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波
摘要:多媒體教學目前已經被越來越多的老師接受,本文就當前小學語文的多媒體教學過程中的優缺點進行了研究和探討。在看到多媒體教學優勢的同時,我們也應當注意到多媒體教學不足的地方。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做到揚長避短,在教學中合理利用多媒體教學,為提高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效率提供充分的條件。
關鍵詞:小學;語文;多媒體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社會已逐步進入了信息時代。多媒體教學作為現代化教育的一個標志,越來越受到重視。小學生因為年齡特點,他們主要為形象思維,在直接的視覺刺激下容易對聲音、形象、色彩等信息引起注意。具有聲像同步、動畫演示等特點的多媒體教學,可以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積極性,讓學生在課堂中輕松、自主地學習,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一、以新的教育教學理念,構建創新型的課堂教學
現代教育的改革,其根本是教育思想的更新和教育觀念的轉變。新的教學形式,必須體現新的教學理念。語文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以語感實踐為主線,實現由“語言研究型”向“語言學習型”的轉變,加強語文實踐能力的訓練、創新思維能力的開發和健康個性、健康人格的培養。然而,當前的部分語文教學雖然使用了多媒體,但教學模式依舊是教師講、學生聽,教師演、學生看,這樣做看似熱鬧,實則學生被當成可隨意填塞知識的“容器”了,無論課件制作得多么漂亮、手法多么新穎,結果都是對教學資源的浪費。畢竟多媒體還是有它自身的固有的缺陷,它過多地出現,有礙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和對語言文字固有的個性化理解。因此,我們在更新教學手段的同時,更要更新教學觀念,并正確領悟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改進教學方法,構建新的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教學機制,真正實現以教師為主體向以學生為主體,以知識為中心向以能力為中心,以課文分析為主線向以語感實踐為主線的轉變。
二、應用多媒體教學,有效提高課堂效率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多種感官并用,學習效率最高,這是已被科學實驗和教學實踐證明了的規律。利用現代教學手段中的圖片、文字、聲音、色彩、動畫等,可以多角度、全方位地豐富學生的感知,使學生披文入境,視聽并舉,身心投入,左右腦并用,對學生的思維的訓練更趨靈活、全面、立體。特別是生動多變的畫面,開心啟智的音樂創設了教學的情境,增強了教學內容的形象性和動態感,使學生耳、目、口、心各種感官都得以激發,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率。小學語文教材中有好多文章有它特定的歷史條件和社會背景,為了激起學生學習課文的濃厚興趣,更好地去理解課文,必須要向學生介紹課文的背景材料。而傳統的語文教學往往是由教師依據教學參考書提供的一些材料灌輸給學生,這樣學生無法自主參與學習,只能被動地接受一些單一的知識。如果在學習課文前,布置學生利用網絡去尋找有關的背景材料,課前解決一些疑難問題,也為課堂教學作好了鋪墊。
三、提高朗讀
朗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內容,如何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是非常關鍵的問題,因此朗讀教學歷來成為困擾廣大語文教師的一個難點。因為在朗讀中作為教師想能做到像“朗讀家”和“表演家”那樣是很難的問題。而借助多媒體的整合,這一難點就會出現轉機,也會很好地得以解決。教師可以利用朗讀錄音進行教學,它能夠把書面的文字語言轉換成響亮、清晰的語音,恰到好處地再現語言、節奏、格調乃至蘊含的情趣、意味,朗讀家的朗讀確實能給學生提供在語言、節奏、語氣、語調和情感等方面的標準示范,并且還可以反復地播放訓練。小學生非常喜歡模仿朗讀,在名家范讀的指導下,學生會感興趣地朗讀著,這種朗讀形成了習慣,自然也會出現“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的效果。這對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欣賞都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通過朗讀教學不僅可以使語文課充滿意境之美,更重要的是大大提高了語文課堂的效率,同時也提高了教學質量。
四、解釋疑難問題創設巧妙的突破
語文教材中,有些內容比較枯燥抽象難以理解,盡管老師講得口干舌燥,學生還是不知所以然。在教學中,可以適時利用多媒體將課文中抽象的內容、教學的重難點化難為易,以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感官去感知知識,從而增強語文教學的直觀性、形象性和生動性,為釋疑解難創設巧妙的突破口。如《春雨的色彩》,學生認為春雨不就是無色的嗎!還會有什么顏色?通過漂亮的畫面,三只小鳥關于春雨到底是什么顏色的對話展現在學生面前。同時,學生通過小鳥間的對話,馬上想到春雨不光是燕子說的是紅色、麻雀說的是綠色、黃鶯說的是黃色,春雨還可以是五顏六色的,因為它落在花園里,花兒有橙色、藍色、紫色、白色等。這樣,改變以教師分析為主,學生被動接受的靜止平面的教學方式,使平常的教學跳出時空的界限,學生迅速進入動態的教學環境,從而學得生動活潑,學得興趣盎然,同時,課文的難點也在不知不覺中巧妙地化解了。
五、運用多媒體注重拓展,深化學生體驗
想象力的基礎首先是豐富的感性知識。其次還要有對具體形象的生動語言描繪的能力和對感性知識重新組合的能力。電教媒體能給學生提供豐富的感知表象,教師不失時機地利用這些感性材料,培養學生語言的描繪能力和組合某種形象的能力,讓學生充分展開想象的翅膀,在求知的天地里翱翔,決不可滿足于僅僅利用感性材料達到教授知識的階段.如《可愛的西沙群島》一文,這是一篇介紹我國最南端景色的課文,有海灘、海底、海島許多美麗的地方。課堂上如何融趣味性、生動性為一體進行教學是至關重要的。我在課件制作中搜集大量的西沙群島的圖片及錄像,在讓學生自主學習課文的基礎上,觀看神秘的海底世界和充滿生機的島嶼,從而歌頌我們的祖國有如此美好的景色。對小學語文多媒體教學顯示的優勢和存在的弊端,我們應該一分為二地看待,對于多媒體使用顯示出的優勢不能過度夸大,對于其存在的弊端也不能一味否定和排斥,只有切實將學生的健康成長和發展放在第一位,才能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真正實現多媒體的有效合理利用。
參考文獻
[1] 徐愛英.多媒體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J].今日科苑.20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