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娟+張璇+陳通旋
摘要:對貴州省境內香果樹現狀進行了分析,并針對其香果樹的生存狀況提出了香果樹種質資源的發展對策,探討了其香果樹的保護、應用價值和開發前景,以期對香果樹的野生資源進行保護、適度開發利用提供參考。
關鍵詞:香果樹;應用價值;前景對策
中圖分類號:Q949.78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7)07-0016-02
1 引言
香果樹(Emmenopterys Henryi Oliv.),茜草科香果樹屬植物,國家二級保護植物,也是我國特有單種屬珍稀植物,英國植物學家威爾遜在他的《華西植物志》 中把香果樹譽為“中國森林中最為美麗動人的樹”,具有很高的觀賞和科研價值。
香果樹在國內分布于甘肅、陜西、河南、安徽、廣西、湖北、福建、四川、浙江、湖南、江蘇、云南、貴州、江西、重慶等地。在貴州省除了黔西北海拔較高的縣區外,其余各地均有零星分布。其中在貴州省省會貴陽市,在開陽、修文、息烽、烏當、花溪、白云等地區縣有零星分布,并且大多數為幼樹。香果樹是我國特有的優良用材樹種,樹形優美、花色鮮艷、花香清逸、果實美麗、觀賞價值高,是一種具有巨大開發潛力的優良樹種。但目前對香果樹的開發利用仍處于空白階段,因此,香果樹的繁育栽培將起到很好的示范、帶動、輻射作用。
2 貴州省內香果樹生存狀況
2.1 香果樹在貴州境內地理分布
香果樹在貴州屬廣布種,除西部海拔高于1500 m地區外,均有分布,據目前所掌握的貴州省各級自然保護區考察資料表明,除石阡佛頂山自然保護區有成片的混交林群落外,其他均為零星分布。
2.2 香果樹在貴州境內垂直分布
貴州最低海拔為位于黎平縣地坪鄉水口,海拔147.8 m;最高海拔位于赫章縣韭菜坪,海拔2900.6 m。香果樹在貴州海拔600~1500 m的范圍內有零星分布。據香果樹之鄉石阡縣的調查,香果樹在貴州分布的最低海拔為529 m,最高海拔為1437 m,另據調查在貴州省最高在大方縣三元鄉勝發村,海拔1486 m。
2.3 香果樹生存現狀
2.3.1 香果樹樹齡結構
從現有資源的調查分析,目前貴州省內香果樹以大樹居多,在幼樹中以伐樁萌條居多。貴州省石阡縣2013年申報香果樹之鄉時的資源數據表明,在石阡縣境內的佛頂山自然保護區、石固鄉、青陽鄉、花橋鎮、國榮鄉、龍井鄉、坪山鄉、聚鳳鄉等有香果樹64392株,其中胸徑大于20 cm的有2796株,胸徑小于20 cm的有61596株,在胸徑小于20 cm的植株中僅有約20%的為種子萌發的植株,而其余的80%為伐樁萌條或根萌條。另據《甕安縣種子植物資源》,據野外線路調查統計,甕安香果樹資源不足1000株,其中朱家山保護區約100株,最大的植株高約15 m,胸圍130 cm,平均冠幅約12 m;茶園路邊3株,平均高6 m,胸徑23 m,平均冠幅4 m×5 m,其余的均為萌發枝和幼樹。
2.3.2 香果樹種子萌發生長能力
香果樹是一種很特殊的植物,一般樹齡在30年以上的壯齡樹才能開花結果,7~9月開花,10~11月果實成熟,且每隔3~4年才結實一次,據筆者調查,2011~2016年期間,僅2014年在烏當區、黎平縣、德江縣采集得到果實;且種子極為細小,據實驗測定香果樹種子千粒重為0.35~0.58 g。香果樹種子在實驗條件下,種子萌發率達90%以上,但在自然條件下,由于種子細小而質量輕,在自然環境中較難著地與土壤接觸,著地生長;香果樹的種子細小、種子萌發所需營養物質極少,在種子萌發后所需營養物質缺乏,出苗后極易出現在子葉期化苗現象;在幼苗期由于雨晴交替頻繁,氣溫忽高忽低以至苗木易感染猝倒病、根腐病、立枯病,導致苗木在生長過程中數量銳減,從而導致現在的香果樹多為大樹、古樹。
3 香果樹發展對策
3.1 香果樹解決育苗瓶頸
3.1.1 適時采種
香果樹具有獨特的結果習性,一般2年或4年結實一次,可以在果實成熟后立即采收,否則果實裂開后,種子受風力作用隨風散落,導致采收不到種子。
3.1.2 種子處理
種子采收后,由于香果樹種子具有后熟作用,可將種子用干凈的尼龍采種袋收集,進行層積處理。
3.1.3 苗期管理
育苗前,種子用赤霉素400 mg/L處理后播種,土壤用高錳酸鉀0.1%溶液或敵磺鈉進行消毒。苗床應選擇地勢較高,土質較肥沃,不積水的地塊進行,整地過程必須精細,床面的土壤要過篩,床面要平整;由于香果樹的種子細小,種子可用河砂、山砂、草木灰拌和進行播種,覆土用過篩的細土進行覆蓋,厚度為0.2~0.3 cm,出苗后由于幼苗弱小,可進行適當的遮光處理,用噴霧器噴霧澆水,以防止水滴將幼苗沖翻根。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在幼苗長到4片葉期后移至營養袋中集中管理,待留床或袋養2年生,幼苗苗高到達60~100 cm后方可進行移栽。
3.1.4 種植技術
挖坑:根據樹體的大小,挖深度為50~60 cm,40~60 cm見方的坑。
起苗和運輸:一般香果樹要帶土移栽,比如1 m高的樹,需要挖40 cm的樹盤,并用草繩進行土球包裝,方可運輸。
定植:栽植填土時,苗木需用甲基硫菌靈、甲基托布津等進行殺菌消毒。栽植后如果有條件,應將土壤澆透水,適當的遮陽。由于香果樹怕干旱,忌水澇,所以樹盤周圍應盡量排水良好。
3.2 擴大種植面積
目前香果樹的種植,由于存在種子收集的困難和育苗技術的瓶頸,在貴州僅貴州省林科院進行小規模的育苗試驗和貴州省林學校進行推廣種植試驗外,省內其他區縣尚未開展此項工作,因此為擴大該物種的種質資源,應在分布區內進行育苗種植,并通過記錄、分析、總結,形成一套完整的技術資料或技術規程。
4 結論
4.1 貴州省香果樹的保護價值
4.1.1 香果樹的保護是植物多樣性的需要
香果樹是我國單種樹屬珍稀有植物,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和科學研究的價值。香果樹長期的被人為破壞,從而造成其資源量的銳減。加強人工繁育、種殖,擴大其種質資源,提高民眾對珍稀樹種的保護意識,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科學意義,也是生物多樣性保護的迫切需要。
4.1.2 香果樹的保護具有社會價值
香果樹是我國現今瀕危珍稀樹種,也是常見的古樹,它的存在具有一定的文化內涵,在歷史的見證下,香果樹生長的那個區域的風土人情、民族文化,都能成為故事、傳說甚至科學研究的寶貴價值。
4.1.3 香果樹的保護具有生態效應
香果樹作為大樹,其根系發達,龐大的冠幅構成濃郁的空間,在保持水土、調節小氣候、美化環境、涵養水源等方面,發揮著巨大的生態效應。
4.2 香果樹的應用價值和發展前景
4.2.1 香果樹的自身價值
(1)材用價值。香果樹是一種優質的木材,它的材質中心材和邊材材質區別不大,顏色白色,紋理較直,輕軟且容易加工,是裝飾品、工藝品、家具、雕刻材料的最佳材質。在古代曾作為很多廟宇和道觀內神像的雕刻材料,具有“神木”之稱。
(2)藥用價值。香果樹的葉片中含有多種次生代謝產物,如生物堿、黃酮、總酚、綠原酸、游離氨酮等;它的枝干也含有多種化學成份,如乙酸酯、胡蘿卜苷、傘形花內酯、蒲公英賽酮等。這些都是極為珍貴的中藥材。用香果樹的樹皮和根部切片入藥,能達到治療嘔吐、反胃、呃道等疾病。
(3)園林景觀價值。香果樹的樹姿優美,樹皮的花片剝落時猶如龍鱗般,粉紅色的葉柄和幼枝,較大的葉片,綠色而具有光澤,花朵味道芳香而大,在盛夏7月季節,花香飄逸,令人賞心悅目。到了秋季,香果樹的果實由青色變為紅色,由淡變濃,仿佛似一個一個的紡錘倒掛在枝頭,具有脫俗的氣質,成片或叢片的群落,有極佳的園林景觀效果。
4.2.2 香果樹的發展前景
由于香果樹結實及種子的特殊性,開發和利用尚處于探索階段,應建立人工栽培基地,在保護野生植物資源的同時,提供大量的資料和場所給科學研究,還能收獲到較好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最終能減輕野生香果樹種子采收的壓力。對香果樹的野生資源加以保護,適度的開發與利用,具有深遠而現實的意義。
參考文獻:
[1]王守超,余波強.貴陽市種子植物種質資源[M].貴陽:貴州科技出版社,2010.
[2]黃萬清.石阡縣森林植物種質資源[M].貴陽:貴州科技出版社,2012.
[3]尹德俊.甕安縣種子植物種質資源[M].貴陽:貴州科技出版社,2010.
[4]鄧錦光.黔東南常見森林植物圖譜[M].貴陽:貴州科技出版社,2012.
[5]羅 楊.貴州習水保護區科學考察研究.[M].貴陽:貴州科技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