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荷香 楊加友
【摘 要】五年制大專生的數學教學問題一直是一個難題,本文從學習興趣的角度,分析了學生對數學課不感興趣的原因,指出應從教學和輔導的角度來探究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關鍵詞】學習興趣;豐富課堂;數學的實用性
五年制高職教育實現了中等、高等職業教育的有機銜接,從形式和內容上大大豐富了我國的高等教育。
《數學》是五年制高等職業學生的一門必修公共課,數學是提高文化素質,進一步學習有關其它專業知識、專業技能以及參加社會實踐的重要基礎和必不可少的工具,數學課程的教學任務是使學生在初中文化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和掌握初等數學、微積分學及相關專業所必須的課程教學。
但現在很多教五年制大專的數學教師普遍反映,數學課難上,學生沒有學習熱情。數學歷史上有這樣一個故事:公元前212年,阿基米德的家鄉敘拉古被羅馬人攻陷,當時阿基米德仍在專心致志的研究一個幾何問題,絲毫不知死神的臨近,當一個羅馬兵士接近他時,阿基米德讓他走開,不要踩壞了他的圖形,羅馬士兵殘忍地用刀殺害了他。
為了研究數學,生命也可以舍棄。可見數學是一個極其具有魅力的學科。如果問題不是出在學科本身,那么會是出在哪里呢?
從五年制學生本身的情況來看,原因可以分為以下兩點:學習能力問題和學習興趣問題。
學習能力問題:如果單從學習能力的方面來講,五年制的學生確實在整體上來說要比同年的高中學生弱一些,但是五年制大專的教材對比普通高中的教材,難度相近,對于學習能力比較薄弱的學生來說,有些力不從心。在學習初期可能就會因為數學基礎差的原因問題掉隊,從而導致以后都不能很好地跟著學習。
學習興趣的問題:這個問題就相對復雜了、有些是通過從小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有些是慢慢通過教學來體會其中的樂趣,而這與五年制大專學生的特點有關系:
(1)學數學枯燥無味:有很多學生認為,學數學就是單純地跟數字、公式打交道,比不上文科學習的文字優美,也比不上理科的其他學科的多種多樣;
(2)學數學沒有實用性:數學作為基礎學科,都是要學習數學的,并且根據專業的不同選擇的章節和重點就不同,只從表面上看到學習就是為了完成任務,學習了數學也不能在現實生活中解決問題,學生當然沒有興趣學習。
(3)以前的數學學習中有挫敗:還有部分學生,本來對數學還是很有興趣,希望能夠學好數學,但是因為學習能力問題,在數學的學習上多次挫敗,失去了學習興趣。學習能力需要通過長時間的不懈努力來得到提高,怎么樣讓學生有這樣的決心和行動呢?培養學習興趣就成了關鍵。
王梓坤院士曾指出:“數學教師的職責之一就在于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這等于給了他們長久鉆研數學的動力,優秀的數學教師之所以在學生心中永遠不忘,就是由于他點燃了學生心靈中熱愛數學的熊熊火焰。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紐斯說過:“興趣是刨制一個歡樂和文明的教育環境的主要途徑之一”,馮克勤教授認為:一個能激起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著迷的教師才是最優秀的教師,而只讓學生得高分的教師最多只能算合格教師。
數學這門學科有著它獨特的魅力,怎樣才能讓學生熱愛和對數學這門學科產生興趣是教師需要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
首先,要讓數學教學豐富起來。
教師多在課堂上介紹數學家趣聞軼事、數學概念的起源、古今數學方法的列舉等等,都能起到激發學生興趣的作用。美國數學家瓊斯,古希臘的數學家阿基米德,卡丹、高斯等人的故事、費馬最后定理等都是精彩有趣的歷史話題。即使在課堂上簡略提及一個問題的研究者、研究原因、最早的解決方法是什么、最后的解決方法是什么、最大的和最好的解法又如何等等,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因為學生對于人物、原因和最佳結果等有著天生的好奇心。美國數學家魏爾德(R.L.Wilder)認為:數學課堂上強調數學的技術是不夠的,要使學生被數學所吸引,一定要運用數學歷史知識。
早在1977年美國學者McBride和Rollins進行了一項為期12周的實驗研究,實驗對象是67名大學生。在一半學生組成的實驗組的每次數學課上,教師用5分鐘時間對數學史進行簡介,通過數學態度修正級的前測和后測,發現使用數學史知識的課程對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是十分有效的。
其次,要讓學生了解,數學并非遠離社會、遠離現實生活,學習數學并不是為了考試而已,數學其實是人類的一種文化活動,人人可學,人人可做。學習數習不是為了解決紙面上的問題,而是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和培養人的思維能力。
在教學上,教師要善于把數學原理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把數學概念用于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比如:我們學習分段函數,分段函數在日常生活中就有廣泛應用。例如:出租車公司定的收費標準:起步(五公里內)7元,超過5公里后每公里收費2.8元,就是用分段函數表示;再如郵寄包裹,每5千克內5元,超過5千克按每千克3元收費,也用到了分段函數。
還有統籌方法,這種通過重組、打亂、優化等手段改變原本的固有辦事格式、優化辦事效率的辦事方法是一種安排工作進程的數學方法。它適用范圍極廣泛,在企業管理和基本建設中,以及關系復雜的科研項目的組織與管理中,都可以應用。
在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培養他們從小事做起,從易到難的循序漸進的過程,讓學生成功解決一系列小問題的方法來鍛煉學生,表揚學生鼓勵學生,從而達到教學的目的。
五年制大專學生有其獨有的特點,讓教學方法多樣化、多元化,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達到加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和增強數學的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馮克群.數學教育的關鍵是徹底轉變觀念[J].高等數學研究,1998-11-15.
[2]趙玲.新形勢下高職高等數學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實踐[J].企業導報,2016(12).
[3]梁萌.高職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成功(教育),2013(06).
作者簡介:
余荷香(1965.1~),女,云南宣威,漢族,高校講師,研究方向:高職高專數學教學。
楊加友(1971.7~),男,云南富源,高校講師,研究方向:高職高專通用高等數學研究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