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光朋
摘要:中職數學的教學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方面要充分體現中職特色。這就需要我們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材施教,讓學生享受學習數學的樂趣,從而提高學習數學的積極性。通過對目前中職數學教學的現狀做了分析,在中職數學課改中,必須轉變觀念,實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改進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關鍵詞:中職;數學;課改;學習興趣
眾所周知,進入中職的學生成績普遍不好,數學成績有甚,其數學課的教學難度可想而知。中職數學教學不同于普通高中數學教學,它是職業教育中的文化課,而非專業課。面對如此現狀,中職數學教師應該如何?
一、中職數學教學現狀
教學內容上,數學課與專業課的設置界限分明,缺少學科間知識的相互聯系,課程的內容設置沿用著普通中學的教育課程設計,使得老師在數學課的教學方法上比較單一,以課堂純理論教授為主,滿堂灌,然而中職學生的生源決定了學生的文化基礎知識比較薄弱,對文化課的學習相當排斥,學生沒有主動學習數學的愿望。了解原因,基礎差是一方面,但更主要的原因是覺得學習無用,脫離實際,導致教師難教、學生難學,教學效果差。教材選用上,我們是中等職業院校,教材應該具有“職業”特色,各專業應該選用與該專業相匹配的數學新教材,而到目前為止,我們所使用的均為中等職業教育規劃教材,數學教學與專業嚴重脫節,使得學生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習興趣缺乏,不知所學數學有何用。
二、中職數學改革的方向
1、從理念上突破傳統教學觀念的束縛,實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第一,改變傳統的教育觀。傳統的教育觀,學生完全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長此以往,我們的學生將逐步喪失自主學習的能力,成為缺乏創新精神的一代。而我們進行課程改革,就是要改變這種被動的依賴狀態,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而數學課程要有服務于專業課的獨特功能,應以學生為本。
第二,改變傳統的數學教學觀。傳統的數學教學中往往采用:定義、定理、公式變形,從抽象到抽象,使學生覺得學無用處,枯燥無味。中職數學要與社會生活緊密聯系,多與專業知識、技能緊密聯系,使學生學有興趣,學以致用。這是中職數學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2、改進教學方法,培養中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第一,注重生活實例,有利于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提高。數學與人類生產、生活的需要息息相關,滿足社會生產和生活的需要是數學教學的根本目的,也是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教師要根據每個教學環節,介紹與數學有關的現實生活中的一些具體例子,如:在學習了函數以后,我在課堂上出了如下一道練習題:一家旅社有客房300間,每間房租20元,每天都客滿。旅社欲提高檔次,并提高租金。如果每間房租增加2元,客房出租數會減少10間。不考慮其他因素時,旅社將房間租金提高到多少時,每天客房的租金總收入最高?隨后學生在教室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最后,我對這個數學問題進行了講解,讓學生真正體會到原來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要用到數學知識。
第二,創設數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探究性教學中,教師要根據課堂內容,尋找可以激發學生興趣的數學材料,創設出數學問題情境,用富有趣味性的語言講出來,讓學生發現問題并懷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參與其中。如果數學情境創設得好,可以吸引學生主動地參與學習。比如在講等差數列的求和公式時,可以給學生講講大數學家高斯小時候巧解數學題“1+2+3+??+100”的故事,并趁機提出“如果你是高斯,你將如何解題”的問題,學生們都會躍躍欲試,爭著回答問題。在這樣良好的氣氛下,很自然就開始了求和公式的推導,并且有了這個從特殊到一般的過渡,對于等差數列求和公式的推導過程,學生也會更容易理解。為了加深學生對等差數列求和公式的印象,我在課堂上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拆穿西洋鏡。
外國有位富翁,為了競選國會議員,要收買人心,于是,他經常到處宣揚自己樂善好施,造福社會。有一天,這位先生洋洋得意的對前來采訪的記者說:“上星期,我把50枚金幣施舍給10個流浪漢,他們得到的金幣數都不一樣,但是人人都有。”記者是位血氣方剛,初出茅廬的年輕小子,聽了富翁的話當場就說:“你是個騙子,偽慈善家!”記者是怎樣識破他的謊話呢?
隨后學生在教室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其實道理很簡單。若這十個流浪漢每人得到的金幣不同,則最少得1枚,最多得10枚,那么富翁所施舍的金幣數由等差數列的求和公式得到應該是:1+2+3+??+10=55(枚),而不是他所說的50枚。
3、重視與所學專業的聯系,有利于促進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中職學生學習的目的主要是學好專業知識,掌握專業技能,而數學的學習主要是輔助于專業知識技能的掌握。所以在教材的選編上,不同專業應有不同的教材。同時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要將所教的數學知識滲透到專業知識中,讓學生知道,不是為了學數學而學數學,而是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專業知識。
4、充分利用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工具,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如今課堂教學手段越來越現代化,多媒體、投影儀等現代化教學工具在數學課堂中的應用已屢見不鮮。這些輔助教具的使用,特別是多媒體投影儀的應用,能將抽象的數學問題顯得更加直觀、具體。如函數的圖象等通過多媒體儀器顯示就能直觀地、形象地展現在同學們的面前,使靜止的畫面動態化、枯燥的理論具體化,可有效緩解他們對數學內容枯燥無味的感覺。同時可充分調動學生的聽覺、視覺等多種感官,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數學學習中來。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總之,中職學校數學教師要不斷更新數學教學理念,積極實踐,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從學生實際,專業及教材的內容出發,運用合理的教學方法,采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激發中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調動他們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從而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曹之江.數學的認知和數學的教學[J].數學通訊,2001(3).
[2] 孫文.關于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J].職教通訊,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