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星華
[提要] 實踐證明,區域物流業發展滯后于區域物流需求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區域物流資源的配置不合理。本文在對衡陽市物流業供給側資源配置現狀和問題進行總結和分析的基礎上,運用“互聯網+”理念對優化衡陽市物流資源配置進行探討。
關鍵詞:區域物流;資源配置;“互聯網+”;衡陽
基金項目:湖南省教育廳項目(16A033);衡陽市社科基金項目(2016D084);衡陽師范學院科學基金項目(15A08);衡陽市科技計劃一般項目(2015KG63);衡陽師范學院南岳學院教改項目(NJY20160)
中圖分類號:F251.2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7年3月21日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步入新常態,在經濟運行中供給和需求不平衡、不協調的問題日益凸顯,供給側對需求側變化的適應性明顯滯后的現象尤為突出。2015年11月10日,習近平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會議上首次提出了“供給側改革”,指出“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增強經濟持續增長動力。”物流業是連接供給側和需求側的紐帶,供給側的改革勢必牽動物流服務供給的改革。同時,物流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戰略性、基礎性產業,也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和對象。
在2015年3月5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互聯網+”行動計劃?!盎ヂ摼W+”代表著一種新的經濟形態,即充分發揮互聯網在生產要素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利用互聯網的理念和技術對傳統產業進行改造和升級,從而在我國經濟新常態的背景下,有效提升實體經濟的創新力和生產力,形成更廣泛的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和實現工具的經濟發展新形態。
目前,學術界已經有學者就新常態和“互聯網+”背景下我國物流業的轉型升級發展進行了研究。其中代表性的研究有:段雅麗回顧了2014年以來我國物流業的發展現狀以及物流業發展環境的變遷,提出了我國物流業未來發展的三個方向,即合理增長、整合創新和制度完善。丁俊發研究認為,物流業發展滯后是我國許多產業轉型升級發展的瓶頸約束,應該加快推進我國物流業的供給側改革,通過進一步放松物流業發展的管制、調節物流業的稅負,以及促進物流資源的合理配置來形成物流業發展的新動力。史錦梅闡述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內涵,分析了物流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總結了我國物流業在供給側結構上存在的主要問題,最后從五個方面提出了我國物流企業應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對策。張晶研究認為,要善于利用互聯網的優勢重塑我國物流業的運作模式,最終實現整個物流供應鏈的信息化。并以倉儲和運輸兩個環節為例,說明了互聯網技術的運用能夠有效促進物流業效率的提升。縱觀現有相關研究可以發現,物流業的供給側改革已經引起了學術界的關注,但是現有研究比較宏觀和寬泛,缺乏對于具體地區的案例研究。因此,本文就衡陽市物流業的供給側改革進行探討,研究如何運用“互聯網+”的理念促進衡陽市物流業的轉型升級發展,具備研究的必要性和研究意義。
一、衡陽市現代物流業發展現狀
衡陽市作為湘南地區的中心城市和中南地區的區域性物流中心,發展現代物流具有良好的區位條件。衡陽市政府部門對于現代物流業的發展也非常重視,先后出臺了許多政策措施鼓勵和扶持衡陽市現代物流業的發展。在內外條件的促進下,近幾年衡陽市物流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0%以上,占衡陽市服務業的比重約20%。目前,衡陽市有各類物流業法人單位3,100余家,物流個體戶32,000余家,規模以上物流企業50余家,其中有國家4A級物流企業6家,3A級企業5家,2A級企業1家。雖然近年來衡陽市物流業取得了較大發展,但是與國內和省內物流業發達城市進行橫向對比,還存在較大差距,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一)現有物流企業規模小、實力弱。目前,衡陽市沒有主營業務收入過億元的物流企業,過5,000萬元的企業僅有4家;沒有5A級物流企業,構成物流業主體的絕大多數都是中小規模的物流企業。而同時期長沙市的5A級物流企業有4家,4A級物流企業有23家。當前衡陽市物流業整體上呈現散、亂、小的經營格局。
(二)物流服務能力不強、水平不高。絕大多數物流企業僅能提供簡單的運輸和倉儲服務,缺乏流通加工、信息服務、庫存管理等物流增值服務能力,物流市場呈現“低端市場惡性競爭,高端市場不能滿足需求”的局面,物流標準化、規范化程度很低,大多數物流企業只能提供低水平的物流服務。
(三)物流基礎設施和設備建設嚴重滯后。絕大多數物流企業以人工作業為主,沒有現代化的倉儲設施和裝卸搬運設備,物流配套設施嚴重短缺。稍微大一點的物流企業所擁有的物流設備也普遍存在陳舊老化、吞吐能力弱的問題,相對先進的自動分揀系統、可視化叉車、冷藏車、低溫庫房、自動導引運輸車等物流設備使用率僅有約1/4。
(四)物流管理信息化水平低。絕大多數物流企業沒有自己的網站,物流企業與其潛在服務對象缺乏信息交流的平臺,物流企業的信息資源整合能力還非常低下,這導致了衡陽市物流業的低效率和高成本成為普遍現象。據估算,目前衡陽市的物流業費用占本地區GDP的19%以上。
基于以上衡陽市物流業供給側存在的主要問題,運用“互聯網+”的理念,提出通過優化衡陽市物流資源的配置,促進衡陽市現代物流業健康發展的策略。
二、基于“互聯網+”理念的衡陽市物流資源優化配置
(一)制定政策措施,引導和支持物流企業進行兼并重組,提升物流企業規模和實力,促進物流企業的信息化水平。由于絕大多數的物流企業規模小、技術水平低下,使得物流企業無法進行規?;洜I,導致物流成本的升高和效益的降低,效益低下使得企業沒有資金進行物流技術升級和信息化改造,形成了物流企業發展的惡性循環。因此,政府部門應該發揮宏觀調控職能,引導和支持物流企業進行兼并重組,促進物流企業由功能性物流企業向綜合性物流企業轉變,提高物流企業提供社會化物流服務的能力,增加物流企業的經營效益,使得物流企業有動力和能力進行企業的技術升級。
(二)科學規劃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先進物流設備的開發和引進工作。繼續加快和完善物流設施建設,形成物流業發展的良好硬件環境。對于物流企業的技術水平進行科學評估,鼓勵和扶持物流企業基于企業實際情況和市場需求運用高技術物流設備開展企業經營,對于那些進行技術升級較困難的中小型企業,鼓勵其進行破產重組。組建物流行業協會,在全市選擇若干高技術物流企業樹立為行業標桿,鼓勵標桿企業分享其開展高技術物流經營的經驗和措施,促進和帶動物流行業技術水平的提升。
(三)提高物流管理信息化水平。物流信息化是現代物流的靈魂,也是現代物流發展的必然要求。由政府部門主導,建立區域物流信息平臺,鼓勵物流企業運用先進的互聯網技術加強和物流市場需求的實時對接,推廣使用物流條形碼、RFID、GIS、GPS、EDI、ITS等先進物流信息技術,逐步實現物流信息的識別、采集、分類、傳遞、跟蹤和查詢等物流信息管理全過程的自動化,實現對貨物流動過程的有效管控,從而有效降低物流企業經營成本,提高物流管理效益。
(四)提高物流從業人員素質和能力。物流系統是一個“人機系統”,物流業從業人員的素質和能力對于物流服務的質量、效益和物流企業的形象有著重要的影響。由物流服務需求方的代表和物流行業協會聯合制定物流行業素質和能力標準,對于物流業從業人員進行定期考核和測評,對于測評不合格人員進行登記和培訓,督促物流業從業人員自覺提高自身專業素養,為衡陽市“互聯網+物流業”的健康發展提供人才保障。
主要參考文獻:
[1]段雅麗.適應“新常態”布局新未來中國物流業轉型升級正當時[J].物流技術,2015.2.
[2]丁俊發.加速中國物流業的供給側改革[J].中國儲運,2016.2.
[3]史錦梅.我國物流企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應對之策[J].中國流通經濟,2016.30.8.
[4]張晶.“互聯網+”為物流創新提供更多可能[J].物流技術,2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