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茵

摘 要:我國小學語文教學,是培養學生識字以及文學素養的基礎。而隨著教育的改革,使用參與式教學方法,可以更好的促進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并且讓學生參與到教學之中,牢牢的記住語文知識。因此,小學語文參與式教學任務設置是目前比較重要的一個教學方法。本文主要針對一個具體案例進行詳細的分析,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利用參與式教學,并且設置任務,促進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掌握,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保證語文教學的質量,實現素質教育的有效方法。
關鍵詞:小學語文;參與式教學;任務設置;設計;反思
參與式語文教學,更重視的是培養學生的互動能力以及創新能力,讓語文教學不再枯燥和死板。最重要的是,利用參與式教學的任務設置的方法,可以培養學生的責任心,在實際做活動的過程中,掌握語文知識。而且還可以培養學生之間的團隊協作能力,讓學生具有集體意識。并且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根據具體的案例進行簡單的分析,并且通過對兩次對同一個教學內容的任務設置進行比較,從而完善老師關于參與式教學中的任務設置的方法,提高語文教學的手段。
一、授課任務設置分析
本文主要針對《烏鴉喝水》這篇文章進行分析。首先,需要依據課文的內容,進行授課任務設置。通過繪制表格的形式可以了解到任務設置的過程。如表1所示:
二、教學設置任務分析
通過對教學任務設置的分析可以明確教學任務設置的目標和過程。任務設置的目標,第一是讓學生認識生字,并且培養學生對漢字的喜歡和興趣,主動參與到教學環境之中,這樣可以保證小學語文教學課程順利的進行。而且需要根據教學難度的不同,劃分成為幾個級別。比如對生字的偏旁部首,以及韻母和聲母的使用等,都是教學設置人物的內容。而且可以培養學生獨立認識漢字的能力。比如,認識“渴”,這是故事的起源,就是因為“烏鴉渴了”。而針對“渴”這個字,老師可以讓學生參與到活動之中,在想像自己“渴了”以后,會采取的行動,就可以理解烏鴉的行為。而且老師在讓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中,發現任務分層,可以讓學生循序漸進的了解任務和完成任務,實現對課文和語文知識的掌握。
三、教學過程任務設置分析
通過對教學過程中的任務設置進行分析,可以發現,老師利用參與式的教學方法,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思考,這是因為小學生的思維邏輯還不夠清晰和成熟。因此自主認知的能力比較差,所以選擇參與式的任務設置辦法,可以讓學生參與到語文教學環境之中。而且在呈現任務的階段,學生會喜歡參與到任務之中,并且注重掌握相關的知識。并且在完成任務階段,可以通過了解學生對生字的掌握,以及對課文的理解等內容進行反饋和分析。
四、教學反思任務設置分析
小學語文教學,采用參與式教學的任務設置方法,可以讓教師把自己的教學理念,與實際的教學方式,有效的結合在一次,真正的實現了理論與實際結合的教學方法。其次,則是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發現自己設置任務存在的問題,并且在執行活動中,不斷的完善自己設置的人物,讓學生能夠更準確的掌握與課文有關的知識。最后,則是參與式的任務設置,可以讓語文教師打破傳統的教學方式,但是由于受到傳統教學方式的影響,任務設置的完成更加困難。
本文通過對同一個語文教學內容的授課案例進行分析,發現利用參與式的教學方式,以及任務設置的方法,可以提高學生對語文教學的興趣,并且可以積極參與到語文課堂之中,實現師生之間的互動。而且利用參與式的任務設置教學方式,可以幫助老師發現自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且及時的改進,這樣也可以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和質量。而且可以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以及互動能力,實現素質教育的目標。但是參與式任務設置教學方式,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李海英,李建軍.“參與式教學”的實踐與問題透視[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2014(02):133-138.
[2]魏小娜.參與式教學的基本技術[J].教師教育學報,2014(06):111-113.
[3]劉永昌.小學語文參與式教學實踐與思考[J].課外語文,2014(03):156-159.
[4]李秀雙.小學語文參與式教學任務設置案例研究——以小學低段識字教學為例[J].西南大學,2015(06):133-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