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宏
摘要:經濟日漸發展促使科學經濟進步,中職計算機教學面臨著非常大的挑戰。作為自然科學,計算機教學更加注重培養專業實踐能力,行動導向教學模式對提升中職學生計算機實踐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作為一種先進的職業教育理念,行動導向教學模式顛覆了傳統教學形式,彌補了傳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升教學針對性以及教學有效性。本文對行動導向教學模式在中職計算機教學的必要性作了分析,提出了行動導向教學模式在中職計算機教學應用對策,為提升中職計算機教學質量打下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行動導向教學;中職;計算機教學;必要性;對策
從近些年的發展來看,經濟社會日漸發展促使社會提高了對人才的要求,傳統的教育理念以及傳統教育方式已經無法滿足現代化中職院校教育需求,中職計算機教學改革勢在必行。隨著計算機普及率不斷提升促使管理工作部門的自動化程度不斷提高,因此,計算機操作人才的需求非常高,中職院校旨在于培養技術型以及實用型人才,對辦公自動化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
一、行動導向模式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的必要性
隨著計算機在社會各個行業普及效率不斷提升,在人才招聘中也更加注重計算機的操作能力方面的考核。計算機教學成為中職院校教師的關鍵課程,這就為中職院校計算機技術實踐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還需要結合社會發展需求提出針對性教學對策,培養學生操作能力以及計算機基本知識,盡可能滿足社會發展實際需求。作為一種教學整體性要求非常高的課程,行動導向教學模式主要是根據教學內容,為學生營造教學相長的教學情境,實現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有效互動,培養學生理論知識能力以及實踐能力,提升學生就業競爭力。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行動導向教學模式對職業教育提出了巨大的挑戰,對提升中職學生綜合能力以及全面素質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導向性教學模式倡導綜合學生的腦、手和心,發揮職業活動導向性作用,堅持人本位教學方式,提升學生綜合職業能力。在職業院校計算機教學中運用行動導向教學模式非常重要。從目前職業院校計算機教學來看,大多數計算機課堂需要堅持傳統課堂教授形式,通過講練結合的方式,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教師仍然居于主體地位,學生在課堂居于被動地位,學生缺乏學習興趣,只是為了考試而學習,學生缺乏計算機綜合能力和創新能力。信息時代日漸發展促使現代生活節奏發展非常快,專業知識更新速度更快,特別是計算機教學。與其他課程相比,計算機教學更加強調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二、行動導向教學模式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對策
1、因材施教,提升學生就業競爭力。隨著辦公室辦公自動化程度的日漸提升,計算機技術具有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中職院校需要結合行業發展需求來更新教學內容,提升學生的就業競爭力。計算機教師需要明確自身肩負的重要責任,注重社會實踐,更新專業知識體系,結合社會發展需求來進行教學,提升學生技術能力,通過課堂教學與社會實踐相結合,提升學生綜合素質。例如,中職院校會計專業學生在EXCEL學習過程中,教師不僅需要教授學生會計專業相關的max( )、sun( )以及min( )等函數,還需要注重傳授學生與專業相關的內容,諸如,統計學方面的count( )、lookup( )等等。教師需要結合中職院校辦學特色,刪繁就簡,調整教學計劃,結合學生實際情況來設計教學內容,促使學生初步了解教學內容,進而不斷滲透,提升中職計算機教學效率。針對非計算機專業學生,教師需要促使學生了解基礎理論知識,通過了解計算機體系以及結算及構成等,深入認識計算機工作,促使學生深入認識計算機工作,提升中職計算機教學效率。
2、多樣化教學,提升中職計算機課堂教學效率。行動導向教學模式轉變了單一化課堂傳授方式,根據教學目標采用針對性教學方式,提升中職計算機課堂教學效率。教師可以利用案例教學法來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以及學習能力。在Flash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對于Flash軟件的功能以及應用方式非常的熟悉,但是傳統教學中,教師照抄照搬教材實例,并沒有引導學生了解應用軟件到底是做什么的,如何做出更有特色、更有新意的作品。例如,在進行電子相冊設計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來選擇案例,在技能點以及知識點講解過程中,可以預先為學生播放一個Flash作品,鼓勵學生積極思考。教師需要注重理論與實際相關聯,鼓勵學生充分利用生活素材,設計動畫案例,促使學生創造出更好的作品。在學習過程中,教師需要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來進行思考與嘗試,提高學生學習熱情,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發掘現實生活的題材,提升學生的創造能力以及學習能力。教師可以注重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利用項目教學法提升學生綜合職業能力。
3、設置教學情境,營造更好的教學氛圍。在進行計算機教學設計以及教學實施的過程中,教師需要結合學生實際情況營造更加完整、更加真實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情感反應,鼓勵學生積極投入到計算機學習中,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在學生進入到教師營造的教學情境中,學生具有非常高的學習熱情,進而全身心的投入到課堂學習中,提升學生的職業技術能力。例如,在進行文字修改處理的自動保存時間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設置一個統一時間關閉系統的情境,學生需要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文檔輸入工作,這與學生日常生活具有非常密切的關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難免會面臨著機器故障,通過設置這個與生活密切相關的情境,能夠促使學生尋找最為有效的解決方式。
三、結語
在中職院校計算機的教學過程中,行動導向教學模式符合新課程改革要求,有利于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創新能力以及自主學習能力,提升學生綜合能力。教師需要明確自身肩負的重要責任,結合教學內容以及學生具體特點,采用多樣化教學方式,培養學生計算機技術實踐能力,為學生未來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在實施行動導向教學過程中,需要充分調動學生的腦、手與心,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以及綜合素質,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以及本位價值,實現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升學生綜合實踐能力,根據學生個體性差異采用多樣化教學手段,激發學生計算機技術學習熱情,提升學生技術能力,進而更好的滿足科學技術的發展需求,培養出符合社會發展需求的職業技術型人才。
參考文獻
[1] 李佳瑋.試析中職計算機教學中行動導向教學方法的應用[J].中國電子商情:科技創新,2014(09):101-101.
[2] 趙凌燕.行為導向的教學模式在中職學校計算機基礎教學中的實踐[J].課程教育研究,2016(02):37-38.
[3] 姜德根,魏國生.中職《計算機應用》行動導向教學設計的探討與案例[J].電子世界,2013(07):174-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