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修村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和改革,初中歷史課程也進行了大量的重新編制,在新編教材中加入了大量插圖,通過插圖將課本中的內容直觀生動地表現出來,這些插圖的引入不僅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更將原本枯燥的文字教材變得栩栩如生。主要針對初中歷史教材中插圖的教學策略進行討論,希望加強大家對課本插圖的認識,提出一些建議,希望對初中歷史課程發展有所幫助。
關鍵詞:初中歷史;學習熱情;知識梳理
新課改后的初中歷史教材新加入了許多插圖,通過新穎的編輯,使課本變得圖文并茂。由于歷史課程的特性是客觀嚴謹地講述歷史上發生過的事情,讓學生了解和認識歷史,所以原本的文字課本就顯得有些枯燥和單調了。新加入插圖的教材不僅為課本內容提供了輔助,還使文字形象化,大大增強了學生的好奇心。插圖作為初中歷史課程中一項重要的教學手段,教師一定要重視插圖的應用,通過插圖內容充分發揮其在教學中的作用,提高初中歷史課堂的教學質量。
一、對初中歷史教材中插圖的認識
1.增加教材趣味性,提高學習熱情
想要提高初中歷史課堂的學習效率,就必須改變傳統枯燥乏味的講解方式,老師需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初中歷史教材中的大量插圖可以很好地吸引學生注意力,增強他們的好奇心,從而激發學習熱情。老師要充分利用初中生的特性,掌握他們對聲音和圖片比較敏感的特點,積極主動安排教材中插圖的講解,找出切合初中生思維模式單一的教學方法。通過不斷加強和優化對歷史教材中插圖的講解,改變歷史課在學生心目中枯燥無味的形象,老師要通過大量惟妙惟肖的插圖把歷史教學內容講解出來,這樣不僅提高了歷史課本的趣味性,也大大提升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2.豐富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想要讓學生更好地了解和認識歷史事件,對歷史中發生的事件印象更加深刻,老師就一定要利用好教材中的插圖,它可以表現出文字表達不出的內容。比如,它生動形象地表現出歷史事件中的場面浩大和情景悲壯,這些情感通過文字的表達很難使學生掌握,而直觀的圖像可以增強學生的想象力。老師還需要通過語言引導,使學生將插圖中的內容和教材緊密結合,這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更使學生對相關歷史事件留下深刻印象。
3.有利于學生全面掌握歷史知識
老師對歷史教材中插圖的分析過程就是插圖與課本文字的聯系過程,讓學生通過對比和聯想等方法掌握教科書中的歷史知識,使學生養成聯想的思維習慣,通過插圖之間的聯想和插圖與文字之間的聯想,使學生對歷史發展線路更加清晰,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提高。
二、初中歷史教材插圖的教學策略
1.通過觀察插圖,激發學習興趣
要想讓學生更好地學習初中歷史課程,就一定要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把學習由被動變為主動,只有學生主動思考和主動探索,才能切實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和課堂氣氛。老師可以通過巧妙地利用插圖,引導學生進入歷史環境當中,比如我們在欣賞《張騫出使西域壁畫》時,可以通過教材中圖片展現出的內容,讓學生進行思考,張騫在出使西域過程中都發生了些什么?遇到一些什么困難?最后的結果如何?通過一系列疑問激起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興趣。在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同時,還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教材中的內容。
2.利用插圖突破教學難點
對于教材中的一些重大歷史事件。老師單憑語言的講解,很難在學生的心中留下深刻印象,比如,在《春秋五霸與戰國七雄》一課中,想要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戰國形勢圖,就需要憑借教材中的插圖,通過直觀的表現方法展現出戰國七雄在圖中的地理位置。通過直觀的圖像記憶,使學生記住它們在地圖上的位置,進而理解七國的關系,并為老師講解戰國七雄的后續發展打下良好的
基礎。
3.通過插圖有效進行知識梳理
歷史知識的復習一直是老師的難點問題,由于歷史知識的抽象和枯燥,學生很難把中國的歷史事件全部記住,如何直觀形象地把每一個歷史事件呈現出來,就需要老師合理地運用教材中的插圖。比如鴉片戰爭與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對比,老師可以通過插圖展現列強侵略勢力的發展過程,把兩者的不同通過圖片標注出來。學生通過插圖的對比,進一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認識。再如,在眾多歷史事件中,老師可以精心設計插圖,將歷史事件記憶改為插圖記憶,通過形象的圖片把歷史事件編排下來,使學生對每一個歷史事件做到心中有圖。這不僅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記憶,更有助于提高他們的歸納和總結能力。
隨著課堂改革的不斷深入,學生的主體地位將會進一步突
出,以學生的思考和探討為主線的教學方法將會進一步加強,初中歷史課堂中的插圖教學,可以很好地為學生提供思考和討論的平臺。只要老師對插圖進行精心編排并插入內容,充分利用插圖,就一定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主能動性,并將歷史課堂變成一個氣氛活躍、思想開放的課堂。
參考文獻:
[1]周建娥.圖里乾坤大:例談初中歷史與社會教材插圖的運用策略[J].考試周刊,2012.
[2]胡金萍.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情感教學研究[D].西南大學,2010.