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麗娟
【摘 要】小學時期是學生人生觀、世界觀以及價值觀形成的關鍵階段,德育工作的開展效果將對學生今后發展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小學班主任作為教育教學的重要人員,是德育工作的主要實施者,因此小學班主任必須要提高自身的素質水平,強化班級的管理,促使學生更好地發展,本文就新時期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徑進行分析研究。
【關鍵詞】新時期;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途徑
小學階段對于學生各方面素質的形成起到關鍵性的作用,小學班主任是負責班級教學管理的重要人員,其工作效果對學生產生重要的影響,并且關系到學校的穩定、和諧發展。小學班主任的工作繁重,不僅要教學,還需要育人,注重學生思想道德、行為習慣的培養,強化學生的德育效果,使學生能夠成長為更加優秀的人才。作為小學班主任應積極采取有效的措施,強化自身能力,將德育工作落實到實處,實現良好的德育效果。
一、新時期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現狀
1.功利化教育
如今社會中過分注重功利,教育功利化也逐漸嚴重。在長期的應試教育影響下,為了升學而進行知識學習的現象逐漸增多,教育功利化情況愈加嚴重。目前很多小學學校在教育工作中過分注重學生成績,教師家長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分數成績,對于學生道德素質培養卻不夠重視,德育工作中智育與德育工作沒有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德育工作的效果并不理想。
2.忽視學生主體性
小學德育工作應將學生作為主體,小學階段的學生個性明顯,氣質類型也存在差異,尊重小學生的主體性對于德育工作的效果實現是極為有利的。但是在實際的工作中,教師都是將自己作為德育工作的中心,忽視學生主體地位,學生的個性特點以及心理特征無法充分展現,德育工作的形式單一、僵硬,德育教育缺乏趣味性,學生對德育教育并不感興趣,使得德育工作失去應有的效果。
3.德育目標假大空
德育目標的假大空也是影響小學德育工作效果的重要原因,當前的小學德育目標設置與實際情況之間還存在一定差異,無法滿足實際需要,因而很難獲得良好的效果。小學德育工作的目標放在虛幻的境界中,學生只能想象虛幻的目標,德育工作無法落實到實處,也不能獲得好的教育效果,還容易使小學生失去動力與信心。
二、新時期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徑
1.了解學生心理,強化情感教育
小學班主任進行德育工作時需要注重了解學生的心理情況,把握好其情感變化,結合學生的心理問題進行針對性的指導。教學過程中班主任不僅注重課堂上的講解,還需要積極與學生溝通交流。可以課上與學生探討教學內容,通過提問的方法讓學生表現自我,強化課堂上的互動,增加師生之間的交流,減少陌生感和距離感。此外課下與學生平等互動,可以聊天、談心、做游戲,了解學生的心理變化,如果發現學生的心理上出現了一定的問題,就需要及時的疏導,明確出現問題的原因,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問題。注重情感的交流以及心理疏導的德育方法能夠很好的達到教育效果,與當前素質教育的需要是相適應的。
2.樹立學生榜樣,順利推進德育教育
班主任工作中,班干部是其重要的助手,可以幫助班主任管理班級紀律、組織班級活動等,德育工作中也需要積極發揮班干部的優勢作用,使其與班主任一起積極引導和規范班級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要使班干部的作用得到充分的發揮,班主任就需要科學選拔、積極培養班干部,可以競爭上崗,提高班干部的整體能力。在班干部競選工作中,讓有意競選班干部的學生通過發表演說的形式進行競選,在此考察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以及組織能力,保證選擇出的班干部達到要求。還可以推行班干部的輪換制度,使每一位學生都有機會擔任班干部。要使得班干部在德育工作中發揮出應有的作用,還需要班主任制定簡單的班干部執行手冊,依據相關的規章制度開展班級管理工作,使得班級德育工作順利推進,并在德育工作中提高班干部的能力素質。
3.強化教師魅力,潛移默化影響學生
在小學生看來,教師是十分權威的,教師是學生模仿的對象,教師的言行在無形中影響著學生。班級管理中,班主任能夠創造良好的班集體,塑造學生,提高學生的素質水平,使其形成良好的道德規范。小學生每天大多數的時間都是待在學校中,與班主任接觸的時間最長,班主任在學生的學習、道德的培養以及實踐活動中都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作為小學班主任必須要強化自身的素質水平,能夠在教學以及管理工作中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好的榜樣,要求學生做的事情必須要自己先做到,讓學生遵守紀律、懂禮貌,使用文明用語,班主任見到學生之后也要打招呼,尊重學生的想法和觀念,不嘲笑、挖苦學生,經常與學生一起打掃衛生、一起勞動。要求學生做作業時書寫工整,班主任自己在板書書寫時也要做到工整等。通過班主任自身的帶頭作用,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不僅能夠豐富學生的知識,還能夠強化班主任自身的人格魅力,更好地引導幫助學生,使其朝著更加積極健康的方向發展。
4.建設校園文化,發揮隱形教育作用
校園文化對于學生的形象也是潛移默化的,學校的教育熏陶作用是家庭、社會等所不能代替的,現代學校將歷史文化知識價值進行判斷、取舍,留下最好的部分傳播給學生。學校基礎設施建設需要做到布局合理,結構科學,配備齊全的設施,形成精美的造型,保證教育與藝術的結合,使得小學校園文化更加和諧、創新,在校園中醒目的位置上設置校訓、名人名言等,以此警示學生,班級中設置班訓鞭策學生,同時設置德行細則的櫥窗,在潛移默化中教育學生。同時充分利用學校德育基地的資源優勢,同時挖掘學校教育資源,積極開展德育教育活動,讓學生了解到道德的珍貴,使得校園環境的隱形作用得到充分地發揮,實現良好的德育教育效果。
5.積極開展家庭教育,強化德育效果
小學生的性格以及思想道德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家庭因素影響的,因此小學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需要積極與家長取得聯系,在學校中推行家庭與學校結合的教育模式,使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得以提升。小學班主任可以定期組織召開家長會,與家長溝通交流孩子的問題,對于個別家長需要單獨談話,讓家長能夠留出更多的時間關注學生,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班主任與家長的聯系可以通過微信等現代化工具及時聯系,可以向家長推薦優秀的教育資源,分享教育成果等,指導家長開展德育教育活動,讓家長形成良好的道德水平,嚴格要求自己,能夠為學生做好榜樣,使小學生能夠在良好的環境氛圍中實現健康的成長。
三、結束語
小學班主任是小學教育工作的重要人員,其工作內比較繁多、復雜,但是卻是極為重要的,作為小學班主任需要積極嘗試各種新的工作方法,樹立全新的教育理念,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將德育工作落實到實處,強化自身的素質水平,幫助學生掌握文化知識的同時還需要注重學生道德品質的培養,實現智育、德育的良好效果。
參考文獻:
[1]魏洪艷.新時期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分析[J].考試周刊,2013,54:190-191.
[2]陶新.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實施策略探討[J].好家長,2016,03:116.
[3]劉蜀民,甘霖.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中有效實施激勵策略的途徑分析[J].中華少年,2016,20:250-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