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洪卿
【摘 要】新課改的實施為初中物理教學翻開了新的篇章,許多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不能適應現在的教學要求,這就要求我們老師去改變、去創新,這對老師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接下來,我將結合自己的教學,對于新課改之后的初中物理教學談談我的幾點體會。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物理;教學
在新課改實施之后,我們依舊可以看到很多老師還在堅守傳統的教學模式,同時,也能看到很多老師在積極改變、積極創新,去適應新課改。我覺得,對于傳統教學我們不能完全拋棄,而是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將傳統教學中不能適應現在教學的進行改進或剔除,對于傳統教學模式中仍舊有效果的方式繼續保留。同時,我們也要勇于改變、積極創新,讓自己的教學能夠適應新課改。
一、培養學生動手能力,課堂多進行試驗
在新課改下,傳統的老師一味對照課本進行講解的教學模式已經越來越不適合,新課改之后,對于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時,初中生大都具有強烈的實驗操作興趣,他們都希望自己能夠親手去做實驗。所以,我們一定要盡可能多地讓學生參與各種實驗活動。例如:在教授有關大氣壓作用的內容時,一開始上課我就直接開始實驗。我使用了一個預先用針在底部刺了一個很小的孔的空礦泉水瓶(學生不知道我刺了孔),在實驗時,我先用食指把小孔給堵住了,然后把空礦泉水瓶裝滿水,在水中把它倒過來,最后可以看到礦泉水瓶里的水仍然是滿的,這說明是大氣壓強的作用。然后我再讓學生上講臺來演示我剛剛做過的這個實驗,由于礦泉水瓶的底部有一個很小的孔,這樣他的實驗結果就是跟我完全相反的,這引起了學生們強烈的好奇心,激發了他們探究的興趣。而在講解概念、規律的時候,我喜歡讓學生們進行分組探究,或在講解過程中,進行演示實驗,穿插進行隨堂小實驗。這種做實驗的教學方式相當有效,不僅便于學生理解,還能使他們多思考,增加他們對這門學科的興趣,可謂一舉多得。
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新課改對于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有了更明確的要求,因此我們要還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讓他們成為課堂的主人。自主學習是一種與傳統的接受學習相對應的現代化學習方式,它以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通過學生自己獨立的分析、探索、實踐、質疑、創造等方法來實現學習目標。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由于物理是一門能夠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的科目,因此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對于學生物理成績的提高及將物理知識運用到實際具有重要意義。比如:在講解物質的幾種狀態的時候,老師可以給學生提前分好學習小組,老師可以在上課之前給學生留好一些可讓學生自己在家中或校園里能夠看到的現象,然后進行觀察與思考的問題,在上課時讓他們派出小組代表,發表本組觀點,最后再由老師進行集中講評。這種方式,既可以讓學生將物理與實際生活進行良好的結合,又能讓學生主動觀察、自覺思考,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三、轉變教學方式,增強學生學習興趣
1.觀看與物理有關的影視資料
很多的物理現象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是比較難以見到的,學生可能單從文字或圖片無法感受到它的魅力。但是卻有很多紀錄片將他們拍攝出來了,我們可以通過觀看影視資料讓學生們看到物理世界的奇妙。比如:我組織學生們觀看了電影《火星救援》,這是一部涉及領域比較廣的電影,其中包括物理、生物、化學等多個學科,多觀看這類作品學生不僅能夠學習物理知識,還能提高學習興趣。
2.開展物理知識競賽
在一個章節的內容學習過后,可以開展物理知識競賽。在比賽之前,先根據學生成績分好小組,盡量使每一小組實力相當。然后將比賽分成兩輪,一輪必答題,一輪搶答題,必答題答對得十分,答錯扣五分,搶答題答對得十分,答錯不扣分,在對某些物理現象等的題目作答時,不僅要答出現象,還要解釋這個現象為什么會發生,會在何時、何地,如何發生,沒有解釋完整,適當扣分。根據得分多少進行獎懲,獎懲可以與班級衛生等方面掛鉤。這種競賽可以督促學生上課認真聽講,課后及時復習,也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可謂一舉多得。
3.活動教學
除了在校內進行學習,老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開展校外活動,進行活動教學。比如:老師可以組織學生到科技館、天文博物館等場所進行學習,在進行活動活動之前,老師可以提前給學生留好問題,讓他們在活動地進行觀察思考,使活動的作用最大化。通過這種活動教學,既可以讓學生學到知識,又可以讓他們體會到物理世界的奇妙,讓他們對物理產生興趣。
總之,新課改一定會給教師們帶來挑戰,但同時,這也是一個機會,讓我們去改變、去適應、去創新。而我們一定不能墨守成規,要能夠接受新事物,勇于改變,讓自己更好地適應新課改。
參考文獻:
[1]譚勇,《對提高初中物理教學效率的幾點認識》,學術期刊《試題與研究(新課程論壇)》,2010年15期.
[2]朱曉偉,《概論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辯證關系》,學術期刊《科學與財富》,2010年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