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廣蘭
(內蒙古自治區烏蘭浩特市第五中學)
摘 要:培養學生良好的素質不僅有利于學生的學習,而且有利于學生今后的成長。從三方面談談培養學生良好素質:在教學中貫穿人文教育,培養良好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求知欲望;在教學中體現意志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
關鍵詞:良好素質;學習動機;學習興趣;意志教育
初中學生由于處于特定的年齡段,一般說來,其思想還不夠成熟,正處于發展完善階段。學生學習知識,不僅要依靠注意力、記憶力、觀察力、想象力等因素,還受到興趣、情感、動機、意志和性格等個人素質的影響。學生的學習活動是一個復雜的心理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素質不僅有利于學生的學習,而且有利于學生今后的成長。
一、在教學中貫穿人文教育,培養良好的學習動機
教學是師生雙方的活動,要使學生把知識轉化為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主要還是靠學生本身的積極思維。如果學生不愿意學習數學,甚至厭惡它,那么如何談得上積極思考,解決問題呢?因此必須重視對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培養,逐步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動機。在教學中注意將學習數學與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結合起來,有意識地向學生講述學習數學的重要性,指出數學是一門基礎學科,是鍛煉思維的良好活動。同時,結合教材內容,對我國古代數學家的偉大成就和突出貢獻進行宣傳,介紹他們熱愛科學、熱愛祖國的優良品格,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并使他們深深體會到為了祖國學好數學的光榮使命,從而調動起他們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產生強烈的求知欲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闡述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十分重要。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強大動力,它會對學生的學習效果及發展方向產生很大的影響,但在一般情況下,往往只有那些具備非常強的好奇心的學生才會產生自發的興趣,但很難長久地維持下去。因此,初中數學教學擔負著培養全體學生學習興趣的任務。在初一興趣小組訓練時,我給出了一個動手實踐題:同學們以每根火柴棒為邊長擺放正方形,觀察當擺放1個、2個、3個……正方形時,最少需要的火柴棒根數。題目一出,學生紛紛動手擺放起來。我讓他們思考擺放所得到的正方形與至少需要的火柴棒根數之間有什么規律,以此規律擺放100個這樣的正方形n個,分別需要多少根火柴棒。學生對此很感興趣,紛紛提出自己的思考方法。我因勢利導,鼓勵學生,通過幾次實踐,學生的好奇心逐漸變成了穩定的學習興趣,自身求知欲望不斷增強。
三、在教學中體現意志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
心理學告訴我們,意志是能夠自覺地確定目的,并且自己的行動會根據目的來進行支配與調節,將每一個困難克服,最終使自己的目的得以實現的心理活動。
在學習的漫長征途中,經常會遇到形形色色的障礙,學生只有具備了良好的心理品質,才能更好地跨過那一道道障礙。在初中數學教學活動中,對學生的堅強意志進行有意識地培養和鍛煉,讓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與個性品質,能夠使教學質量得到很大的提高。如“解直角三角形”一章,知識點瑣碎,公式較多,學生非常容易厭煩,甚至對這些公式都不想記憶。面對這一狀況,我告訴學生,我們學習的目的不是記憶公式,記憶公式是我們學習的一種手段,在記憶時不要死記硬背,要先理解公式,然后對其中的規律加以掌握,以水滴石穿的頑強毅力去進行記憶,這樣才能將公式記熟并將其轉化成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些充滿激勵性和引導性的話語,激起了他們爭強好勝的學習心理,培養了學生不屈不撓、拼搏進取的良好品質。
當然,教師本身對學生也有著不可低估的潛移默化的影響,我們要利用自身對數學學科的熱愛和學習、掌握知識的頑強毅力去感染和教育學生,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步培養良好的個人素質,為學生掌握知識將來更好地服務于社會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許洪芹.淺談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素質的培養[J].同行,2016(14):158.
[2]黃巨翠.淺談怎樣才能讓學生更好地去學好數學[J].科技創新導報,2011(23):167.
[3]張桂蓮.初中數學教學中要注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J].學周刊,2011(10):132.
[4]趙曉英.初中數學教學中數學思想和方法的滲透[J].學周刊,2014(4):201.
[5]蓋群.巧用“做數學”,創新初中數學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14(5):98.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