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浩
(杜爾伯特蒙古族實驗小學)
摘 要:語文閱讀在教學中占據(jù)著重要的地位,但是如今閱讀教學在語文課堂中還存在一些不足。針對這些不足,提出一些有效的策略,來提高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讓語文課堂更高效、更精彩。
關鍵詞:語文閱讀;教學效果;策略
現(xiàn)如今,語文閱讀在整個語文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所占的課時越來越多,教師為了上好閱讀課,投入很多時間和精力備課,但是結果往往不盡如人意。原因是教師忽視了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和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在課堂上講解的時間過多,讓學生參與和理解的時間太少。本文主要分析和探討提高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方式和方法。
一、創(chuàng)設閱讀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很多教師在教學中注重字詞的積累、句式和修辭的練習,忽視了閱讀的重要性。在講解閱讀的過程中,把文章拆分成各個部分來教學,如此一來,一篇精彩的文章,就變成了有肉的骨架,作者的感情,也就是文章的精神和靈魂就不易被學生抓住,不容易被體會,這樣學生在學習閱讀時會感覺枯燥,不容易進入狀態(tài)。這時,我們要善于創(chuàng)設閱讀情境,來激發(fā)學生學習閱讀的興趣。但中小學生的社會閱歷不豐富,對文章情感的把握難免會不準確,就需要教師借助多媒體中的圖片、音頻等讓學生盡快進入學習狀態(tài),在講解課文之前,先讓學生通過多媒體了解寫作的背景,這樣不僅有利于學生體會作者的感情,也更有利于了解文章的行文脈絡,理解文章內(nèi)容。所以進入生動、形象的情境中,才會對閱讀更感興趣,更想深入地學習。
二、有感情地朗讀,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情感
中小學語文課本中的課文都有豐富的感情,寄托著作者的思想。學生培養(yǎng)了閱讀情感,多加強朗讀練習,才能體會作者的感情。并不是課本中每一篇文章都需要有感情地朗讀,在朗讀之前,需要學生分清哪些是重點課文,需要朗讀哪些重點段落、重點句子,在這些精華中提取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學生朗讀之前,需要教師有感情地示范,在朗讀時,教師的語言、動作,甚至語氣都對學生有很大的影響,學生能從教師范讀中掌握朗讀技巧,從而提升自己的朗讀水平。學生在自己朗讀時,細心品味文章的語言美、內(nèi)涵美,在欣賞中進入文章角色,更能體會作者的感情。通過朗讀,培養(yǎng)了學生的閱讀感情,在以后的閱讀教學中,效果會更好。
三、通過課堂提問,拓展學生的思維
在中小學語文閱讀課堂中,教師經(jīng)常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在講課的同時提出問題并自己解答,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漸形成對教師的依賴,不積極主動地思考問題。這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提問、討論等多種教學手段來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例如,我在教《賣火柴的小女孩》一課時,學生在朗讀課文時,我先提問學生:“賣火柴的小女孩一共劃了幾次火柴?每次分別看到了什么?”讀完課文后,我又問學生:“通過對課文的閱讀,你們知道了些什么?”“這時賣火柴的小女孩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反應敏捷的學生說:“讀完了課文,我知道賣火柴的小女孩生活很悲慘,我想知道其他孩子的生活也是那樣嗎?”還有的學生說:“我知道小女孩一共劃了三次火柴,分別看到了燒鵝、圣誕樹和奶奶,通過她看到的這些內(nèi)容,我們可以看出小女孩此時想吃東西,想念親人了。”……學生一個接一個地發(fā)言,我的提問拓展了他們的思維。
四、利用課文插圖,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
閱讀課文時,學生看到的只是一行行文字,無法構成畫面來幫助記憶。遇到有插圖的文章,就要充分利用,進入作者所創(chuàng)設的意境之中,看圖思考,理解作品的內(nèi)涵。小學語文課本的內(nèi)容比較豐富,圖文并茂,在閱讀教學中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插圖來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例如,《倔強的小紅軍》有幅插圖,描繪的是一名面黃肌瘦的小紅軍和一名關愛戰(zhàn)士的軍人。在讀課文時,通過他們的語言、表情和動作,結合課文中的插圖,可以展開豐富的想象。小紅軍真的不餓嗎?從哪里可以看出來小紅軍的倔強?戰(zhàn)士是怎么發(fā)現(xiàn)自己上當?shù)模拷?jīng)過大家的想象,小紅軍和戰(zhàn)士的對話和事情發(fā)展的過程仿佛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更加有利于學生理解課文,體會作者情感,小紅軍和戰(zhàn)士在學生心中的形象也更逼真、更具體了。
五、拓展課外閱讀,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
葉圣陶先生說過:“閱讀是寫作的基礎。”語文課堂中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習慣和閱讀的習慣。沒有日常語文知識的積累,語文閱讀能力也不會提高。所以,教師要鼓勵學生多讀書,通過課外閱讀來開拓自己的視野,通過課內(nèi)閱讀來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只有堅持不懈,持之以恒,才能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升自己的閱讀能力。
總而言之,提高語文閱讀教學效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教師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摸索,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利用多種教學方式,使語文閱讀課堂更有效。
參考文獻:
[1]劉瑞紅.新課改下的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探究[J].語文學刊,2015.
[2]張常偉.試論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果的主要途徑[J].劍南文學(經(jīng)典教苑),2013.
[3]葛明偉.突破重點、提高能力,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J].學周刊,2012.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