觀的教學情境,吸引了學生眼球,從而促使學生在短時間內以最快的速度投入對文本內容的學習探索中。
二、音樂導入法——引發學生心理共鳴,激發學生情感體驗
音樂,是一類極富內涵的藝術語言,它能通過節奏和旋律向我們展示一幅優美動人的畫卷。初中語文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蘊含了作者特有的情感,所以,在導入環節我們就可為學生播放與課文情感相類似的樂曲,充分調動學生的聽覺器官,這樣,學生會置身于樂曲所營造出來的濃郁情感氛圍中,能夠引發學生與作者相同的心理共鳴,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這對于我們對文本內容講解分析活動的順利進行有著極大的推動作用。
例如,以《我的母親》這篇課文為例,文章是作者胡適對自己人生歷程的一段回顧,敘述了自己童年至少年時代在母親嚴格要求和深情關愛下成長的幾件事,表達了作者對母親的深深懷念和敬愛之情。為了喚起學生內心深處對母親的愛,在課堂導入環節,我為學生播放了由毛阿敏演唱的歌曲——《燭光里的媽媽》,當毛阿敏用渾厚深情的嗓音唱道:“媽媽,燭光里的媽媽,您的腰身倦得不再挺拔。媽媽,燭光里的媽媽,您的眼睛為何失去了光滑。媽媽,燭光里的媽媽,您的黑發泛起了霜花;媽媽,燭光里的媽媽,您的臉頰印著這多牽掛……”學生有的開始沉思,有的泛紅了眼眶,歌曲播放完畢后,我對學生說道:“同學們,母愛是一個飽含溫柔情意的永恒話題。無論你是年長年少,還是在天涯海角,永遠牽掛著你的永遠是對母親無盡的思念。下面,就讓我們聽胡適先生講講他與母親之間的故事,去感受母愛的偉大。”這樣,我通過在導入環節為學生播放與課文情感類似的歌曲——《燭光里的媽媽》,喚起了學生自己與母親之間的感人回憶,引發了學生的心理共鳴,這樣能使學生盡快進入課文文本內容的學習狀態中。
綜上所述,導入的作用好比一部戲劇的“序幕”和一首樂曲的“引子”,對于學生學習興趣的調動、探究欲望的激發和課堂教學效果的高低起著重要決定作用。所以,我們應該在充分認識課堂導入作用的基礎上致力于對課堂導入技巧的探索與研究,使課堂導入能夠充分發揮其自身的功能和價值。
參考文獻:
[1]吳向麗.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導入藝術[J].語數外學習(初中版下旬),2014(1).
[2]賴偉先.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導入呈現技巧[J].新課程學習(中),2014(4).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