諶延明
工作了三十多年了,對于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還是有些體會的。年輕氣盛時,心浮氣躁,所以簡單易行的辦法用得多一些——嚴字當頭,體罰一類的事沒少做;后來年紀大了,個性的棱角被磨得差不多了,對學生的教育方法、觀念自然有了些變化,柔和多了。這時發現學生對我也喜歡多些了,于是,悟出了一些心得 ——“愛”是教育工作者教育學生的一劑良方。
一、從“愛”開始
一位教育家說過:一切教育只能從愛開始。有了對學生發自內心的愛,就能平等地對待學生。愛是教育的靈魂,有愛才會寬容,有愛才會尊重。
吹胡子瞪眼睛的事很簡單,誰都會做,也許能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做過之后,這時候你是個“合格”的嚴師了。但當你用威嚴把自己包起來的時候,學生也許會怕你,但肯定會疏遠你,甚至內心恨你。這樣做時老師一般都認為,我批評學生是為了他好,是為了能讓他及時發現自己的錯誤,但結果常適得其反,會造成學生對老師的教育產生反感,他們不但不接受批評,反而有可能自暴自棄,破罐破摔。
不去思考教育的有效性,學生又怎會喜歡你?
所以,要愛字當頭。教師要以父母的心態去愛學生,以朋友的心態去理解學生,以為人師表的心態去引導學生,做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
當發現一個學生上課時將頭伏在課桌上,可能有兩種解決方法:一是嚴肅地點點名,提醒一下,如果那是個一貫調皮的學生,甚至還會有更簡單、激烈的處置方法;另一種方法是走近他,摸摸他的額頭。這輕輕地一摸,若是生病的孩子會感受到父母般愛的溫暖;若是真上課走神的學生也會心悅誠服地接受這一特殊的批評。
心中有愛了,言行會自然把這種愛表現出來,這時學生自然就會親近你,愿意與你交流。課間當你在教室里多逗留一會兒,就會有一群學生圍攏在你身邊,你若聊起一個他們的話題,他們就會嘰嘰喳喳地和你聊天,向你傾訴。這時,他們已經把你當成了朋友了。
當然,愛學生并不意味著不批評管教。對待犯錯誤的學生我首先肯定他的優點和長處,其次要嚴肅地指出他的問題與不足,決不能姑息錯誤,否則會使他們產生教師放縱的誤解,養成不好的習慣。只有把“嚴”和“愛”結合在一起,新型和諧的師生關系才會得以構建。
二、用幽默拉近和學生的距離
教師的幽默,可以和諧師生關系,增強教師魅力。幽默可以使教師產生親和力,幽默是師生關系的“潤滑油” 在課堂教學中間或來點幽默,猶如興奮劑,可以調節學生的情緒,驅散學生的疲倦感,點亮學生的注意力。
發現課堂氣氛有點沉悶時,你可以敲敲講臺,弄出點聲響警醒學生,或是發一通牢騷,把學生數落一番;你也可以開一句玩笑說:我發現我今天的講課起到了一種催眠作用,我感到很意外,不知道自己還有這樣一種特異功能。于是,老師笑了,學生笑了,也許課堂氣氛也活躍了。
幽默的老師通常都很受學生的歡迎,時不時讓氣氛輕松一下,不但能提高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還能改善與學生之間的親善關系。
一位學生上課走神了,老師在臺上講,他在座位上畫畫。老師當眾“表揚”他:你看某某同學聽講多認真,在專心做筆記呢。大家轟然一笑,他也羞紅了臉,不好意思地微微一笑,坐正了聽講。
一位老學者說過:“幽默是教學的得力助手。幽默可以使語文學習化難為易,幽默可以使課堂氣氛和諧融洽,幽默呆以使師生心靈對接溝通。教師笑著看學生,學生就會笑著看老師。”事實確實如此。
三、構建民主和諧班級氣氛
民主和諧班級,能夠促進班風、學風的形成;能夠使學生的心靈得到舒展,精神上得到愜意;能和諧師生關系,把老師看作他們的一員,能夠健全學生人格,使他們健康成長。
教師不要輕看了現在的學生,認為他們年紀小,不懂事。其實他們懂得很。他們從小從各種渠道接受廣泛的這會、科學、文化知識,受到民主、公平觀念的熏陶。所以,教師應改變觀念,轉換自己的角色,淡化“管理者”意識,創造一個和諧,民主、寬松的學習、生活、工作空間。如班級規章制度的制定,班干部的選舉任用,班級文化建設的構思,班級財產的管理,各種評比、表彰、榮譽的產生等都應讓學生參與進來,讓他們成為班級的主人,有強烈的責任感、集體榮譽感。
總之,教師要積極想辦法,善于思考,營造一個寬松、融洽、和諧、民主的育人氛圍,使學生都能夠積極健康的成長。和諧的班級就是一個和睦的大家庭。在這些基礎上,每個人都可以在和諧的教育的氛圍中愉快地學習,在和諧的興趣樂園中陶冶情操,在和諧的師生關系中健康成長!
綜上所述:師生間應該“課上是師生,課下是朋友”的關系,教師與學生應該“互相尊重,互相理解”。 總之一句話:從愛開始,才能以愛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