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登鳳
道德培養是人格全面發展中重要的一環,但近來卻出現了一些不和諧的“有色”教育。例如讓差生佩戴綠領巾,按成績使用不同顏色作業本??另一個例子是,一所大學舉辦學生辯論會,一方因老師拖延課時遲到,評委給準時到場的另一方加了3分。這些都值得我們教育工作者反思。我們認為,只有更多地傳遞出“正向能量”,易于接受、形成觸動,才能讓學生更好地反思自己、改進行為,起到潤物無聲的效果。德育需要“正向能量”,強調的是要發揮正面教育輿論的作用。如何才能夠使德育達到“正向能量”,筆者認為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要重視導向功能
一個良好的輿論教育環境,能夠激勵人們積極進取,加強相互的理解和協同,增強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而一個消極的輿論環境則容易使人意志消沉,工作效率低下。因此,能否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不斷激發內在動力就顯得至關重要。
德育應從“生命為本、和諧發展”的理念出發,以生命德育、生命課堂、生命文化和生命管理為支點,確定教師的發展、家長的發展、學生的發展和學校的發展。定位積極向上的校訓、校風、教風和學風,努力打造立體育人環境。不僅要加強廣播站、宣傳櫥窗、黑板報、班級文化、樓道文化、餐廳文化、校園標語等外顯文化建設,也要通過各項制度建設和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使全校師生凝心聚力,弘揚正氣,提高廣大師生的內在品質。同時,要高度重視與家庭和村居社區的聯系,通過家長委員會、家長會、家庭教育專家報告會等形式,構建立體德育環境。
二、要重視榜樣典型作用
記得法國作家盧梭說過:“榜樣!榜樣!沒有榜樣,你永遠不能成功地教給兒童以任何東西?!狈▏骷伊_曼·羅蘭也說過:“要撒播陽光到別人心中,總得自己心中有陽光?!蔽蚁?,我們每個教師的師德就如同這里的“榜樣”和“陽光”。俗話說,親其師,則信其道;信其道,則循其步。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所以說教師是旗幟,學生如影隨形般地追著走;教師是路標,學生毫不遲疑地順著標記前行。
抓德育工作與抓其他工作一樣,需要樹立優秀典型。群羊有頭,群龍有首,前進才有目的,奔跑才有方向。學生學有榜樣,心中才有方向。學雷鋒、學賴寧,這是一學;學本校本班的優秀同學,這是二學;學身邊同學的一件好事、一個優點,這是三學。歷史的與現實的,遙遠的與貼近的結合起來,有比較才能找出差距,知道差距,就能激發進步的動力。
教師是直接面對學生的教育者,是學生尊敬信賴,甚至崇拜的偶像,教師不僅向學生傳播文化知識,也向學生灌輸思想意識,教師的品行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品行。所以,教師的表率作用極為重要,抓學生德育,必須抓師德建設。師德建設應該從學習入手。學校應有計劃地組織教師學習《教育法》、《教師法》、《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等。師德建設要有制度,要制訂相對明確的標準,提出具體要求,并與考核掛鉤,堅持評比,進行獎懲。要求教師敬業愛崗、愛護學生、舉止文明、遵守社會公德等,這些都要有嚴格的監督機制,進行嚴格的檢查。對學生,我們提倡少批評,對教師,我們則主張要敢于批評,但批評務求一個“準”字,實事求是、公正無私。學校可以建立公開監督機制,每學期定期向學生及家長進行師德問卷調查,使師德受到社會廣泛監督。
開展任何一項工作都有禁有倡。我們禁止教師做這做那,還應該倡導教師做什么。我們要求學生每周做一至二件好事,也不妨要求教師每周做一至二件好事。組織教師參加集體勞動,整修校園花圃、打掃公共衛生、釘桌補門,鼓勵教師寫褒揚道德,歌頌文明的各類稿件,讓板報、廣播、??浞职l揮作用。
三、要重視網絡道德建設的作用
網絡是影響德育的另一重要平臺,網絡德育工作已經越來越多的被廣大教育工作者和教育主管部門所重視。中學生的是非判別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選擇能力還不足以抵御一些不良信息的負面影響,很容易在不知不覺中成為不良信息的“污染”對象。更有甚者,產生對網絡的過分依賴,成為“電子海洛因”的“吸食者”,染上“網絡成癮癥”,對自己的身心健康造成嚴重的損害。上網的人都缺少“他人在場”的壓力,“快樂原則”支配著個人欲望,日常生活中被壓抑的人性中惡的一面,會在這種無約束或低約束的狀況下得到宣泄。青少年網上道德感的弱化就會直接波及青少年現實生活中的道德行為。由于網絡游戲上搶、偷、罵人、殺人的合理性造成的現實生活中的中學生犯罪現象越來越多的見諸報端,中學生網絡道德建設已刻不容緩。
要加強網絡道德教育,就要求在學校素質教育中要加快中學生信息素質的培養速度。培養他們知道何時需要信息的能力;確定解決特定問題需要什么樣的信息的能力;準確找到所需信息并能正確分析科學組織信息的能力;恪守信息道德規范的能力等素質。另一方面,應適應網絡社會傳播方式的變化,充分利用現代技術手段,以聲、文、圖像表達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方式,增強教學感染力和吸引力,提高教學效果,達到道德教育的目的。比如,大膽利用學校中的宣傳欄等進行網絡德育宣傳。利用信息技術教育課程進行專門的網絡德育教育,上幾節“網絡文明規范課”,將諸如“培養網絡道德責任感”、“樹立優秀網絡德育青年”、“網絡倫理德育教育”等作為課堂主題。通過這些校園特有的教育渠道,推行網上行為準則,規范網上行為,使中學生樹立正確的上網觀念,文明上網,自覺抵制網絡的不良影響。樹立優秀網絡青年學習典型,使之“見賢思齊”、“改過遷善”,主動進行道德修養,主動凈化自己靈魂,進一步促進青年形成優秀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