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萍
(新疆哈密市第十五小學)
摘 要:小學時代是培養學生學習習慣和解決問題能力的重要階段,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采用多樣化的數學教學方式,這樣不但可以開拓學生的思維,還能使學生學會用不同的辦法解決問題,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樹立強大的自信心,更加深刻地掌握知識,提高學習成績的同時也提高了教師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小學數學;方法多樣化;解決問題
小學時代,學生才剛剛開始接受新鮮事物和新的知識,這個階段也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時期,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應該按照新課改的要求,多樣化地解決問題,使學生能夠充分理解問題的多種解決方式,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而且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激發學生的好學精神,讓學生從小就能養成善于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良好習慣。
一、多樣化解決問題在小學數學中的重要意義
現階段,我國教育部門注重的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式的實施,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再是采用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而是更加注重以學生為中心,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教師采用多樣化的方法進行解決問題,學生能夠從中學會積極思考、總結經驗、發現樂趣,還能加強思維能力的培養,提高處理問題的能力。教師采用多樣化解決問題的方式可以將最簡便的解決方式呈現在學生面前,使學生能夠給尋找到更加快速、便捷的解題方式。
二、多樣化解決問題的具體實踐
1.引導學生自己采取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
大多數小學數學教師在為學生解題時,通常會把所有的解題方式一起告訴學生,這樣是不利于學生充分掌握的,教師單純地希望學生能夠將解題思路全部銘記在心,但是這種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往往會使學生感到厭倦,而分散注意力。這是不利于學生思維的開拓的。如果教師一直這樣教學,會使學生對數學產生反感情緒,不愿意學習數學知識,更不愿意自己思考數學問題,產生依賴性。這將嚴重影響教學質量和學生成績。所以,作為小學數學教師,一定要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首先增強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和愛好,然后采用引導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教學,不斷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和思維方式,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學習數學。
2.著重于新的解題方法的開發,并讓學生充分了解
在對數學題進行解題的過程中,教師應該重視新的解題方法的開發,使學生對新的解題方法有充分的了解和掌握,讓學生能夠從不同的角度理解題目。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分組合作,進行解題方法的討論,不同的學生會有不同的解決方式,同學之間可以互相理解和學習不同的解題方法,使學生的思維得到拓展。當然,在進行數學題解題的過程中,不能單單追求解題方法的多樣性,更應該注重的是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要對學生做出引導,不能任憑學生發揮,因為有時候學生想出來的辦法并不是正確的。
3.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方針
新課改強調,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方針,對學生思考問題的思路不強硬干涉和阻止,而是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和教育,不能采用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式進行知識的傳授。以往的小學數學教學方式,大多數教師是要求學生按照書本上規定的模式進行題目的解答,思考方式是比較單一和死板的。現階段,在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尊重學生思考問題的方式,將課堂時間交予學生,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進行問題的思考和解答。這樣能夠使學生培養獨立思考和開拓思維的好習慣,養成采用多樣化方式解決問題的習慣。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先自主學習,再進行引導式的教育以及課后課本重點的總結工作。
4.進行問題懸念的設置,引導學生進行思考
小學生剛剛接受新鮮事物,有較強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小學數學教師可以結合這個特點對小學生進行問題解決方式的傳授,可以設置一些問題懸念,充分調動學生的求知心理,使學生積極思考并尋找解決問題的方式,這就會使學生對問題的解決方式記憶深刻,并將其靈活地運用到之后的題目解答過程中。小學數學教師應該盡可能地選擇一些經典的題型讓學生解答,學生通過采用多樣化的解決問題的方式,靈活運用所學的知識和要點,可以充分證明自身的能力。例如,解答一些常見的方程式,教師設置懸念后,學生會積極進行解答,使潛在的能力得到充分激發,并從中得到學習的樂趣,達到既能提高學生成績又能開拓思維的作用。
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從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采用不同的解題方法為不同的學生進行講解,既要注意多樣化解決問題方法的有效實施,又要讓學生能夠充分掌握;要尊重學生選擇的解決問題的方式,運用一些先進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例如情境教學法,這樣也可以大大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有助于多樣化解決問題方法的有效實施。
參考文獻:
[1]黃福生.淺談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方法多樣化[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5(5).
[2]宋義臣.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方法多樣化的建議[J].中國校外教育,2015(26).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