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遜
摘要:互動性教學方法是新課程標準中的產物,其極大地滿足了新時代的發展要求,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并充分體現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使數學課堂學習變得高效,從而不斷提升學生的數學知識水平。互動式教學需要師生雙方共同合作,才可使其順利開展和完成,其中教師為引導者,教師引導的成功與否將直接影響互動效果的好壞。
關鍵詞:新課程標準;初中數學;互動性教學
在我國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學生一直處于被動狀態,而伴隨著新課程標準的實施,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難以滿足當前的教學需求。因此,應對教學模式進行創新與改革。近些年來,互動式的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獲得了不錯的效果。
一、進行課堂提問,促進師生間的有效互動
提問是實現師生互動交流的一種基本形式。通過提問,可以讓學生產生疑問,引導學生積極主動思考,進而有創見性地發表自己的看法,對于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和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所以說,在課堂上進行提問,對于教師和學生都大有益處。因此,在初中數學課堂上,我們就可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在合適的時機向學生提出合理的問題,讓學生對問題展開思考、分析和研究,并闡述自己的想法和意見,從而促進師生間的有效互動。比如,在學習“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這內容時,為了使學生深刻理解垂線的定義,我問學生:“用直尺、三角尺、量角器在白紙或者方格紙上折、畫垂線,共能找到多少種方法?”學生回答后,讓他們展示畫法。接著,我繼續問道:“結合畫出的圖形,說明如何判定兩條直線垂直?”學生積極踴躍發言后,根據他們的回答,我做總結,并歸納出垂直的完整定義。這樣,通過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提出問題,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課堂,促進了師生間的有效互動,同時也有利于學生對垂直這部分內容的深刻領悟和理解。
二、通過情境教學活動來提升教學互動性
初中數學教學是一個提出問題并解決所提出問題的循環往復過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只有遇到問題,才會激發其對各種數學問題進行思考和探索答案,從而才能提升其數學知識水平。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為學生創造一個在日常生活中所能遇到的問題情境,使感受到數學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運用,并體會到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現實生活問題的魅力,從而激發其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使其會學以致用。例如,在教“一次函數”這一節內容時,教師可在教學方案中設置一個家庭電話繳費的情境問題:假如在某一位同學家里,每月應繳的電話費為Y元,通話時間為X分鐘,那么這位同學家里的電話費與通話時間之間是什么函數關系呢?提到學生在現實生活中也會遇到的問題時,會快速地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起其學習積極性,從而迅速建立起一種有效的互動交流氛圍,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快速尋找出問題的答案。之后教師再設置難度更深入一些的問題情境:假如老師手機每月最低收費為5元,市內接聽每分鐘0.1元,長途接聽每分鐘0.8元,那么老師每月應手機費Y元與接聽電話時間X之間又是什么函數關系?同學們幫老師計算一下好不好?通過教師不斷設置問題情境,來循循誘導學生進入互動性教學,教師提問然后讓學生解決,從而形成良好合作互動關系。
三、利用有效手段,創造師生互動的條件
實現互動式的教學,需要教師積極利用一切有效手段,來創造師生進行互動的條件,如具有強大的搜索功能、存儲功能和分享功能的現代多媒體技術。可以要求學生利用這種手段去自行搜集和探索與教學內容相關的信息和資料,并對這些資料進行認真分析、研究,課堂上,與同學、教師圍繞這些資料展開深入的分析和研討。如此,我們便創造了實現師生互動的條件,這有助于初中數學互動型教學課堂的構建。例如,在學習“生活中的立體圖形”這一內容之前,我就要求學生利用網絡,搜集與本節內容相關的知識信息,如生活中各種規則的物體和與它們相似的立體圖形,如圓柱、圓錐等,并通過對物體的認真觀察,嘗試總結這些立體圖形的基本特征。課堂上,大家共同對搜索的資料進行分享交流,并根據交流的結果,嘗試歸納圓柱、棱柱、圓錐、棱錐的概念。這樣,我通過讓學生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對數學新知進行搜索和研究,創造了有利于師生進行互動的條件,充分發揮了學生的學習主體性,也培養了學生學習立體圖形的興趣,使學生在學習本節內容時,付諸飽滿的熱情和精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四、通過設置懸念來激發學生的互動性
偉人亞里士多德曾表示,一個人的思維始于他的驚訝與疑惑。由此可見,懸念疑問是眾多科學家探索與創造的出發點。因此,教師在設計互動性教學方案時,也應穿插入各種懸念疑問,以激發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以使其積極與教師互動,積極探索懸念疑問的答案,從而提升其學習互動性,使互動性教學發揮真正效用。例如,在教“二次函數”這一節內容時,教師可假裝不經意的詢問學生是不是所有二次函數的圖像都是雙曲線呢?學生在聽到教師提出的看似題外話的問題后,會對問題表現出極大地興趣,紛紛回答出各種答案。之后,教師再趁勢提問學生:哪位同學可以用列表法來驗證一下呢?以引導學生對懸念疑問進行深入探索,積極尋找出懸念疑問的答案。通過在教學過程中設置懸念疑問的方法,可極大地提升師生之間的互動性,從而建立起一種良好的交流學習活動,使教學高效進行。
互動式教學使學生的學習由單純的記憶、模仿變為了自主交流和探究,它對于課堂氣氛的活躍、學生學習興趣的調動和主體地位的實現,都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所以,作為初中數學教師的我們,一定要將枯燥單一的教學方法,轉變為以學生為主體、注重師生互動的教學方式,并積極探究各種符合數學教學特點和中學生認知水平的互動教學策略,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學生的學習個性得到充分張揚,實現民主化的課堂教學,進而促使初中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