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
【摘 要】眾所周知,數學這門學科在眾多學科中,算是很枯燥的一門學科。初中階段的數學不僅在難度上有所提升,相對于小學數學題目的生動性,初中的數學題目就只剩下了一個個需要去記住的晦澀難懂的公式。這些導致了大部分老師的數學課堂無法生動形象,使學生對數學課程產生抵抗情緒,產生學不會數學的問題,因為學不會更加討厭數學,就此產生惡性循環。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才能夠去自主的學習數學。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就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學習興趣;教學研究;自主學習
一、傳統的教學模式
我們傳統的教學模式可以概括為填鴨式的教學,即老師在講臺上講,學生在講臺下聽。我們常常聽到周圍家長這樣教育自己的孩子:上課要好好聽課,不要左顧右看,不要和同學說話。可見這種傳統的以老師為主要角色,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教學模式早已深入每個人的觀念中。當然,在這里提出這種傳統教育模式并不是說它就一點優點都沒有,在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可以在有限的時間里同時向很多學生傳授知識,而且教師的思路不會被打斷。但是這種教育模式下培養出來的學生普遍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他們習慣在既有的安排下去學習,所有的認知都是“我們老師就是這樣說的”。常常聽到剛入大學的學生們感慨大學生活和想象中不同,還不如高中生活等等,之所以會生出這種感慨不排除大學散養式的教學模式讓他們無所適從。
傳統的教育模式一般會導致老師的教學與學生的學習無法接軌的情況發生。這種情況常常表現為上課不注意聽課,開小差,課下不認真完成作業。這種現象的直接后果是很多思維比較跳躍的學生從走神到聽不懂,課下又不及時鞏固,從而形成惡性循環的局面。
二、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1.利用數學本身的特征,激發主動學習興趣
數學因其本身特性,并不像其他學科那么的生動,但是數學的內容大多是有規律可循,學會并掌握這些規律,然后用其解答出來難題時的那種成就感難以用語言描述。因此在學習數學時,掌握其中的規律就變的尤為重要,這就要求教師在數學的教導中要特別注意去幫助學生如何生動的總結和記憶規律,激發學生對于數學的學習興趣。數學概念是前輩們透過客觀現象的表面,剖析其本質屬性而總結出來的。因此,對于數學概念的教導應該領導學生去領會概念所要表現的數學思想。
在日常生活中,數學知識的應用是相當廣泛的,同時數學在其他領域被應用的頻率同樣很高。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從數學的實用性吸引學生,使學生清楚的認識到學會數學能給生活帶來很大的便利,從而對數學產生極大的學習興趣。
2.根據學生的心理特征,培養主動學習興趣
從心理狀態發育的程度來看,初中生最容易被產生興趣的事物所吸引,而他們會因此對該事物進行關注、觀察、思考和記憶。因此抓住學生的興趣,才能更好的使學生對數學的學習由被動轉為主動。一個有趣味的問題可以吸引學生的目光,激發他們的解答欲望。因此教師在設計安排講課內容時,可以對經典的問題和備課內容結合學生們當下的流行元素進行推陳出新。使學生在接觸到的一瞬間眼前一亮,感到很新奇有趣,自然而然的學生的思緒就會隨著講課的進度一點點進行,使同學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另外在課下時間,可以開展數學競賽或是和數學有關的節目,這些都會受到學生的推崇,可以在玩樂的同時鞏固了學到的知識。
師生之間進行友好的情感交流,可以促進其自主學習的興趣。因為學生的感情很直接,它會直接反映在日常的行為里。我們上學的時候常常會因為某個老師的一句表揚而從此喜歡上聽這個老師的課,渴望再次被表揚,于是就更認真的學習這個老師的課,那么這門學科就會越學越好,形成一種良性循環;如果被某個老師批評了,那個年齡段還達不到很高的思想覺悟,不會自我反省,而是會產生一種這個老師討厭我的情緒,會變得不自信,慢慢的就不愛學習這個老師所教的課程。因此老師在平常的教課過程中,應注意鼓勵式教學;在課下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時,不應只關注資優生,還要對那些學習困難型的“學渣們”給予更多的關注,讓他們知道老師并沒有放棄他們,保護他們對于學習的興趣。多一點親切,少一絲嚴厲,融入學生的圈子,找到與學生的共同愛好、興趣,首先與學生做朋友,使課堂氛圍變得輕松活躍,使學生由喜歡老師變成喜歡老師所帶的課。
3.借助游戲形式激發學習興趣
寓教于樂,在游戲中學到知識。游戲相信是所有人都喜歡的活動之一,利用游戲的方式,將枯燥無趣的數學變得生動化,激發學生學習它的興趣,使他們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學到知識。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游戲創設一個具有挑戰性的情景,在這個情景里將學生感興趣的大量素材應用到游戲中,讓學生身臨其境的感受到在自己主場的感覺,自己處于一種主動的地位,從而慢慢的轉移到對于學科本身的熱愛,身心愉快的投入到學習中去。
4.利用操作材料激發興趣
利用數學模具進行輔助教學,讓學生在動手的過程中感知學習內容,在有趣的試驗中牢記學習內容。例如在學習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時,可以讓同學準備不同形狀的模型,通過模型的外觀去體會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5.用成功效應激發興趣
用成功效應激發興趣,所謂成功效應就是因為成功而自我肯定,因為肯定而感到快樂,因為快樂所以更加追求成功。放到本篇文章來說就是讓學生在不斷成功中自我肯定,感受那種成就和快樂,從而趨之若鶩,提高了對學習的興趣。知識競賽無論在學生學習中還是在成人的工作中都大受歡迎,就是因為它的獎勵代表的是在同類領域中的最高榮譽,是一種精神上而非物質上的滿足感,是對自己能力的一種肯定。這種成就感驅使著人們更努力,更進步,這就是所謂的成功激勵興趣。除了知識競賽,考試和教學過程中的對學生的階段性評價也能發揮出這種效果。
三、結束語
總之,教與學的過程是教師授業與學生認識世界的過程,它需要教師與學生的密切配合。作為教師,其需要營造一個輕松愉悅開放的學習氛圍,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主動的汲取知識。培養學生的學些興趣,使學生愿意學;協助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能力,使學生會學;在學生想學、會學的基礎上,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成就感,從而肯定自我,加重對學習的熱愛,逐漸形成良性循環。
參考文獻:
[1]李霞.自主學習-讓數學課煥發生命活力[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1.
[2]張榮娥.實踐自主學習,促進自主發展[J].教育實踐與研究(中學版).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